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

陈龙森

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700

摘要:桩基础技术与建筑土建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桩基础施工时,易存在桩基不稳定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使用年限,还会对后续施工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建筑企业需重视桩基础施工技术,采取完善策略,有效控制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的特点

(1)可液化土层中,桩身可直接穿过,同时在岩土层中稳定支承。就算发生了地震,导致浅层液化震陷依然可以保持足够的抗拔、抗压能力,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物的稳定;(2)在单桩的垂直方向上,桩基础的刚度比较大。在建筑物本身或相邻荷载的情况下,不会造成显著的非均匀沉降;(3)依靠大直径桩基或群桩基础的侧向刚度及整体抗倾覆能力,能够抵御地震、台风等因素的冲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减少结构的倾侧;(4)桩基础的桩身能够渗透到松软的土壤中,这样就能将桩的支撑点固定在坚实的土壤中,或者埋设在诸如基岩之类的持力层中。在发生地震、其他自然灾害和地面沉陷时,可以利用桩基来稳固地基,从而保证桩基的抗压、抗拔承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使建筑物不发生严重的倾斜和崩塌。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2.1预制桩

预制桩作为目前常见的建筑桩体,主要目标是在建筑施工现场的适合位置埋设管桩,静力压桩法是利用无噪声、无振动的静压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施工技术的关键是将桩体与静力压桩机自身的自重相结合,并借助地基静力学的反作用,将预应力桩深部埋入土中。施工时按照桩位布置图测量定位,设置标高控制点和轴线控制网,桩机就位后选择合理的压桩顺序,进行吊桩、插桩和桩身对中调直后开始压桩,开始压桩时应起锤轻压,确保桩身、桩架、桩锤等在同一直线上方可正常沉桩,在压桩时将浓度、压力读数等,一一记录,数据记录的目的是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待桩体沉入土体一定深度后接桩,接桩要确保焊缝饱满连续,自然冷却后再继续压桩。这种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即施工较方便,而且噪音小,不会对施工四周造成过多影响,再加上施工非常方便。因此,施工单位应结合周边环境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在前期施工中,应合理估计各类预制桩,使其在不超过荷载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预制桩的核心特征就是桩体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以及整体效益,可以被应用在诸多恶劣环境中,比如相对潮湿阴暗的区域,也能够发挥出应有的稳定维持的作用,同时在应用预制桩的时候,还可以更多地应用机械化的操作手段,使得许多工作都可以顺利有效地展开,避免人工操作有可能带来的误差或者危险,其能够在许多土质环境当中发挥应有价值和作用。除此以外,针对预制桩的应用还有助促进施工活动的快速完成,在充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情况下,减少所需要耗费的施工时间,提升建筑工程的基本质量,此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预制桩的长度相对较高,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在施工开始以前就重点做好加工处理,以此来充分保障其安全系数,此外加工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噪声,这将会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比如会给人们的日常作息带来冲击,所以在应用此类施工技术和方法的时候,有必要充分考量周边环境是否足够安全可靠,尤其是需要重点联系实际施工需求,推进处理工作的开展,保证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都可以获得有效优化和改良,这是非常关键的预制桩施工工作。

2.2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正式开展针对灌注桩的施工活动以前,需要先行做好对桩体位置的测试处理,同时还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桩体的位置,保障各项活动的顺利有效展开,有效对应后续的桩体基轴线定位以及水准点布设的工作需要,保障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以及完整性均能获得切实有效的增长,要结合施工图纸的标准和规范位置确定基准点,开展相应的工作。在测量放线中宜选用适宜精度的经纬仪及激光测距仪采用极坐标定位法,充分发挥经纬仪对角度和激光测距仪对距离控制上的优势;桩位测量后,还要用钢尺和相邻的桩位进行校正,看所测距离与计算值是否一致,以杜绝错误的发生;在建筑施工现场中,经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所存在的非确定因素比较多,所以需要在开展施工活动以前就做好检查和分析的工作,以此来充分保障测量放线的科学性,避免出现放线位置偏差或者施工过程中误差较高等各种问题。在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以后,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护筒埋设的工作,检查护筒埋设深度和护筒顶标高(一般应高出地面30cm),以此来避免地表水会流到桩孔的位置,否则很有可能会引发坍塌的问题,设置护桩,施打过程不定时复核桩位偏差情况,及时纠偏;敷设泥浆,在完成对孔壁的保护工作以后,就需要针对性地做好对泥浆混合比的有效配置处理,在护筒内部的泥浆面需要比地下水为更高,若是受到水位涨落等多方面的影响,那么泥浆面就有必要比最高水位更高,在成孔过程中还应要求徐徐冲进,以便形成良好的孔壁,要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比重和足够的孔内水位,确保孔内泥浆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旋挖钻机成孔需要依托跳挖的方式开展,同时还需要及时清理掉孔洞内部的杂质,以此来充分保障各项工作的安全性。在完成清孔工作以后,就需要针对性地展开后续的各项操作。在浇灌混凝土之前,需要重点做好对混凝土的拌和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处在适宜范围以内,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检查导管的埋深、压浆及混凝土面上升情况,注意孔内是否有异常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混凝土灌注速度,复插频率应满足要求。为充分保障桩体顶端桩头的质量,需要在桩体顶端的设计方面,在标高上方的位置增添相应高度的混凝土,通常来讲,为比设计桩顶的标高更高些,需要将其设置在50-80cm间。现场施工中,要想保证桩头的质量,必须控制好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低,凿出浮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设计桩身强度值的要求,这就要求灌注混凝土的高度要超过桩顶标高。

3提高桩基础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

3.1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

建筑项目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应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和现场情况合理制定。高层建筑要提高桩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和上拔力,有效防止建筑倾斜。对软土地基等特殊地基而言,在制订施工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桩基础的抗震性能。总体而言,相关作业人员在制订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桩基础自身承载力及是否可能变形等,提前开展地质勘测作业,为方案的制订带来更多数据参考。

3.2加强桩基础定位监测

灌注桩或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地表在扩孔挤压时易发生隆起,坐标控制点可能和桩基础发生偏移,若相关工作人员未第一时间对桩位开展二次校验,依旧选择原桩点作为参考,必然会影响桩基础施工质量,甚至导致桩位严重偏移。因此,正式开始施工作业之前,应对控制桩实施引桩,在打桩环节要定时校对更正桩的点位,确保准确无误,尽可能减少给后续施工带来的影响。

3.3严格遵循施工方案规范施工

建筑施工方案是经过专业人员调研分析后综合现实情况和建筑科学知识来设计的。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及技术规范开展施工能最大程度保证工程建筑的施工效果和建筑质量。这要求施工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在桩基础技术实施的过程中精准控制各项参数,达到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

4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技术是建筑土建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桩基础技术来打造建筑地基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能够延长其使用年限。桩基础技术必须结合施工前的调研和实地的勘测来分析并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只有不断地优化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流程、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让桩基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郝敬师,王静.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2):559-560.

[2]冯启贵,马林.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