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集束化护理在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邓玲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科 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5月-2022年1月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中选取出82例,并将其列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理实施后,两组病人护理实施后神经功能缺损分数有所降低,观察组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为(95.12;97.56);对照组为(80.49;85.0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病人神经功能,且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均有提高。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

在医学上,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高死亡率和发病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且多见于老年病人,给病人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因此防止该疾病再发生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目的,而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护理则是降低其复发率和死亡率的关键[2]。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在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5月-2022年1月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中选取出82例,按住院的时间列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1例,男女数量19:22,年龄65-78岁,平均(71.50±2.20)岁;观察组41例,男女数量20:21,年龄67-77岁,平均(72.00±1.70)岁;两组基本信息经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展开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术前做好一般护理,叮嘱其完成术前相关检查,以及做好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宣教;术后注意病人病情发展、体征,指导其康复训练以及方法,指导其出院相关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1)术前干预:①小组成立:由医师和护士长以及有经验的护士组成,根据病人病情制定相关的集束化护理方案。②对病人的状况等进行初步评估,耐心地为病人解答相关问题,积极与病人进行谈话,以防止病人不良情绪的出现,注意病人心理情绪,及时给予相关疏导,确保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2)术中干预:①时刻注意病人的体征变化情况,以及病人情绪变化情况,及时给予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②严格遵守手术室要求,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3)术后干预:①指导病人病床上采取正确的体位,嘱其注意卧床休息。②饮食方面:叮嘱其多补充水分,确保每日饮水量大于1000mL;多进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③指导其进行训练:以病人的病情为根据,为病人制定相关的康复训练方案,护理人员协助并监督病人根据方案进行相关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在训练中要时刻陪伴病人,以免发生安全问题。④出院医嘱:病人病情好转后,予以出院指导,叮嘱其注意服药及坚持康复训练,按时回院复查。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以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关问题的指导意见。

1.3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护理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HIHSS)对病人进行评分。总分为42分,病人的功能缺损分数越大,表示病人功能受损越严重。

(2)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评分比较:护理后,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将护理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在病人出院的时候,使用科室制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让病人完成问卷填写,并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产生的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计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情况采用±s表示,行t检验,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比较情况经x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的价值。

2.结果

2.1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病人护理实施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病人护理实施后神经功能缺损分数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n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1

25.08±3.37

17.08±2.17

观察者

41

25.02±3.42

10.32±2.12

t

0.080

14.268

p

0.936

0.000

2.2两组病人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评分比较

两组病人护理实施后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95.12;97.56);对照组(80.49;85.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可见表2。

表2两组病人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评分比较(例 %)

组别

n

护理效果

满意度

对照组

41

33(80.49)

34(85.00)

观察者

41

39(95.12)

40(97.56)

X2

4.100

4.046

p

0.043

0.044

3.讨论

在中老年群体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病率极高,也被称为脑缺血性疾病,其多条脑血管在患病相继出现缺血的情况,从而导致脑组织发生损伤[3]。当前,在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神经干预疗法,但是这种方法有很高的风险,因此,在治疗时要采用相关的护理干预进行配合[4]

而集束化护理是将一系列护理措施汇集起来,从而形成一体的护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治疗需要,提升病人的护理质量[5]。其以病人为中心,采取一系列最佳的护理方法,使病人获得最有效的护理效果,制定出最优的护理方法,并在执行过程中加以改进,为病人取得良好的疗效,加速病人的康复。其能有效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使其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均得到提高,从而使病人加速康复,拥有较好的护理体验。可从本次研究中看出,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明显降低(P<0.05);且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评分均提高(P<0.05)。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病人神经功能,且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均有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淼,赵杰,贺菲菲,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质指数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4):752-754.

[2]杨红娜,冀瑞俊,于凯,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2022,17(11):1227-1232.

[3]郭利平,左世锋,高飞,等. 颈脑一体化血管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12):2063-2066.

[4]闫静. 集束化护理在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9):152-155.

[5]张瑞,任芳. 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4):2124-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