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

杨雨龙

锡林郭勒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马铃薯是一种很普遍的经济作物。它的市场需求量很大,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产品的生产与品质也与人民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所以,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做好马铃薯的常见病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一方面以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为依据,对科学的马铃薯种植技术进行了论述,另一方面,本文还结合实际情况,对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对该领域的研发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为有兴趣的人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病虫害

1.马铃薯种植管理现状

1.1技术有待优化

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乏关键技术的实施,关键技术对提高马铃薯产量具有非诚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科技观念淡薄、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不到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需进一步完善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为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2化肥选用不当

目前,我国马铃薯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残留,造成马铃薯品质下降。种植人员在种植马铃薯的时候,要确保施肥的科学性,要以土壤肥力和马铃薯对肥料的需要为依据,合理地选择化肥等实用的肥料。如在马铃薯生长期内施氮肥,能加速马铃薯茎、叶的生长,提高其光合速率,提高养分含量。另外,在使用特殊的马铃薯肥时,也要注意配比问题。配施其它化肥时宜选用含钾量高的复合肥。

1.3种性退化

马铃薯种性退化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从生物学上讲,马铃薯种性退化是必然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品质也会随之下降。马铃薯品种退化的直接症状是叶片变矮、变黑,严重时甚至造成全株死亡,严重时会降低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因此,要培育出适应能力强、抗病性强、生育力强的新品种,就必须培育出具有抗病性强、生命力强、适应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才能为实现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马铃薯种植优化管理技术

2.1品种选择

在选择品种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土壤及种植环境,选用具有较高抗病性的品种。由于这些品种的成活率比较高,而且可以主动地适应环境,并且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同时,在选种上也要讲究外观光洁,病虫害程度低。在栽植后,及时喷百菌清,能有效地防治病害和病虫。

2.2切块催芽

采用切块催芽技术,可确保马铃薯成活率,增加产量。在切马铃薯的过程中,要让马铃薯片上有1-2个马铃薯芽,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薯块进行清洗与杀菌。这既可增强其对病害的抗性,又可促进其种薯发芽,保证其产量。

2.3种子处理

在播种之前,应及时进行切块催芽。为了加快出苗速度,通常在播种前15~20天将其放置在14℃左右。当马铃薯的芽长到5-10mm的时候,把种薯切块。在切块时必须做好灭菌工作,一般采用0.5%高锰酸钾+3%来苏水作为消毒。每一快马铃薯切块都要留1到2片健壮芽眼。

2.4田间管理

在切块催芽后,将马铃薯移植到土壤中,还要做好田间环境管理,包括挖土、松土、浇水、施肥等环节。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在种植前,必须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对土壤的理化特性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施肥。野草会把土壤里的营养物质带走,所以必须及时清除。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种植管理技术,明确马铃薯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灌溉需求,保证充分、均衡的水分供应,保证马铃薯正常生长。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天气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播种期,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当地的天气情况,同时也能更好地测定土壤的温、湿状况。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防止生长不规律等问题的发生。为了确保马铃薯的存活率,必须把握好播种的时机,以及适当地控制好土壤中的温、湿等生长环境。

3.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策略

3.1早疫病防治

早疫病在发病初期不易察觉,病情越严重,马铃薯就越容易腐烂。早疫病以叶片为主要发病部位。若不能及时防治,将对马铃薯块茎造成严重危害,症状多为圆形黑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可导致叶子脱落。在预防和控制马铃薯早疫病时,应选用具有较高抗病性的种子。为了有效地增强马铃薯的抗病能力,应尽量选用早熟的品种,同时适当地缩短生长周期。如果出现了早疫病,就要立即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在发病初期,用600倍质量分数为75%百菌清可湿粉剂进行喷洒,每次喷洒3次,间隔7天一次。

3.2晚疫病防治

晚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地表太过阴暗潮湿所致。不同区域的马铃薯晚疫病害表现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性,即在马铃薯叶片上出现绿色斑点,并可在植株上蔓延。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马铃薯就会直接死去。通过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成因分析,提出了马铃薯应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避免阴雨天气播种,以利于防治,从而使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达到最佳效果。另外,在马铃薯生长的各个时期,要喷洒一定剂量的农药,并且要有规律的施肥。通过对晚疫病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存活率。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要想使其存活,必须将其防治于萌芽状态。这需要种植者用科学的方法来种植马铃薯,并且知道它的生长方式。

3.3虫害防治

马铃薯种植中的虫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地下害虫,给生产上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国内外对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途径来实现的。物理控制的方法是通过性诱剂、毒饵、诱光灯等技术来实现对害虫的诱杀。化学防治则是利用农药的作用,例如将2%的敌百虫水溶液加在切碎的菜叶上,就可以达到诱杀的效果。对斑潜蝇的控制,可以使用1.8%的爱福丁乳油或90%的杀虫丹原粉。在选用农药防治技术的过程中,应选用有效、毒性低的试剂,以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大部分的生物防治技术都是通过对昆虫天敌的控制来达到对害虫的控制。

4.结语

马铃薯种植技术虽能有效提升马铃薯品质与产量,但在推广种植技术时,还需结合具体的种植条件,如土壤、品种、处理方式、种植管理等。此外,由于病虫害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的产量,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生态防治方法,适度降低杀虫剂与农药的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马铃薯品质。在确保产量的同时,必须改善品质。

参考文献:

[1]苟志能.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12):24.

[2]张瑞华.马铃薯高产种植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方案探索[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9):122-123.

[3]魏永侠,席兴文,张慎凤.山东滕州地区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