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3

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实践研究

李相

中共喀什地委党校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互嵌社会结构,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自2012年起,国家民委已陆续评选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其中就包括多民族互嵌式社区。这些示范社区在促进各族居民交流共享融合、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民族融合社区管理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进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环境质量、促进各族成员结构互嵌、营造多元一体的社区文化氛围等。

关键词:多民族 互嵌 社会结构

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城镇化和住房改革的深入推进,导致民族流动性增强,大量不同民族的人聚居在一个社区,社区内部多民族杂居的趋势加剧。多民族社区的出现,促进了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为不同民族居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也容易造成邻里隔阂,削弱居民之间的信任,降低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感,给社区治理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因此,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社区活动以不同族群的居民和外来居民为对象,活动内容逐渐从一个族群的居民转向多个族群的居民。城市社区层面的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关乎引导维护基层的和谐稳定。对于民族地区的基层治理,党和国家早已认识到,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完善多民族混居社区的管理,对于促进各民族间的交融,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提出的依据

首先,地理空间的无限接近性显然是多民族社会秩序相互联系的基础。自古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就呈现出族群众多、相互交错的特点。在地理、文化和民族上,没有一个民族是真正孤立的、不对外交往的。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如今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地域界限越来越模糊,民族分布越来越混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多民族共处的边际空间越来越褊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渐增多,交织居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多民族散居的特征越来越昭彰,混居的生活环境日渐形成。民族迁徙的加快、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居环境构成的日趋复杂,使得多民族城市社区的管理更加复杂,对城市管理、资源设施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符合新时期民族城市发展需要的社区发展模式。

其次,社会空间和生活条件的边缘化导致了相互依存的多民族结构的形成。要在社会中形成一体化的多民族结构,不仅需要消除地理和空间上的隔阂,还需要有一个各民族可以相互交流的物质环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民族群体对自我发展的需求,在城市中形成了流动的民族群体,同时也为建立相互依存的多民族社会结构提供了人口和环境基础。除了历史上形成的民族聚居区外,城市中的流动族群往往具有混乱的特点,一个社会为流动族群创造什么样的社区环境,取决于对城市中民族问题管理的认识深度,即它的目的是建立大型的、互不联系的城市社区,还是建立一个混合的、相互联系的多维社会。国家也正是依据这一认识,为城市规划和各民族间关系制定一套互补的指导方针。

第三,适应性教育培训和文化交流为建立民族间社会结构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基础。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强调民族性,为传统社会结构向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转变创造了条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民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多民族社区建设范式的成功形成,为民族间社会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一系列帮助城市少数民族适应社会的措施,如就业技能培训、国语培训、法律宣讲、社区文化活动等,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对城市的适应,也促进了民族间更多的交流。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社区、单位、个人评选、典型事迹的挖掘、民族团结进步微创建活动,不仅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又丰富了活动内容,还可以感染同化少数民族群众,使各族群众实现共情,增强各族群众推诚相与。

二、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内涵

“互嵌式”的概念是指以融为一体为目的的社会结构组合,即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共同的经济依存。互嵌是融合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而融合则是互嵌的自然结果。空间上的融合不同于民族关系上的融合。现代欧洲国家和美国对外来移民进行了同化,但这并没有实现和谐的种族间融合的目标。种族混合和相互联系结构的出现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正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的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步发展,同化仅仅是形式上的族群混合,而不是生活在一起、命运相同的族群融合。因此,“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社会结构的若干领域,如社会阶层、职业结构、人口的地区分布等与民族或人种最直接相关的领域,消除民族隔阂,确立各民族平等的群体地位。一旦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建立起来,我们所强调的社会结构中的多民族互嵌结构的形成就具备了基本条件,包括缩小不同种族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消除由文化障碍和禁忌造成的异质性感觉、消除因各民族发展水平不同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歧视,消除因民族构成不同而造成的人口分工和职业结构的矛盾。

三、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经验和做法

(―)推进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治理中的多元共治模式,包括通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推动社区党组织建设,健全民族社区工作制度,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组织各类参与主体协商对话;居委会、社区组织、驻区单位、企业、市民、宗教领袖等社区治理主体共同推动民族融合社区建设,促进各民族广泛互动交流、深度融合。同时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的广泛互动和深度融合。这包括遵循社区党组织的基本准则,全面落实地方社区委员会的自治职能,鼓励其他重要机构参与地方治理。主要包括: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社区民族团结各项工作;建立相关制度,例如四议两公开制度、研判制度等会议制度,确定责任分工;拟订社区民族团结工作发展规划,促进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有序发展;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促团结促发展,以党建引领社区民族团结工作发展,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作用,帮助辖区内各民族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实现生活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社区内少数民族居民和睦相处,通过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宣传正能量、体现民族团结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线上线下各种传播渠道进行宣传,定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及表彰活动,促进社区内各民族居民增强“五个认同”和树立“三个意识”的理念。

居委会的独立功能主要体现在加强社区网络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和活动、加强社区规划和发展等方面。例如,通过信息化管理,实时管理和更新所有少数民族居民的信息,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落实少数民族服务;举办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普及中华文化,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文艺作品创作、文化产品供给全过程,强化文化熏陶,促进移风易俗,注重非遗保护传承,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精神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迈进等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全面交流;通过安老服务、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促进所有少数民族居民平等享受社区服务;

此外,社区居委会还通过社区规划和发展,提高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环境质量,改善各族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产力。促进其他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就是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民间团体、营利性企业、居民和其他邻里主体通过提供服务、组织活动、捐款捐物、参与公共利益问题的决策等方式,推动多民族社区建设。同时,社区可积极争取相关多民族服务、公共安全、社区一线工作等方面的配套资源和资金支持,促进社区稳定发展。

(二)提高社区环境质量

改善社区环境质量为营造具有吸引力公共空间提供了前提与基础,而社区环境的改善对于增进社会服务的均等享有以及增进种族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改善社区环境质量相对简单,效果也很明显,很多社区通过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推动跨民族社区发展。完善社区服务的途径通常有:修建基本住房、教育娱乐设施以及修建教育、医疗、养老等设施。如小区改造,整修危房,整修道路,开辟墓地,开辟种菜园等等,改善市民生活出行条件;兴建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下棋室,书法室,健身中心等社区公共设施以便利各族居民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修建学校、托儿所和辖区内的卫生室、私人诊所,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一般通过建立社区服务室,设立服务窗口和开通热线电话来为社区居民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和就业保障的全面服务;同时在社区内开展购买服务活动,对居民进行法律咨询,教育培训,养老,医疗卫生和妇女维权。同时社区购买服务在法律咨询,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卫生及其他服务以及妇女维权方面对居民进行了保障,满足了社区居民对多元服务的需求,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三)促进各族成员结构互嵌。

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差异日益扩大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民族群体间交往受阻。人口分层,职业结构,分配结构等都与民族紧密相关,这些结构在民族结构上的交叉是民族差异显着体现,它妨碍着各民族居民间的交往和沟通。在此背景下,提升边缘群体社会经济条件和促进种族之间融合是构建种族之间社区重要路径。从民族融合发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经验来看,最为普遍的举措就是推动少数民族就业创业,健全社区内部社会保障等。在推动就业创业上,主要采取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社企联办、集体创办、个人独资等方式增加辖区内企业数量,增加就业岗位,根据就业岗位进行定向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对于无就业技能的群众吸纳到公益性岗位进行就业,完善并鼓励社区各少数民族的向上流动。在健全社区社会保障工作中,着力做好困难群众收入动态监测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群众及时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治、大病救助中,同时采取定时入户走访、结对子帮扶的办法,及时收集并解决困难群众的困难诉求、矛盾纠纷,确保孤寡老人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生活质量。

(四)营造多元一体社区文化氛围。

种族与文化异质性加剧,在族群中产生疏离感,不安全感与猜疑感。所以,建立各族群成员文化交流平台,弘扬社区共同文化是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相互理解,认同与交融的重要方式。当前,不少民族团结发展试点社区多采取排除居民语言交流障碍,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强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等措施来营造多元包容文化氛围。一、关于语言交流障碍的排除,民族融合社区通常结合双语培训,例如夜校、公益课堂提高群众的国语水平,还有结合社区的各项活动,例如社区海报绘制、庆祝活动、书画展览、志愿活动、法律法规宣讲等活动,增强国语的适用场景,结合就业也可以增加各民族使用国语的频次,提高国语水平。其次,从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角度出发,举办文体活动,增进了各民族居民间的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增进了社区民族团结与发展。三、关于尊重少数民族居民宗教信仰的主要措施有改造宗教活动场所、设施,规范宗教的管理和宗教活动的开展,加大对宗教人士的培训,推动宗教的中国化进程,加强对少数民族宗教理论的相关研究。四、要加大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力度,以宣传标语、宣讲活动,短视频拍摄、体育活动、志愿服务等为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三个意识”等理念传播到辖区内各行各业,让这些理念入耳入脑入心,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3]庄新岸,龚 超.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21-06.

[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7.

[5]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7.

[6]张积家,冯晓慧.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建构与影响因素[J].民族教育研究,2021-02.

作者简介:

李相,男,汉族,1989年10月,籍贯:甘肃临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中共喀什地委党校,职称:中级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