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院区综合楼建设项目为例,从院区更新的角度概述了在医院建设中引入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并探索了现代医院建设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思路。
关键字:医院建设、文化传承、更新扩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i]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这其中医疗机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医院院区的建设完备,城市才有了发展的坚实基础。医疗资源的完善程度,已经开始制约了城市的提质效用,而且也承载着人民大众最朴实的需求,表达着城市发展所积累而成的文化底蕴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现象。
在医院更新建设中应恰当的融合当地文化元素可以使医院获得城市文脉的加持,避免“千城一面、千院一面”的状况,突出本院特色,在医院的发展中对院区内的扩建改建项目不仅会考虑对周边城区文化的凝聚,更是对当地历史文脉的挖掘、传承和回应。下面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院区综合楼建设项目为例,探讨现代医院建设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具体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院区综合楼建设项目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2号中医药大学附属西院区内,地处文化西路、青年东路交叉口西南角,院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由程泰宁院士带领大师团队完成。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整体规划总建筑面积199664㎡,其中一期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109987㎡,其中地上15层(75656㎡),地下3层(34330㎡);建筑高度66.60米,二期综合楼总建筑面积89677㎡,其中地上15层,建筑面积为64101㎡,地下3层,建筑面积为25576㎡,建筑高度68.60米。
西院区在改造前一直使用1955年刚建院时期建设的办公楼、老保健楼等五十年代的建筑,主体功能建筑多为70年代老旧建筑,如门诊楼内部设施老化,就医诊室狭窄,不能满足患者就医需求;院区内也存在着交通流线混杂、交通道路狭窄、地面停车严重不足等问题,因此院区整体风貌也因建筑年代差异较大,风格混杂,导致院区整体风貌不统一。因此我们秉承以人为本、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及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对院区更新提出规划与设计。
规划特点
1)整体规划,分期建设
项目为老旧院区基础上更新扩建,医院院区的建设项目尤其是老院区的改建扩建,要在维持医院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实现对原有功能的提升提质、美化老旧形象。从就诊、交通、住院、配套服务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分期建设规划,以三期建设时序使医院逐步适应新旧转化实现马褂换西装,旧貌换新颜。一期拆除医院配套建筑,保留主要医疗功能建筑,维持医疗功能正常运营,同时沿着青年东路建设一期;一期项目完成后将拆除原门诊楼、药剂楼,将原有建筑功能逐步搬至一期新建建筑,并开始二期建设,基地西南区留出绿化景观和开放空间作为三期,满足院内消防景观需求的同时做好与南侧住宅区的距离间隔。
3)建筑设计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方案整体规划布局蕴含文化底蕴神似阴阳,建筑阳,绿地和景观阴,与中医文化不谋而合。
该项目力求打造一座既具有中医特色又和周边环境的相融合的城市新地标,体现济南文化传承,体现中医院特点。建筑的设计风格采用“现代—中式”。方案沿街布置建筑,临河向阳之处布置绿地庭院,建筑为阳,绿地为阴,虚实结合,与中医阴阳理论相契合本案建筑外部体量巨大,建筑内部空间功能性极强,所以空间不允许有巨大的变化和浪费,只有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最符合医院建筑的骨骼和大型体,同时因为本项目是中医院,需要弘扬和展示传统文化。
图 1建筑效果图
建筑外立面设计简洁大方,巧借传统中式建筑营造中的榫卯结构穿插的特点,以具象的概念将传统文化予以展现,使院区建筑风格在满足现代化医院功能基础上向周边地域传达出一种中医医院特有的古典底蕴气息。建筑细部的精心设计也独具匠心的将文化融于细节:一方面重复的竖向线条在主立面上成一定韵律的变化,提升了整个建筑的韵律感和美感,强化了建筑的精细感和现代美;另一方面,局部应用刻有中国传统篆字图案(“医”字)的方形体块穿插在建筑之中,从功能讲是建筑雨棚,形象则似药柜拉出的抽屉。这种多方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建筑表达,加上退层式横向分割的体块应用,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大大减弱了对周边道路的压迫。
功能流线上,充分考虑医院特殊的功能分区,采用"医疗功能+医疗街”的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依照“医疗—医技”、“内一外”、“动—静”、“洁—污”等对应的关系展开,从“由西到东、自下而上”的功能流线设计原则出发,合理布局门诊、医技护理单元、ICU等功能。
图 2 功能流线图
4)文化融入
通过解读、解构、具现、重组将传统文化中相对繁复冗杂的内容提练,获得文化的核心精粹,保留相应的文化符号,使城市的文化形象保留最直观的文脉肌理或意象化的形体,再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对城市文化形象的解读,就是在已有的底蕴上,对各要素进行提炼升华,使原有的文化概念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与形象展示。
如门诊大厅的背景墙上的浮雕就取材于五岳之首的“岱宗”泰山,以“泰”作为建筑文化打造的核心,形成多维度文化的呼应与连接:主背景墙以泰山之形态昭示国泰民安的社会理想;寄医院 “不辞息壤,功成泰山”的发展愿景,应用山形之意,营造“安之若泰”的精神气场。通过对泰山的岱宗文化底蕴的具现,使人们在进入大厅感受到磅礴有力的视觉冲击下也能感悟到这山形水势职中的文化底蕴。通过设计的语言对医院公共空间的文化提升创造了展示空间,从而使城市的、区域的文化展现出了新的视觉观感与精神面貌。
主背景下大厅两侧的铜制浮雕和油画,以不同的表达手法和材料展现中医的、山东的、济南的、大学的、医院的文化和历史,两种风格和艺术表达形式交相呼应,展现着本项目中承载城市记忆、吸古纳今、博采众长的发展理念。铜质浮雕以中医药橱子的方格为基础,分割出大大小小的块面,展示了中医药的历史、省中医的建设内容,并通过互动装置的设置,使院文化成为可见可触可玩的多维展示形态;油画则通过明暗色彩的对比以较强视觉冲击传达了济南的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讲述了时代的变迁。
巧用“五行、二十四节气”,依据1-5层门诊科室设置及中医五行的水、木、火、土、金的相生原理,分别在1-5层衬山形底应用不同的色彩和手绘稿药物进行表达。
结语
根据城市发展建设需要,对于高品质公共服务的需求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对外吸引力的重要组成,且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医院本身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中的重要部分也在适应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医院院区的更新也逐步向功能完备、环境优越发展,逐步将城市的文化内涵融入自身发展,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城市及周边地域的文化特色,中医院更需要作为承载国家新时代新时期文化自信的载体,展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医院,突出以人为本,更是要满足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以及新时期医院的期望。
[i] 《初心50城|百年一大会址的光辉与回响:“人民”一直都在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