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111197708305415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更加注重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改造问题,城市老旧小区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老旧小区的主要问题是建筑结构的整体加固,针对这种情况就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老旧小区;小区改造;建筑结构;加固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和人口增长迅速。因此,对住房的需求也在增加。新住宅的大规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当前的住房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改革之初建造的许多旧民居依然存在。由于建造成本有限,这些旧建筑未来不会完全被新建筑取代。因此,为确保这些老化的住宅建筑能够继续利用余热并输出足够的使用价值,应考虑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改造。
1对人的环境需要层次与维度的思考
1.1必须行为需求与功能维度
必需的行动要求,是人类在公共场所实现基本生存要求的最基础要求。它涉及适应人的吸氧、降噪等生活体征的最基本要素,适应人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尺寸、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等,以及人类对通勤、购物、观光等公共活动要求的最基本需要。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因日常活动而导致的如进餐、等待、休息、停车等其他行为,以及非选择性活动。这一些必需的行为需要都是相对正常和普遍的,并对人类的基本生存与工作条件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人们在营建城市空间的过程中必需首先充分考虑。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设计必须带有必要的强制性色彩,以适应人们活动需求的层次。设计师们从人本主义的视角确立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层次标准,对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和行为活动做出了具体的分类研究,以寻求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的实现与多样化。从空间功能层次的考虑,也增加了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的功能建设,满足了公众的必要行动需求,改善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增加了空间利用的活力。
1.2安全需求与形态维度
行为需要的实现,必然产生了公共安全需要。空间的构建需要满足个人的基本安全保护,也需要解决部分小众群体的特定安全需要。基础设施完整性、现场安全性、辅助措施,以及无障碍的交通系统都包括在监测装置配置、围栏设置等的一般安全保护,以及特殊人群安全保护中。特别是,在环境安全方面必须兼顾的公共场所可以包括两个类别:过境型活动空间和逗留型活动空间。交通活动空间必须具备当地人口稠密、流动性较强、交通活动密集的特征。此类活动空间涉及游览、通勤、间歇性超车、运动或步行等,并具备把公共必要活动与非必要活动组合起来的特点。而逗留活动空间则涉及在公园、广场和其他开放空间。从城市公众人员行为活动的视角中可发现,在这些场合的公众活动大多是选择性和社交性的,包括了放松、游戏、购物等。可以从这些都市公共场合人员活动的行为特点入手,研究人类的实际安全需要,并通过切割空间设计的形式角度,形成了符合人类需要的战略思维。而城市空间形态角度则应该包含对空间形式的构成、地面材料的布置、设备的选用等方面的考虑。比如,可以根据不同功能的公共场所选择了地面空间,运用不同的地面材料把都市公共场合的人行道和车辆路径分割出来,进行公共空间旅游。被动模式主要是从人的客观感受入手,对人的活动采取安全纪律措施,如散落的碎石等,让人行道上的讯息得以更清晰地传递,而限制了自行车、汽车等的驶入。但总的来说,城市公共空间的形式层次应该由宏大到微观符合人的安全需求,利用空间渗透和网络布局说服和诱导人的活动,并规范空间安全措施。
1.3参与需求与社会维度
当个人物质层次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人们也往往会意识到自身在精神层次的基本需要。公共空间的休闲功能,主要满足了人类对释放和恢复能力的需要。而公共空间和空间互动功能则涉及了人和空间之间的交流、其设备、景观,以及人与人间的交往。具体参与需求则包含了公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健身、亲子活动、游戏、探访、摄影、欢乐等。这种参与性活动的实现可以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效率与生命力,从而提高了城市空间建设的整体效益。通过对居民参与性意愿的分析,从社区层面上考察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现实性。城市公共空间是都市活力的重要表征,是现代城市人们日常生活中缺少的社交、娱乐、通勤和交易场地之一。对公共空间的社会维度,从空间效率、空间活力、整体空间利用以及城市公共参与性等方面进行了理解,涉及对自然元素与公众活动关系的观点与思想层次的探讨。公共空间必须符合城市公民活动的基本要求。
2改造老旧小区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技术分析
2.1增大截面
截面补强技术,是建筑构件补强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提高结构件的横截面和加强筋的数量,以增加结构各部位的刚性和抗拉强度,从而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裂性,以及因长期失效造成的建筑物渗漏。这些补强技术也广泛用作建筑框架梁柱的修补,而且还能够对地面和屋架进行补强,根据构件的结构特点,加固要求,采用放大截面或施工时加固的加固方法。增加截面加固技术应用性较强,但具有工程量大、养护周期长的弊端,且有时也会影响房屋的整体美观。
2.2混凝土加固
混凝土加固方法可以划分为:1.直接加固。在原有的砼构件表面进行了混凝土外包装,提高了砼构件的截面积,从而增强了结构的抗剪力。通过减少因结构外部负荷而产生的扭转力,从而降低了构件上的压强,以保证了构件的稳定性;3、更换混凝土钢筋。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规范,对原来的砼开槽,进行表面残留物,再进行填充混凝土。而因为混凝土加固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很高,同时要求大量的混凝土和水泥,所以在施工前都要进行足够的准备,以防止出现不达到施工要求的建筑材料。
2.3粘贴钢板
钢板钢筋的主要粘结方式是利用钢材的超高抗拉强度,在水泥结构和钢材之间喷涂上高性能胶粘剂,使钢材和钢板之间形成了一体,从而增加承载力的方法。和混凝土。它增加了结构的强度和刚性,使建筑物结构更为稳固。钢材则尽量选择A3级,厚度必须保持在2~6mm,材质性能必须符合安规要求,水泥性能指标满足载荷设计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粘贴钢板时,必须根据弯曲部分的承载力来计算正截面的承载力。钢板加固法施工方便,无需更换零件,适用性极好,适用于静态安装材料。化学腐蚀。
2.4纤维复合加固
纤维复合的补强材料分为碳纤维布补强材料和碳素纤维板补强材料。有效提高建筑材料的寿命,减少施工成本。浇筑时先处理水泥表层,修补构件破损部位,接缝处填充环氧树脂,对构件表面进行抛光,确保平整度。然后施用于待结合的混凝土表面。最后,再将碳纤维材料均匀剪切,每段长度小于六厘米,自然凝固约二小时后,环氧树脂就会渗透到碳纤维材料中以改善相关特性,然后再将其涂于所需强化的地方。不但可以改善建筑物构件的质量,还可以改善建筑物的抗裂、防腐蚀、耐火特性,提高弯曲。混凝土构件的抵抗能力最常见的增强技术。
3结语
老旧小区的结构加固和改造与其他改造项目之间存在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断改进我们的材料和程序,使最终的变体程序设计更加经济合理。根据现场情况,通过分析结构、设计和功能,额外选择最佳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中已采用软件,通过对数据的模拟和分析,使整个方案更加精细化、智能化、标准化,有效保证和满足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戴罗仙,王崇阳.老旧小区改造投资主体的责任划分[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1,37(06):74-78.
[2]梅耀林,王承华,李琳琳.走向有机更新的老旧小区改造——江苏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指南编制研究[J].城市规划:1-11[2021-12-09].
[3]扈勤.兰桥雅居小区健康社区改造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23):25-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