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产业提质升级的背景及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民宿产业提质升级的背景及路径研究

魏春苹

山东省招远市委党校,山东招远 2654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规划,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途径和依托。乡村民宿产业是现代化农业与美丽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当前,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促进民宿产业提质升级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制约民宿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民宿产业提质升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民宿产业 乡村振兴 提质升级

一、民宿产业提质升级的背景

民宿行业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已经历过一轮快速增长,2011年-2015年的萌芽期,到现在的发展期,由注重功能、性价比需求到注重性价比、个性需求。当前民宿行业正处于发展期的第二轮发展,即提质升级阶段,转向品质、体验需求。

(一)扎堆发展,同质化较突出

近年来民宿呈现过热现象,从国内民宿发展现状来看,低质同质问题严峻。2018年进入民宿业的资本井喷,民宿业市场过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民宿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行业。各地的民宿市场呈现繁荣景象,投入力量和资源较多,希望以民宿为载体搞活农村经济,但对本地的景区环境、生态环境、受众群体等因素考虑欠缺,经营模式方面存在市场定位不准、理念创新不足、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简单复制,内涵特色不明显

文化是民宿最重要的特质。民宿的经营者以农民自有为主,也有或购买、租用农民旧宅院改造,往往将最值得保留的当地特点改造掉,留下的是所谓现代的居住空间,没有将本地特色融入,没考虑到本地最吸引人的是其独特性,使游客当地文化的代入性和体验感差。

(三)结构不均衡,供需两端不匹配

受旅游市场淡旺季的的影响,民宿经济发展中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村内原住民创办民宿可能达不到游客预期,虽价格低廉却影响游客回流,造成收入未满足预期。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投入民宿,一些企业圈占垄断当地优质旅游资源,增加了民宿经营成本,使民宿价格虚高,背离了民宿业发展是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初衷,导致民宿经济可能结构失衡,供需不匹配的发生。

(四)业态单一,与所在地资源融合不高

民宿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效果,良性发展下容易形成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条。民宿依赖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各项产业资源,又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在民宿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民宿收入仅为住宿房费,未实现产业链延伸与产业融合,未能形成完整配套产业。

(五)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良性发展不足

旅游民宿从业者在区域的土地及房屋的使用上不重视整体规划,分散式的非标准化发展难以适应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民宿相较于酒店而言,更具有鲜明的特色、差异的环境与灵活的经营方式等产品特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由于顶层规划缺失,各地民宿一哄而上,许多民宿是个体自发行为,没有经过市场调研和实地论证,易出现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特色民宿昙花一现就弃之不用的情况。且民宿业的发展由政府主导型较少,导致试错成本较大,一旦资本和个人主导的民宿没有很好的投资回报,后续的良性发展很难跟进。

二、民宿产业提质升级的路径

(一)市场细分促民宿档次升级

民宿能给游客提供有别于都市的生活体验,营造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国的民宿模式大致有农业体验模式、民宿体验模式、手工业体验模式、康居体验模式及多重体验模式这几种。这些民宿模式立足于本地特色,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对市场进行了精细化分割。未来,单一民宿将是行业很重要的存在,但行业标准化是必然趋势,相应的会细分出很多专业化运营团队,结合数字化技术赋能到单店民宿的发展中。

(二)多元旅游产业优体验感受

特色是民宿的灵魂,针对民宿内涵缺失问题,要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融合风俗、文化的区域旅游民宿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作为支撑,而且能呈现出深厚的人文内涵。民宿的发展,可以鼓励游客参与其中,融入游客品位和体验,提升个性化特点。传统文化是做民宿的宝贵要素,从中汲取灵感,为游客提供休闲时光和传统农耕文明。因此,要鼓励民宿业主结合本地传统,打造不同主题类型的民宿,增加特色体验项目,使游客真正融入到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中。

(三)回归民宿本质蕴文化品位

民宿除了满足基本的吃住需求,还应做到乡野、风俗、乡情、文化要素的有效融合。在外观设计和内部装饰上围绕完善体验挖掘,塑造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独特民宿文化。适应游客对健康消费的需求追求,将故事传说融入其中。民宿本质是朴素、真实且富于感情的,如此才能引发客户的共情。对农房改造利坚持开发、保护相平衡的策略,保持其乡野风貌。院落设计既尊重原有的院落格局,也突出本地特色。

(四)发挥政府作用以提升品质

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民宿的同质竞争不利于民宿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各地在发展民宿产业时,政府须发挥主导优势,做到统筹规划,分级开发,做好市场细分,适应不同需求的顾客。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县域层面旅游民宿发展规划及乡村民宿发展规划,支持促进旅游民宿有序健康发展。对本地区目前民宿经营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再进行民宿开发。

做好政府支持与服务。对适宜发展民宿的乡村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如道路、公共停车场、公厕、民宿标牌、水电管网、垃圾收运等,打牢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的基础。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农村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点带面增强区域旅游民宿热度,快速释放旅游民宿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丁敏,刘俊,祁琪,等.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民宿业发展趋势[J].中外企业家,2020(20):87-88.

[2]詹恒.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民宿建筑景观发展现状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