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850000
摘 要
消除民族地区贫困、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重要使命和执政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紧紧抓住不放。为破解西部民族地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空间性贫困困境,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领导各族人民顺利完成了以“断穷根”为基本目标、以易地搬迁为重要途径的“乾坤大挪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移民搬迁群众不仅要“搬得出”,更要“留得住、能致富,真正融入新的人居环境”,后续扶持西部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人员,推动融入社会,已成为当前扶贫搬迁工作的一项重头戏。由此,如何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有效融入新环境,如何揭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的基本逻辑,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尤其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重要论述为指导,积极借鉴社会学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理论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不少搬迁群众已初步融入了新环境,但呈现出“总体性低度融入”的态势,并以融入的工具性、团结的机械性为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就业维度单一引发经济融入受阻、权利意识淡薄造成政治融入低效、文化差异鸿沟造成文化融入屏障、交往空间收缩引发心理融入阻隔。西部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社会融度低的深层原因主要是政策执行还不够到位、制度结构还不够均衡、社会组织参与还不足、群众自我赋能较为迟缓。探寻西部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的有效路径,要超越“融入”的单方视角,科学界定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去思考社会融入对策。在笔者看来:从融入与接纳的互动角度看,我们应该把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站在各民族群众相互交融的角度看,我们应该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先导。在具体对策方面,应优化地方政策制定机制、健全社会融入制度体系、发挥多元组织促融功能、加强搬迁群众自我赋能。
关键词: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户;社会融入
一、引言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共同体。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项以消除贫困为主要目标的伟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世界反贫困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实现了对数千万搬迁群众生活空间的再创造。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成果显著,为巩固扶贫成果,促进搬迁群众在安置区的后续发展,需要对搬迁群众社区融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
二、国内研究现状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民生问题研究要想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能融入”的最终效果,离不开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民生问题的研究。付少平、赵晓峰(2015)从生计空间的视角出发,提出从根本上帮助搬迁群众脱贫,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系统各方面协同运作,准确理解搬迁人口的生存空间需求。徐龙顺等(2016)认为政府在贫困群众参与民主的过程中,其存在和主体地位的认可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困境。金梅、申云(2017 年)认为是移民安置,对农民的民生改善有好处。徐锡广、申鹏(2018)研究发现,移民持续生计能力的培养,应围绕生计资本内涵展开。龙彦亦、刘小珉(2019)认为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与扶贫政策的实践相关联,同时还涉及到搬迁户的“生计空间”的问题。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中的生计可持续问题,魏爱春、李雪萍(2020)、黄云平等(2020)做了研究,前者提出,无论是内生能力还是外部资源赋予能力,都是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黄云平认为,要充分重视统筹安置区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产业能够带动减贫发展、脱贫能力在贫困人口就业中的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在减贫中的内生动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后续易地扶贫搬迁扶持工作的主要任务。
(1)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研究
社会适应心理是指人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适应性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在个体和社会系统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黄兰红(2008)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发现,搬迁后的群众在新的环境和生活中完全可以适应,只要过了社会适应过渡期就可以了。李娜(2010 年)认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适应过程,杨晓柳(2011 年)从构建空间的视角出发,认同这一观点,认为有助于研究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问题。邹英,向德平(2017 年)对移民陷入的市民化问题,从文化、经济、身份角色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邓华丽(2017)则是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从社会工作的角度进行调研,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融入及时有效的服务。史梦薇(2018)基于云南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点对如何有效提高移民感知融合的路径进行了探究。李英(2018)认为可以改善搬迁移民的心态、提高其幸福感的因素包括:邻里关系是否和睦,社会氛围是否和谐,居住环境是否有提升,是否增加了交通便利性,基础设施是否完备,就业问题是否解决等。刘宗华(2018)将移民社会适应操作化后,得出搬迁群众完全适应新生活。柳诗众、李长保(2003)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安置区进行基础设施调研;吴琼(2009)讲;财政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童欣(2011)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后的生存与安居问题;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选择上,冯明放、彭洁(2012 年)进行了调研;李根银(2013)调研易地扶贫搬迁片区生态修复工作;郑昊(2014)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小城镇化工作;吕静(2014)调研易地扶贫搬迁费用问题;杨平(2014)调研易地扶贫搬迁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转变问题,李芬、张林波、陈利军(2014)进行调研;李生(2015)研究后续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问题;邓艾、何帆、许晓婷调研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7 年);陈丹(2018)研究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迁居适应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后移民融入城镇问题,崔冀娜、王建和张晓慧(2019)进行调研;搬迁意愿影响因素,张建斌、张雅丽、朱雪敏(2021)分析;郭言歌(2021)调研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持续生计工作;常红萍(2021)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的社会适应问题;梁仪叶柯妤(2021)调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情况。
(2)社会融入相关研究
社会融入论深受西方学者的青睐,并常被用于协助福利政策的相关研究,但社会融入论的确切含义仍有待明确,不同学者对社会融入论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对于社会的融入,国内学者从理论的角度做过研究。徐丽敏(2014)通过社会融入与社会排斥的对立强调社会融入不是单纯的适应过程,在融入进程中人的主观性具有重要意义。姚烨琳、张海东(2018)认为:“社会融合是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适应的过程,是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是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陈成文与孙嘉悦(2012)拆解社会整合后,得出结论:社会整合是在特定社群中,能动地与个体、团体进行反思,持续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基于西部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扶持的客观需要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制度优势的发扬,为防止概念被误用或完全受西方社会融入框架的影响,在参考徐丽敏(2014)《社会融入辨析》的基础上,拟采用姚烨琳(2018)、张海东(2018)《社会融入理论辨析》。社会融入在文章中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弱势群体与新环境不断同化的过程,既有主动的自我改造的过程,也有被动的外力相助的过程:社会融入在新环境中不断同化,社会融入在新环境中不断同化;二是对弱势群体的接纳能力不断进行环境改造,不断增强;其三,让他们与环境共同发展,对弱势群体和环境进行彻底整合。
(3)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及政策研究
我国学者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阶段的研究成果,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理论与政策研究为主,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理论与政策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理论与政策研究。孙永珍、高春雨(2013)梳理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相关理论,认为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地区贫困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因素的理想途径,是解决“贫困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恶性循环的理想途径。赵丽芳(2018)对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验证和丰富,依据的是内蒙古 W 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现状分析,问题和应对措施。徐爱燕、李慧芳(2018)对国内外易地扶贫搬迁理论进行了梳理,发现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有区域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问题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西藏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提出了本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办法、搬迁安置办法等方面的建议。白永秀、宁启(2018)研究了不同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阶段出现的问题,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问题强调要着重注意宣传动员,健全搬迁补偿机制,不断加强公共治理。王永平、袁家榆等对《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2008)》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安置办法,做到应进尽进,应退尽退。柴鹏林(2018)运用公共价值理论,对甘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对策建议。王宏新(2017)等人在《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政策编码与分类研究》总结了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着重探讨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因和必要性,我国学者大多积极肯定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搬迁群众脱贫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并着重定义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部分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围绕易地扶贫群众的生计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本文起到了帮助。总之,在“前搬迁时代”,我国学者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地方政府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4)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研究
由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阶段的任务完成不久,国内学者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的发展问题,也就是“后搬迁时代”的重点研究,虽然文献资料比较少,但还是有一些研究成果是卓有成效的。肖志明等(2019)通过对 10 个省区的调研,认为搬迁安置人口中外出务工和未稳定就业人员较多,搬迁后续发展存在主管部门和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明确、企业弱质特征明显、集中安置点周边产业配套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等问题,建议建立长期的政策体系,有利于搬迁后续发展,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搬迁安置高强(2019)建议,易地扶贫搬迁需要统筹规划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措施,如搬迁与开发不同步,社区管理服务滞后,生态恢复与拆旧复垦推进缓慢,同时搬迁的群众还有大量滞留。 张艺伟(2019)探析出河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存在部分相关产业发展缓慢的情况,从提高产业质量与产业数量的“双量”角度给出了对策建议。党绍荧(2021)认为搬迁群众在制度、管理、文化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融入困境,探索了对策建议。卢爱国(2021)创新性提出扶贫移民社区从“工具性融入”到“价值性融入”的融入机制升级过程,强调必须从居民需求端重构社区生活共同体,从治理供给端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内外双生、结构均衡的社区融入体系框架。
在“后搬迁时代”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正呈蓬勃发展的状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及社会融入问题也不断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但受研究时间的影响,相较于西方生态移民百余年的时间跨度、国内有关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建设方面近十余年的研究积淀,有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的相关研究从数量上看尚显单薄,有待继续发展。
三、研究述评
2016 年《全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学术界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也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而逐步丰富。随着相关任务悉数落地,学者们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成果更是大量涌现。相较于前期侧重于政策的研究、经验的总结,后一阶段的研究侧重于研究搬迁的后续工作。大致可将现有研究归为四类:第一类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内涵(2015 年郑瑞强等)、形成(2010 年施国庆等)、实施过程(2019 年曾小溪等)以及后续政策的完善路径(2019 年马流辉等);第二类多是总结搬迁经验,包括对全国和地方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识别拆迁户的经验进行探讨(李博等,2016 年):一是总结搬迁经验,总结搬迁经验;殷浩栋等,27 岁;2017)李宇军等;第三类重点分析相关数据,尤其是在对当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后,对易地扶贫搬迁(陈胜东等,2016 年)对农民减贫生计的影响进行讨论;汪磊,2016 年;第四类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新社区如何有效自治、后续适应新生活等问题,重点向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转移。
易地扶贫搬迁在国内有比较丰富的研究,呈现多科性、多角度的特征。 作为近几年来学界的热点话题,研究易地扶贫搬迁的学者甚多,宏观层面,学实证角度进行探讨的论文相对较少。这部分人将集中精力研究政策和机制;微观层面,学者们的关注点集中在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的就业、生计等方面。从易地扶贫搬迁本身出发,研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安置方式、影响因素、资金问题、问题及对策等,主要关注点在“如何搬”的问题上。社会融合在国内有比较丰富的研究,还没有太多的相关研究,社区融合是社会融合的第一步。总之,前期经验与理论成果的系统梳理以及后期对搬迁后续工作的研究和关注,一方面扎实了对易地扶贫的理论基础,一方面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易地扶贫的研究有着承上启下的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国外的研究角度比较全面,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因为生态移民的相关问题研究得比较早,相对于国内来说已经比较深入和成熟了。在农民工群体融合过程的研究中,中国与西方同化理论不同,对于文化融合是移民社会融合的第一阶段(1995 年田凯、2009 年杨菊华、2014 年叶俊焘、2016 年田璞玉等)的观点并不认同,认为经济融合是实现其他各种融合的基础,因此,中国与西方同化理论不同,中国学术界对移民社会融合的相关研究,从国内和国际来看,都有一定的探索空间。
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发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融入问题相关研究仍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一是对搬迁出来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员进行分析,把他们作为考察对象,相对来说,还可以开展得比较系统。由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是随社会政策变化出现的新群体,国内对流动人口和农民工为对象的研究更系统和全面,以搬迁群众为研究对象的社会融入研究还可以更加丰富,对搬迁群众融入的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探索的空间也较大。二是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集中居住小区制度进行研究整合,还可以做得更完善一些。社区融入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国外未能形成相关研究体系,国内针对搬迁群众迁入地融入问题的研究体系还有一定完善的空间。第三,研究搬迁群众社区适应的视角仍可以更加多元化。目前,国内已有大量文献探讨如何达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标,但从社会学视角下用社会学理论研究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文献还不够丰富。四是相关调研还有待于后续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整合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学界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多以搬迁政策和移民后续生计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真正涉及搬迁后期面临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可以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徐丽敏.“社会融入”概念辨析[J].学术界,2014(07).
[2]姚烨琳,张海东.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入研究——以上海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8(06).
[3]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1(06).
[4]孙永珍,高春雨.新时期我国易地扶贫安置的理论研究——安徽农业科学[J].2013(36).
[5]赵丽芳.W 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W旗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8.
[6]徐爱燕,李芳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路径——来自西藏的调研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7]白永秀,宁启.易地扶贫搬迁机制体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8]王永平,袁家榆等.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生态环境境,2008(1).
[9]柴鹏林.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实践困境与完善路径——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的理论视角[D].兰州大学,2018.
[10]王宏新,付甜,张文杰.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进特征——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3).
[11]肖志明,王绯,赵昕,曹红红,王硕.开发性金融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的有关思考——基于对 10 省区的调研[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9(01).
[12]张艺伟.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3]党绍荧.扶贫移民融入城镇社区的困境、归因与路径[J].大众标准化,2021(07).
[14] 李博,左停.遭遇搬迁: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以陕南王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2):25-31
[15] 施国庆,郑瑞强.扶贫移民:一种扶贫工作新思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16] 曾小溪,汪三贵.打赢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攻坚战的若干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01):123-131.
[17] 陈胜东,蔡静远,廖文梅.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减贫效应实证分析——基于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户的调研[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06):63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