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的护理价值。方法:以行静脉输液的发热门诊患儿48为对象,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冒发热患儿在静脉输液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有效预防静脉输液渗漏,得到患儿家属满意评价。
关键词:小儿输液;临床护理路径;家属满意度
前言
静脉输液是感冒发热患儿常用治疗方式,但小儿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易引起静脉炎、渗液等不良事件,增加护患纠纷发生率。研究指出,小儿输液治疗中配合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治疗,改善预后效果[1]。本文将以我院48例患儿为对象,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感冒发热患儿48为对象,24例患儿是对照组,24例患儿是观察组。研究时间是2022年4月-2023年3月。在对照组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2-11岁,年龄平均值为(7.86±1.86)岁。在试验者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是3-12(7.71±1.48)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可见P>0.05。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患者及家属熟知本研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全身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依从性差。两组试验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入院以后应用常规护理:门诊应当保持卫生清洁,做好秩序管理,给予患儿分诊管理。
观察组患儿在入院以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成立护理小组,由护理人员、护士长组成,其中护士长为组长,结合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等,明确患儿的护理需求,并提出护理问题。(2)实施护理方案:加强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将相关注意事项、用药方法、等出院指导内容具体详细的告知患儿家属,并将住院指导内容详细列在纸上,以便家属查看,告知家属做好患儿的用药等方面的监督。实施症状教育,家属需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增肌饮水量,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工作。实施饮食教育,患儿饮食应当清淡,同时需富含纤维、优质蛋白、维生素等,采用流质食物或者半流质食物,对于辛辣刺激类食物,应当禁止饮食,增加饮水量。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儿沟通交流,了解心理变化,对于负性情绪应当及时疏导,消除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给予患儿鼓励与支持,以及安慰指导。加强环境护理:患儿的住院环境应当舒适与温馨,要求光线重充足、空气清新、整洁干净。做好床单、衣物卫生管理。加强治疗过程护理:在穿刺之前,医护人员需向患儿家属讲述静脉留置针有关知识,包括作用、注意事项、护理要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给予其鼓励与支持,缓解负性情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消毒皮肤应大于8cm×8cm,待消毒液自然干后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使用HP无菌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进行粘贴,高举平台法U型固定延长管部分,使其妥善固定,避免留置针由于外力拉扯出现拨管现象。密切关注患儿留置针部位,并观察穿刺点痛、肿、热、红等现象,以及导管脱落、打折情况,在部分导管脱出时应给予拨除留置针重新穿刺。有效正压封管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输液完毕后,借助注射器通过静脉留置针向管道内注入封管液,注意需要缓慢正压脉冲式注入,避免将管道内血块冲入血管内。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评估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n | 静脉输液渗漏 | 未静脉输液渗漏 |
对照组 | 24 | 4(16.67%) | 20(83.33%) |
观察组 | 24 | 0(0) | 24(100%) |
X2 | / | 4.3423 | 4.3423 |
P | / | 0.0423 | 0.0423 |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n | 十分满意 | 比较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 | 24 | 10(41.67%) | 9(37.50%) | 5(20.83%) | 19(79.17%) |
观察组 | 24 | 20(83.33%) | 4(16.67%) | 0(0) | 24(100%) |
X2 | / | / | / | / | 4.1923 |
P | / | / | / | / | 0.0434 |
3 讨论
小儿在静脉输液中,若发生静脉渗漏,出现硬结、肿胀、疼痛、输注处皮肤气泡或苍白等,严重者引起溃疡、坏死,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原发疾病治疗难度。研究指出,静脉输液患儿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干预,不利于病情控制。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干预模式,结合患儿病情制定相应护理方案,能够确保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患儿护理需求,增强患儿认可度
[2]。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结果可见,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患儿家属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与教育,有效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增进护患和谐,预防护患纠纷。另外,临床护理路径可优化门诊管理,保障了患儿及时确诊,避免不必要会诊与检查,避免病情被耽误[3]。
综上,感冒发热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刘文英.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 保健文汇,2021,22(10):136-137.
[2] 王萍,邓春香,罗新英. 刍议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 满意度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20,39(17):166-168.
[3] 司辉,于莎莎,王新叶,等.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5):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