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红色纪念馆是我国特有的博物、纪念场馆类型,承担着与其他博物馆、纪念馆不同的使命,在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方面起到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承载着先烈们的红色精神。是社会各界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场所。在各类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视觉效果由于是接受最直观的方式,因此在以红色纪念馆参观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视觉的崇高感是红色纪念馆在营造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红色纪念馆崇高感的视觉要素进行阐述,随后对部分案例进行解读,从红色纪念馆绝对或相对的体量考量、外立面造型效果、内外部四面材料的选择、色调色彩的搭配等几个主要视觉营造方式对红色纪念馆视觉要素进行汇总。以期为后续红色纪念馆营造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关键词:红色纪念馆;视觉要素;建筑形态;建筑氛围
0、前言
红色文化是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独有部分。是中国、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练与弘扬。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纪念馆通过对相关事件、人物进行客观记录,同时融入大众普遍情感,对事件和人物的知识传播、精神价值弘扬起到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直观形象的将参观者带入历史记忆与精神情感当中。随着科学技术、建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新时期能够有更多的设计构思和设计手段使得红色纪念馆所营造的视觉效果更加与时俱进,使得红色纪念馆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红色文化,已经逐步成为红色纪念馆建设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一处社会服务、公益性质的公共场所,人民群众在红色纪念馆内的参观便捷性、体验感也是需要考虑的要素。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强有力载体,在民族英雄、革命历史、国家领袖等不同主题的红色纪念馆营造过程中,永恒不变的核心是伟大崇高的凸显。而这种崇高感的体验则需要通过参观者来进行。拉斯姆森认为,人作为建筑体验的主体,其主要感受来源于建筑视觉。因为相较于建筑可传递的听觉、触觉,建筑视觉拥有着更高的信息承载量,其选材、造型、色调色彩等等诸多方面都会将一种直观感受传递给参观者,从而对参观者的体验感产生直观影响。因此,对于红色纪念馆的崇高感营造而言,视觉效果是首要要素。
1、相关概念的阐述
1.1 红色纪念馆
红色纪念馆主要纪念那些在中华民族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带有红色基因的事件和人物。同时随着时代赋予新的内涵,不但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军精神、长征精神,也包括在现代社会中引导正确价值、激发奋斗精神的抗击疫情精神、新时代航天精神等等,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红色精神,都具有着传承、稳定、进化三个特征。红色纪念馆通过多种多样的保存方式,成为了红色基因库。能够提升参观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
1.2 崇高感
崇高是中华儿女对于事件和人物的最高评价和赞美。是促成对其进行纪念的最基本、最单纯的原因。而崇高感则是人对于崇高事物单纯性的赞美和感叹。红色纪念馆的崇高感往往来自纪念客体,即推动民族英雄、革命事件等形成的伟大精神。通过文字、图片以及建筑本身的直接表达与氛围营造,能够将这种崇高感转化为更通俗的感情,例如对胜利的喜悦、对英雄的敬仰等等。
2、红色纪念馆立面造型的崇高感营造
2.1 建筑体量的整体把握
部分现代设计大师认为崇高感在立面造型方面需要绝对的体量进行凸显,但根据部分实际案例的效果来看,红色纪念馆不但可以通过绝对尺度凸显红色纪念馆的崇高感,同时也可以利用相对尺度手法进行体现。建筑的体量主要是指建筑纵向、横向、以及形态三个方面的尺度。在占地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往往通过纵横尺度的比例突出建筑的大体量,以体现红色纪念馆的崇高感,以渡江战役纪念馆前五角星胜利塔为例,其南北长92m的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体现了建筑横向尺度的大。在相对尺度方面,江苏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本身只有15m高,在与周边中小尺度碑林的对比之下,建筑则呈现出了相对尺度下的较大体量。
2.2 建筑造型的崇高感传递
建筑造型往往具有一种力量传递的能力,通过具有重量感的造型,往往在视觉方面能够实现超过建筑体量的体验感受。一般而言,红色纪念馆可选择相对封闭性的建筑造型,从而使得整体观感更具有重量感,例如三角形造型更加干练稳定,正方形造型更加沉稳庄重,曲面体更多体现的是灵动和优雅。
在三角形建筑造型的运营过程中,渡江战役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别采用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立面结构组合形式(详见表1),从而赋予建筑一种简洁有力的内涵,对烈士的坚韧顽强进行表达。而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江山烈士纪念馆则整体采用立方体叠加造型结构,赋予纪念馆沉着有力的建筑语言,凸显纪念人物正直高贵的品格(详见表2)。
表1 三角形及组合结构红色纪念馆代表
红色纪念馆名称 | 立面造型效果图 | 建筑造型组合形式 |
渡江战役纪念馆 | 双钝角三角形并列分布组合结构 | |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 双直角三角形中心对称分布组合结构 |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三棱锥变形单体结构 |
表2 方形及组合结构红色纪念馆代表
红色纪念馆名称 | 立面造型效果图 | 建筑造型组合形式 |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 立方体叠加、穿插组合方式 | |
江山烈士纪念馆 | 立方体叠加、消减组合方式 |
3、红色纪念馆选材色彩的崇高感营造
3.1 材质对崇高感的表达
材质与造型、体量相同,都会在视觉方面给参观者带来或沉重、或轻松的体验感。通过不同颜色、质感的选择,能够使得视觉要素符号化,从而使参观者心理产生共鸣,达到材质情感表达的目的。例如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外立面采用了纯白色大理石与花岗岩进行搭配,能够有效凸显建筑氛围的肃穆庄严,同时也对烈士们纯洁的品质进行直观的表达(如图1所示)。
图1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而江苏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外立面则是采用了黑色的花岗岩石板,同时内部映衬红色铝板以象征革命先烈在奋斗路途中抛洒的鲜血。相较于光滑的立面效果,江苏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粗糙立面处理形式更加有力度,更加庄重。同时也隐喻了当时抗争的残酷性(如图2所示)。
图2 江苏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3.2 色彩对崇高感的表达
建筑内部空间的色彩选用上,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以白色为主色调,营造出宁静、圣洁的纪念氛围,表达人物的崇高品格与精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史实展厅内多采用黑色、蓝紫色等晦暗的颜色,凸显了沉重与哀悼,整体氛围更为紧张压抑,以内心的悲愤之情反衬当年革命抗争的崇高。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则是采用外侧徽派建筑结合中部红色挑檐、核心区域铜质门扇对刘少奇同志伟岸形象进行凸显,徽派白墙青瓦素雅而不抢视线,而内部铜像与铜质门扇由存在呼应关系,视觉上提升核心区域面积,体现整体崇高感。
图3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4、结束语
作为崇高感营造的关键要素,视觉营造是红色纪念馆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部分案例进行解读,从红色纪念馆绝对或相对的体量考量、外立面造型效果、内外部四面材料的选择、色调色彩的搭配等几个主要视觉营造方式对红色纪念馆视觉要素进行汇总。根据对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及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现有典型红色纪念馆视觉要素的分析,结合石材与混凝土等厚重表皮来营造崇高感,建筑内部可采用高耸的大尺度空间,同时配合顶部光线的引入,根据传达的具体情感选择深浅色调,最终营造出崇高感。
参考文献:
[1] 任军.“纪念心理”溯源[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04):96-97,99-102.
[2] 黄细嘉,韩晶晶.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概念、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07):186-194.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6):1.
[4] 任军.建筑纪念性读解[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5] 黄斯,关瑞明.基于视知觉的建筑空间的心理分析:以凹舍为例[J] .华中建筑,2019,37(03):78-81.
[6] 胡炜.纪念性建筑的感性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7] 季翔.建筑视知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 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