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5
/ 2

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

林刚

130102198207150617

摘要:变更管理是施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必须将工程变更掌握在可控之内,才能减少总体投资,确保施工质量。本文对施工工程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供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程变更

引言

工程变更指的是在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设计、承包商或者其他参与方的原因引起的,满足合同约定条件的工程变更量的总称。在工程变更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对工程变更实施有效的管理,使得工程变更不会影响到工程的正常进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工程变更管理

工程变更管理要按照项目建设对应的管理模式[1]和计价方式来进行,而且合同中一定要有相应的条款,可以在审核批准等原预算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施工企业以调整投资为目的,进行工程变更,或由于施工等因素造成工程发生变更量,这是不可避免的,对工程变更的有效管理,对于工程工程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有大量的员工参加了工程项目的建设,建设施工方要与许多的承包商打交道,工程变更管理牵扯到的内容很多,其中包括了投资量控制、质量控制、组织协调有效控制等内容,这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工作。变更管理可以让工程建设的每个参与者都严格遵守工程的合同规范及规定的工作范围,有效地进行管理并对合同中所包含的工作进行严格把关,让各方明确自己的职责。此外,维护工程及项目的建设有多方的参与者,这就导致了工程变更的复杂性,也会对工程的每个参与者造成一定的影响。

2.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2.1质量管理监管不力

一些工程的施工图纸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就开始进行施工,有的工程施工队多次的缩短工期,还有一些工程质监管部门在工作中缺乏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这些不稳定因素造成了工程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地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会以次充好,给建筑质量留下了隐患,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建筑的坍塌,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2缺少对费用的控制

有些企业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对成本核算的内容进行了简化[2],无法达到对总体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工程变更管理不够规范,经常出现任意修改标准的情况,在无形中加大了项目的运营费用。领导们对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成本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而且在施工实际中,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比较薄弱,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2.3对建筑施工队伍缺乏有效的管理

管理人员是项目的核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可以在工程整体规划、质检及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有效推进,确保建筑质量符合各项要求。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是直接参与施工的主体,是施工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3.改进更改管理的途径

3.1识别更改步骤

在工程项目中,发包人、设计单位、承包商和监理,无论哪一方提出变更,都要先向监理提出变更申请,出具变更意向书,提交必要证据及简要施工方案[3]。监理在接到申请后,首先对变更的必要性进行初步审查,对产生的工程量、工程费用及工期进行估算,然后向发包人报告,并提出实施意见、建议。业主在确认了变更条件后,应同监理公司协商,同意是否实施。在被确定为必须要变更的情况下,变更申请方需要将施工方案正式递交上去,之后,由发包人对该方案进行必要的审核,以实现最优的变更。业主与承包人之间应当就变更工程的定价方法、支付期限等问题达成一致。在变更完成后,承包人应按照规定完成变更工作,并将工程量真实地记录下来,然后由业主进行验收,并按照与承包人的协议支付工程款。

3.2改进更改审核

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是实现工程变更、成本、工期等目标的重要手段。而且,通常情况下,在监理向发包人报送变更意向的时候,变更评审就已经开始展开了。在对监理收到的变更和测算进行核实的时候,就应该将是否实施的本方意见向发包人汇报,而发包人也应该对变更进行核实,并规划出评审深度[4]。评审深度更改可以根据更改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来对其进行分级。对于工程量增减幅度较大或者新增的变更超过了施工合同的合理范围,会引起该工程性质的重大变更,意向方应提出2套及以上的施工方案,然后由发包人组织承包商、监理、相关技术人员等,以变更会议的形式进行变更评审。在评审会议上,专家需要对变更评价的各个要素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比如,涉及变更的评价指标多包括技术指标、成本指标、工期指标、安全指标、环境指标、功能指标等等,专家们对指标进行了定义,并赋予了相应的权重值。然后,按照价值工程的原则,对所有的项目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就是项目的实施。如果条件许可,专家也应该对胜出的执行计划进行优化,使其具有较低的费用和较高的可操作性。

3.3继续改进建设体系

要从强化企业建筑管理体制入手,持续推进体制改革,构建健全的体制管理系统,进一步细化和深化管理。此外,还应该对建设体系进行评价和反馈,使项目的参与者都能参与到体系的构建中。施工单位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国家有关职能部门所制订的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了解,并对日常的监督和监管措施进行强化。施工单位要从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按照施工条件来进行科学的布置,要科学地配置工程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和设备,并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完善安全和管理评估体系;做好现场物品的安全检查,合理使用,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将检查和维修情况记录下来,保证施工安全。

3.4关注管理内容之间的协作

要始终重视各施工阶段、各工种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确保工程管理有序进行,工作有序开展。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许多工序、工人之间都需要进行及时的协调,因此在管理上要尽量减少交叉施工的现象,要尽量避免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在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施工图纸的审核是由设计方、施工方、监理等协同完成的,在进行图纸审查之后,应该向施工方进行技术交底,要将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与技术要点告诉参与施工人员,让他们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图纸施工要求后才可开工,要对重点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减少因各工序、工人、工种的不协调而导致的施工进度延误及对质量的影响。

4.强化监理部作用

目前,大量的工程建设项目都是由国家进行建设和投资,虽然监理单位具有监督权,但是其受制于政府职能部门,使得许多工作难以有序地进行。特别是在涉及到变更的时候,监理部门没有权力对申请方进行核实和审批,这就造成了变更工作与监理之间的隔阂,后续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对此,应给予监督权力,以法律的强制性来保证监督功能的发挥。

5.结语

虽然,目前,我国的变更管理工作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还不够成熟,缺少制度保障,在监理人员管理、变更信息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工程进度和成本投入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工程变更管理一定要把握住变革和发展的潮流,并与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各方面进行优化,才能将工程变更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徐霖.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的风险分析与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290~291.

[2]陈爱喜.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的风险分析与对策探究[J].通讯世界,2019(6):321~322.

[3]殷红伟.工程造价管理中变更结算审核的关键要素分析——以武汉华为研发中心为例[J].工程与建设,2019(2):3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