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大班生活活动的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例谈大班生活活动的教育策略

吴梦娇

太仓市璜泾镇幼教中心鹿河幼儿园  江苏  太仓 215400

【摘要】幼儿的一日生活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是课程的生发场,各个环节都具有教育价值。分析幼儿园散步活动中存在的缺乏散步环节、教师主导高控每个、缺乏教育目的等问题,提出大班生活活动教育的策略:把散步变成孩子喜欢的事;把散步变成有益于孩子发展的事。

【关键词】大班;生活活动;散步;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孩子在幼儿园中,生活化的时间占比较大,而且生活与教育本不能脱离开。生活是幼儿园教育的来源,也是教育最终的方向。幼儿园中有许多生活环节富有教育意义且不可或缺,越来越多老师开始关注一日生活环节,“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在课程改革第一步支架中,已明确一餐两点蕴含的教育价值,老师们结合支架,对于一餐两点有了许多的尝试,收获颇多,但对于同样是生活环节的“散步”,却缺乏研究和尝试。

一、幼儿园散步活动中的不足

㈠一日中常缺乏散步环节

散步环节作为餐后活动,约20-30分钟,属于常规的生活环节,且在保育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但在园部未管理督促的情况下,常有许多教师留在教室中不进行餐后散步活动。

“今天孩子吃饭慢了,就剩10分钟,来不及下去。”“天气不太好,感觉要下雨了,就没去。”“有几张画没画完,就让她们画画了,没组织孩子们散步。”

老师们在餐后时间段内,有许多未尽事宜,可以“随手”完成。老师们从不会把集体教学时间或游戏时间这样使用,餐后的时间反而成了老师的“自由时间”,这可以看出,老师更看重集体教学或游戏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忽视了零散的生活环节蕴含的价值,归根结底,是老师没有把“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内化于心。“一日生活皆课程”既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亦是幼儿身心适性发展的需要。

㈡散步时常体现教师的主导与高控

观察老师们的散步活动,大部分的活动模式是一致的。都是教师在前领路,幼儿排成队跟在后面走,部分孩子走路比较欢快洒脱,尤其是在队伍末端的孩子,总会得到老师一句“排好队伍里”“走路安静”等等。

在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我常常想,幼儿园散步活动一定是这样开展吗?或者说,这样才叫散步吗?散步本身,应该是散漫的、轻快的,而这样的活动,充满了教师的主导与高控,还是一个身心愉悦的活动吗?如果幼儿在活动中没有自主性,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身心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孩子多,队伍长,为了安全,我得让他们排好队。”“他们吵了根本听不清我的要求”

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幼儿园教师自身具备良好意识的同时,应做好幼儿内在意识培养工作,不应为了怕担责任限制幼儿活动。但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也能对散步活动提出一些质的改变?比如说幼儿是否能决定去哪里散步、和谁一起牵手散步、从哪个楼梯下楼等等。

㈢没有目的,完成“消食”任务

一般来说,当孩子们午餐结束后,教师才会决定今天是否外出散步,以及去哪里散步,这也决定了散步活动成了一个“随机”事件。

“只要有时间,天气允许,我肯定带孩子们去散步,消化消化,对接下来睡午觉也比较好。”

从保育的角度看,我认为老师的想法没有任何问题。我们都了解到,胃部食物没有消化,幼儿在午睡时会不舒服,更为严重则发生安全事故。但如果从课程角度出发,是远远不够的。既然是课程,那么一定有达成的目标或者课程内容,哪怕不是书面撰写,老师心中也需要清楚,今天的散步活动要去做什么。“消食”是散步活动本身的价值,而教师赋予散步活动的价值,则和教师的课程架构能力有关。

二、策略

㈠把散步变成孩子们喜欢的事

⒈改变散步模式

基于上述散步活动中的不足,仅仅教师语言的介入是不足以改变现状的,必须打破原有的散步模式。

教师在班级中(大班)第一次提出了“小领队”的散步活动,并说明由幼儿带领散步的规则,只有小溪愿意参加。刚走出门口,小溪望向老师问:“我们接下来往哪边走?”老师说:“都可以,你决定。”小溪转身往楼梯口走去,刚准备下楼,老师身旁的朵朵说:“老师又没说下楼!”小溪望向老师,老师说:“我听小溪的。”小溪点点头,带着大家下楼了。

在尝试中,我们发现,孩子对于调整散步的模式抱着比较冷漠的态度,且在小溪带领大家散步的过程中,仍习惯性地把决定权交给老师,这和前两年散步习惯的养成有关。孩子的行为,可以看出散步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被动且生硬的,“老师让去哪就去哪”的印象深刻于心,当领队活动开始,一下无法转变。

⒉聊聊关于领队

散步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小溪分享当领队的经验,就如同游戏过后的分享一样,将个体经验通过分享活动转化为集体经验,而这样的集体经验也是为后期活动做准备。

小溪说领队不能走太快,还要看好后面的小朋友……这时,轩轩说:“你还得告诉我们你要去哪!”小朋友们附和着:“就是就是。”分享过后,我们要决定下一次的领队,这时,班级里大部分孩子都举起了手,教师问:“你们喜欢当领队吗?为什么?”孩子们说:“可以决定去哪里!”

通过孩子们的变化,可以发现,孩子们对于散步这件事情充满了兴趣,而引起幼儿兴趣的点在于能够决定去哪里散步,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自我意识需要被满足的表现,老师要抓住幼儿年龄和发展特点,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支持。

㈢把散步变成有益孩子发展的事

改变散步的模式,加入领队的活动内容,使得散步活动成为幼儿能够主导的事情,这让幼儿对散步活动更感兴趣,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我也想要当领队”、“我想知道今天去哪散步”“散步超时了怎么办”……散步作为课程的载体,不是单纯让孩子体验散步,而是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并不断尝试及反思,以达到经验螺旋上升发展的目的。

如对接《指南》:对地图上和生活中平面图上的文字、图示及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代表一定的意义;通过平面图感知幼儿园各活动区位置的空间关系;能根据简单的幼儿园平面图正确找到标记点位并拿取物品。可以开展综合活动《我的幼儿园地图》

参考文献:

[1]彭茜,孟泽浩.遮蔽与澄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价值及教育意蕴[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42):1-10.

[2]卢燕.幼儿园生活环节的需求支持与价值挖掘[J]. 教育,2020,12:113-114.

[3]关晓晖.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安全自护教育策略[J]. 新课程,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