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安波

130129199312101010

摘要:近年来,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可持续理念的深入推进,想要使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得以满足,与新型城镇化要求相符,应进一步将装配式建筑深入推进,从而对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但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处于起步推广阶段的装配式建筑,不同阶段还没有完善。在项目实施时,会有很多问题,一是项目管理不健全,二是现场管理不到位,三是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导致产生施工安全事故。与以往的建筑施工项目进行比较,因为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以往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想要有效应用是很难的。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评价指标

引言

现阶段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提升建筑业效率、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刚刚推行,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普遍对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风险管理经验不足,对风险因素及程度认识不够,容易导致建设项目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

1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特征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将其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建筑工业化、管理信息化,同时还有着很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与传统建造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可以从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质量更为可控等方面进行分析:(1)生产效率高与传统建筑现浇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将部分复杂的现场作业转入了室内,很多部位采用了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现场作业多是构件的吊装、安装等,减少了大量的现场浇筑作业。这种施工方式,不仅避免了大量的现场浇筑、养护的程序,还能在施工前提前生产出大部分的预制构件,大大缩减了现场施工时间。此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时,主体工程可以与装饰工程同步进行,进一步缩短了施工工期,还减少了后期进行装修时砸墙等造成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因此,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施工有着明显的工期优势和更高的生产效率。(2)对环境更友好装配式建筑将传统建筑所需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了工厂,现场只需进行预制构件的拼装,多为机械化施工,现场作业量大大减少,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模板的用量,减少了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现场施工工序大幅度的减少,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现场粉尘、噪音的污染,工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因此,装配式施工方式环境污染相对较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3)资源浪费少装配式建筑施工大量采用了在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降低了对人力的需求,减少了对人力的消耗,与此同时还提高了材料的使用率,降低了对周转材料的需求,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在材料方面,装配式建筑大量采用了轻钢等新型材料,增大了建筑本身的保温能力,减少了取暖方面的资源使用,降低了能源消耗。装配式建筑作业量的减少导致所需的施工场地更小,节约了建筑用地。因此,装配式建筑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还提高了材料的使用率,减少了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构件吊装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件的吊装是指利用吊装设备如起重机、塔吊等对预制构件完成起吊并将其放置在施工图指定位置。吊装的过程从构件的装车卸货到构件的起吊安装,贯穿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在预制构件的起吊前应有专人对构件在吊装过程中的受力及起吊点位的确定进行明确的数据论证,为了使得在吊装过程中起吊设备与构件连接的可靠性,可采取起吊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以及所需吊装构件的重心在垂直方向上尽可能的重合。在吊装时应对预制构件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否则吊装构件可能出现外观损坏、裂缝等情况,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有一定的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采用起吊设备将预制构件吊装到指定位置之前,还需采用人工初步对其位置进行校正:预制构件的垂直度和水平位置需要借助于临时支撑设备及其他专业工具对精度进行调整,确保安装后的预制构配件的立面平整度及水平位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技术人员应针对不同的构件类型采用对应的吊装方式如:预制墙、柱等竖向构件应采用直吊或者翻转吊的方式,而对于横向构件预制梁则应考虑平吊的方式。在将所需预制构件起吊到位时,应采用手扶或使用辅助工具对构件进行指引,避免对操作人员及构件的碰撞。在吊装到位后现场操作人员应完成对构件的临时固定放置其发生倾覆等安全事故。

2.2物料评价指标

①构件生产。预制构件主要包括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总包单位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并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和必要的检测手段的构件生产单位,建设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生产过程中,设驻厂监理工程师对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于隐蔽环节,由监理签字确认后方可浇筑。成品构件经驻厂监理验收合格后,在构件表面加盖签章标识后方可出厂。②构件运输及存放。不同的预制构件应采取不同的运输方案,在构件运输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车辆和台架,并做好相应的运输保护措施,防止构件产生裂缝、变形和破损等;预制构件现场存放应指定专用堆场,按品种、规格、施工次序分别设置堆放,且存放的过程应采取防止构件倾覆和产生裂缝的措施。③临时支撑系统。在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过程中,必须有足够承载力和相应安全装置的临时支撑系统。临时支撑系统在搭设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并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若外挂脚手架等临时支撑系统强度不符合标准,容易造成构件失稳,引发安全事故。④专业施工工具。装配式建筑在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需要的连接构件多,主要有钢筋、灌浆套筒、螺栓等。所有的连接构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在满足国家施工规范和质量检测标准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作业使用的专用吊具、吊索,应进行安全验算,使用中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确保其质量与安全状态。

2.3灰色聚类法

灰色聚类可以依据评价指标分为灰色关联聚类和灰色白化权聚类法两种。灰色关联聚类是将系统中按照相似程度或关联程度的元素进行组合的方法,是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分析、评价与决策的基础,当指标间的联系、系统的主要矛盾与特征不清楚时,便适用于灰色关联聚类进行分析。灰色白化权聚类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定量分析法,它依照白化权函数划分灰度,通过计算的综合值确定指标的隶属等级,可以分出评价指标的优劣,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评价、水质分析等领域。本文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价问题更适合采用灰色白化权聚类来进行处理。

结语

文章以装配式建筑为例,进一步探究这一施工的具体特点,从这一建筑类型施工管理视角出发,根据普遍施工安全风险,自不同层面入手,进一步建立施工风险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依托,对不同风险指标权重进行构建,此外,以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为依托,对项目进行了评价,确定其风险等级。

参考文献

[1]李松峰,刘书浩,冯旭杰.基于加权灰色关联度的城市轨道交通新钱运管前安全风险评价方法[J].交通运输研究,2021,7(6):79-86.

[2]卢毅,张欣欣.基于SEM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8(03):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