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622199309093773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将会在综合更多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PLC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我国现代工业领域研发的新型技术类型之一,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可控化的特点,能够有效实现电气自动化,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本文阐述PLC技术特点,PLC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的运用。
关键词:PLC;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
引言
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使用PLC技术能够有效体现出自动化控制的优势。因此进一步地将PLC控制系统技术进行完善能够保障自动化程度变得更高,从而为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此外,PLC在机电设备实时监控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编程控制就实现灵活运用。在信息技术和高精度元器件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使得PLC控制系统的功能愈发多样化,可很好地满足各种机电设备的有效控制。基于此,开展PLC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的运用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PLC技术的特点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PLC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技术,也称为“可编程控制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可以制造出具有高度专业化的自动化控制器,从而方便电子产品生产的自动化。在推进机电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要求,根据特定的指令和次序,进行相应的软件控制,以达到使用者的目的。与常规的自动控制相比,PLC的控制系统仅需与相应的软件相连,并能在很小的接线量下完成相应的工作。同时,其也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PLC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方面的优越性更加突出,这是一项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工业控制技术,其核心是中央处理单元,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该系统采用ROM或RAM内存,实现相应的程序编程,并在逻辑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界面的连接实现自动控制。PLC技术以工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为依据,可对大部分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从而确保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利用PLC技术以及利用梯形图,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对机电设备的操作进行控制,通过简单的操作,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尤其是在整个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所占的空间较小,设备本身具有很多接口,可以满足大多数场合的要求。
2机电一体化主要技术
2.1集成制造技术
机电一体化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利用辅助设计、辅助工艺规划、辅助制造、辅助质量控制、辅助测试等系统功能,实现系统集成化,降低设计、制造产品的时间与成本。技术水平及运行效果与机械质量息息相关,必须保证设备良好性能,根据农业机械需求,更新、完善设备技术,合理应用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及先进制造,优化机械设备体积与重量,融入新工艺、新材料等,促进技术发展。
2.2现场总控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现场总控技术由测量系统、控制系统、数据库、计算机服务模块构成,基于智能现场仪表实现开放性通信,本质而言,是将控制系统基础设备,连接网络节点,自上而下构建数字化通信系统。该系统采取标准、开放的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的传递与收集,确保各方面资料信息完整性,突破分散系统局限性,以分布式架构,下放控制功能至作业现场,延伸数据覆盖范围。
3PLC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3.1在开关逻辑中的应用
将PLC技术运用到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还能实现对开关逻辑的有效控制,这对特点决定,PLC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极高的应用价值。例如:用PLC技术来取代继电器控制,可进一步提升机电设备控制的准确性。将PLC技术应用到CNC机床控制系统中,可大幅度提升CNC机床控制系统上图形显示效果,以及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数控机床中运用PLC技术,能够促使逻辑处理任务被更好的执行和完成,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可将PLC技术应用到自动播种机生产系统中,可降低生产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提升播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2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数据处理是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运行的核心环节,对绝大多数的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而言,数据处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项生产活动执行的合理性,以及最终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处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被广泛应用到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实现了对生产全过程各项参数以及实际情况的动态化监测。但与此同时,数据处理量也开始倍增,传统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而PLC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布设的PLC设备,能够结合PLC技术来实现多种模式的同时运算,如逻辑运算、函数运算等,并有序开展数据传输、排序、进位、转换等,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可类似流水线开展,可大幅度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PLC在进行数据处理中,可基于存储器中对数据进行设定,快速完成采集数据的对比、分析、传输、制表、打印等一系列工作。
3.3电动机调速变频控制应用
采用PLC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变频调速,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的生产现状,导致机械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从而加重机械的磨损。由于这个原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片和灰尘,从而导致机械内部的摩擦力变得更强,为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都会提高机械的转速,从而导致机械的磨损越来越严重。而利用机械设备的频谱控制技术,可以充分利用PLC技术的优点,并根据机械的工作状况,确定转速,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机械的损耗。
3.4顺序控制应用
PLC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其主要表现为连续控制,使其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更加协调。在实施串行控制时,PLC技术的应用需要基于电力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对于PLC的应用来说,其本身就是由现场传感器、远程层和主站层组成的。利用上述元件,所构成的电力设备自动化系统,能够丰富其功能,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遥控,使其工作效率最大化。在对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时,需要对主站层、现场传感和遥控层三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充分利用PLC技术的优势,达到最优的顺序控制效果。
3.5PLC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气系统控制的应用
与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相比,PLC机电一体化技术能有效地从整体出发,操作电气系统以及相关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无人化,具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减少了人力和电磁波的干扰。采用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需要人工监控来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有可能出现人为误差,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而采用先进的PLC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利用自动化和无人化操作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严密的程序控制。同时,可以通过硬件控制系统完成上述的信息操作和信息收集工作,根据不同电气设备的要求识别数据误差,为后续实现自动化、无人化控制提供基础的前提保障和数据保障,也能够有效地在后续开展针对性的故障维修工作。此外,将PLC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地融入电气自动化领域,也能减少电气自动化的企业运行成本,进一步实现增值增效。因此,采用先进的PLC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更快速地实现电气企业的产业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PLC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域已展现了其技能优势,为电气自动化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了实现PLC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强大功能,并发挥该技术的真正作用,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一步努力和研究,明确具体的创新点,推进我国工业化的转型步伐。
参考文献
[1]胡利军.PLC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23):85-86.
[2]郭祎.PLC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143-144.
[3]支松柏.PLC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