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贵驷小学 315206
【缘起】一次建构下的错误
在六年级期末复习阶段,笔者发现需要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的问题错误率较高。为了搞清楚这一知识点在运用过程中的错因,笔者做了一个针对性的测试。
题目要求:怎么简便怎么算
① ② ③ 1.25×3.2
收上来43份测试结果:
其中第②题,做对的同学中有8人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括号里面,再进一步约分计算,虽然结果正确,但没有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剖析】 深入思考 错因分析
第①题正确率100%,说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模型能够正确运用。第②题和第③题,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正确解题的同学只占50%左右,说明学生们对乘法分配律这一数学模型的理解还有一定的欠缺。由此可见,数学模型的建构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建构过程。
1.教师的重形轻质
一线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光注重让学生记住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现形式,那就是“形”,而没有重视其本质的“神”。从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列式计算——解释算理——发现规律 ”来看,整个环节很完整,也很赋予逻辑性,但仔细研究,这种教学设计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挖掘其本质,没有让学生在头脑中真正建构乘法分配律模型,理解其含义。
2.学生的真实起点
(1)模型理解,不够透彻
在六年级的班级里提问:“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基本所有同学都可以说出(a+b)×c=a×c+b×c,如果让同学们阐述这个关系式的含义,能说出来的人数减半。显然,学生对模型的理解不够透彻,遇到非常问题时就会错误百出。
(2)变化多端,不易掌握
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模型是a×(b+c)=a×b+a×c,这一模型在学生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倘若遇到a×b-a×c+a×d,a-a×b,等形式时,能够快速辨别并正确使用乘法分配律就没那么简单了。
【策略】 抓本质 巧辨析 深挖掘
特级教师林至元说:小学数学模型建构并不能一次完成,教材编写特征也能证实这一观点,完整的建模过程是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时期的学生对同一个数学模型理解是有差异的。正所谓,数学模型需要多层次的建构过程。
(一)抓本质,基本模型初构建
掌握数学模型本质属性是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没有真正理解模型的本质,即使记住了模型的结构,也只能进行机械的套用,并不能创造性的运用。乘法分配律错误率高的根源之一在于此。
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问题本质
根据书中主题图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学生很自然地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学生们很快发现 4×25+2×25=(4+2)×25。
根据给出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提出问题,“这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很快写出两种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不难发现,6×2+4×2=(6+4)×2。
根据24×16=384竖式形式提出问题,竖式中144表示什么?24又表示什么?通过老师引导也不难发现24×16 竖式计算过程其实就是在求 6×24+10×24 =(6+10)×24 。
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以上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随着问题提出学生的思维被引向算式结构的观察。这种源动力的学习方式是构建模型的基础,没有创造的根源,获取的知识是缺乏生命力的!
课标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这样的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数学的眼光思考现实问题,也使学生能够想象到数学模型在生活中的原型。
2.通过题组模块,突显数学本质
所谓题组模块是指具有相同属性的多个个体组成的题组。学生通过观察题组特征总结出来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出示计算题:63×17+37×17
生1:63×17+37×17=1071+629=1700
生2:63×17+37×17=(63+37)×17=1700
师:第二位同学的算法是怎么想的?
生:63×17表示63个17,37×17表示37个17,63个17加上37个17一共是100个17。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你能不能也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生:45×28+38×28=(45+38)×28
74×50+44×50=(74+44)×50
78×26+78×32=78×(26+32) ……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组算式都有什么特征?
学生通过观察题组模块,总结出这些算式都有一个共同因数,如果用字母a表示这个共同因数,b和c表示另外两个不同因数,乘法分配律就可以写成a×b+a×c=a×(b+c)的形式。
知识若只停留在具体情境之中,数学的本质属性就无法充分展现。题组模块的出现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具体的东西抽象成模型。
(二)巧辨析,模型内涵得凸显
乘法分配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有各种结构相似实则不同的模型混淆在一起,不去辨别分析出错在所难免。
1.真伪辨析,“分配”“结合”各不同
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有相似之处,两者放在在一起容易鱼龙混珠。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可以帮助学生去伪存真。
例1:比较25×4.4=25×4+25×0.4和25×4.4=25×4×1.1,前者用了( ),后者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加法结合律
例2:下列演变应用乘法结合律的是( )。
A.300÷25=(300×4)÷(25×4) B.36×125×8=36×(125×8)
C.90.5×99+90.5=90.5×(99+1) D.
师: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分别怎么表示?
师:这两个运算定律有什么区别?
生: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运算符号不一样,乘法分配律里面有加号或减号,乘法结合律只有乘号。
生:乘法分配律含两级运算,而乘法结合律只有一种运算。
经过辨析学生很容易抓住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本质区别,再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就能很好的辨别。
2.正反辨析,共同因数不唯一
两个数的和(差)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相减),这里的“第三个数”是指字母表达式里共同因数,也是括号外面的那个数,可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理解呢?
例:
生1:=
生2:=
生3:=12×8×-12×8×
师:你对这三种算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第一种算法为什么是错误的呢?
生1:乘法分配律里面只有一个共同因数,他用了两个。
生2:他这样算的结果是错误的,乘法分配律是a×(b+c)=a×b+a×c,这样算变成了a×(b+c)×d=a×b+c×d了,这样就不是乘法分配律了。
生3:把他的算式倒过来中没有共同因数了,反过来得不到原来的算式了。
三种算法中显然后两种是正确的,但第一种为什么错,需要给学生充足的辨析空间,同学们根据模型的对比和正反的推理最终搞清楚了正确算法。第三种算法是最高明的,把两个因数看成了一个整体更方便约分计算,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共同因数还可以是两个哦!
(三)深挖掘,模型结构再延伸
乘法分配律变式比较多,没有经过教师进一步挖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一些复杂模型很难建构。学生只会应用浅显模型结构,对稍复杂变式就无从下手,所以说只有教师再次深入挖掘,才可以使乘法分配律浅显模型结构进一步延伸,逐步走向深层。
1.“加长版”,延伸模型长度
若把乘法分配律看成一列“火车”,在学生印象中这列“火车”却只有两节“车厢”,如果“车厢”长度增加了一节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学生案例:
特别遇到最后一节“车厢”只有一个数时,最容易出现如上问题,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建设需要在理解算法的同时加深长度。
2.“微整形”,增加模型深度
所谓“微整形”就是通过创造“共同因数”,把本不符合乘法分配律模型特征的问题,改造成可以使用模型解题的方法。
例:
第一题比较容易看出,只要把7.8改造成78或者把78把转化成7.8就行了。第二题就有一定难度了,要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创造出共同因数。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深度得到的拓展,模型建设也就更加完善。
史宁中教授说:“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语言就是模型。模型的建构是学习数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必须在建模的道路上找到多种策略,帮助学生多层建构数学模型,使数学模型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完善,让学生达到应用自如的目的,这才是教师永不止步,不断求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