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530031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偏瘫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温胆汤联合穴位贴敷的联合应用,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2月来我院中医科治疗中风偏瘫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80例,对照组、治疗组人数分别为4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自拟方中药温胆汤加味组方,做好治疗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同型半胱氨酸的比较。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指标的比较,其中治疗后患者的Hcy水平明显好转,整体效果较优(p<0.05)。结论:对偏瘫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温胆汤联合穴位贴敷应用,患者情况明显好转,整体情况较为优良。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温胆汤;穴位贴敷;临床研究
中风发病率逐渐增加,偏瘫作为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课题拟通过中药自拟方温胆汤加味配合虎力散胶囊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偏瘫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观察治疗前后偏瘫肢体运动、疼痛程度及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1],以探寻更加经济、有效、安全的中风偏瘫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供新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2月来我院中医科治疗中风偏瘫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80例,按病案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要求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偏瘫侧别、病变性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中风偏瘫痰瘀阻络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瘀斑,苔滑腻,脉弦滑或涩;②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③能进行一般的语言交流,并配合完成治疗;④自愿参加本项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侧上肢或下肢存在骨折等情况;②有严重肝病,肝、肾功能不全,心肺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③患侧肢体存在严重皮肤损害;④对研究中治疗存在禁忌症或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
1.2方法
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于入院后予抗凝、改善脑血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脑代谢、降压、调脂等对症治疗,及针灸、康复治疗。
治疗组:①加服自拟方中药温胆汤加味组方:茯苓20g、半夏12g、陈皮6g、竹茹6g、枳实12g、甘草6g、川芎6g、三七3g、黄芪20g、水蛭6g,颗粒剂,冲服,每日一付,10天一个疗程。②虎力散胶囊穴位贴敷:选取双侧肾俞,患侧外关、曲池、委中、阳陵泉穴等6个穴,中药用米醋适量调成糊状穴位贴敷,每天1次,每次贴敷4个小时,每10天一个疗程。
治疗组使用中药颗粒剂、虎力散胶囊由本院药房提供。
1.3观察指标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ELISA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血浆中Hcy含量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指标的比较,其中治疗后患者的Hcy水平明显好转,整体效果较优(p<0.05)。
表3对照组和治疗组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指标(mmol/L)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Hcy | 治疗后 Hcy |
对照组 | 40 | 29.24±8.31 | 24.24±5.14 |
治疗组 | 40 | 30.43±7.38 | 16.76±6.27 |
t | - | 0.632 | 5.306 |
P | - | 0.946 | 0.000 |
3.讨论
大多数中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决条件,各种因素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减少或中断,导致局部脑组织中血液供应不足和缺氧症状。重病患者对缺血组织神经细胞部分的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同型半胱氨酸是目前逐渐引起关注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被阻断在含硫氨基酸上,并在血细胞中积累,导致血红蛋白诱导。首先,同型半胱氨酸对患者的内皮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产生活性氧的中间产物,抑制合成,促进分解并导致血管功能异常。目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中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风的原因尚不清楚。破坏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组织活性因子,平衡破坏血液凝结和纤维溶解功能并引起冠状动脉脑炎[2]。
虎力散是由制草乌、三七、断节参和白云参配制而成,用于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创伤流血,为外科用药。外用具有打击,肿瘤活性,血液活性,可以促进组织再生,伤口愈合。其中,分散的除草剂奶牛的全碱性组成可以通过确定疼痛,通风,血液疼痛,法式脱水,温度疼痛,局部激活,通信,临床麻醉少数群体的影响来改变[3]。三七用于内部和外部神经病变和视神经病变。血液和改善免疫功能,抗衰老和促进生长,改善微循环,血栓形成,可以消除毛细血管渗透性,抑制炎症输出,促进组织修复,使用后丰富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断节参和白云参具有风,温暖和缓解疼痛的效果。药物的组合具有加热,解毒,肿瘤,缓解疼痛的作用[4]
。皮肤作为输送的入口,局部药物经皮肤输送,大部分直接输送到目的地,产生药物作用,药物通过毛细血管网进入血液,影响全身组织。中药口服和穴位贴敷是我院中医科已经熟练掌握的治疗手段,且目前已在众多种疾病中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本项目具有理论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思佳,周颖靓,王茹,陈杰.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OL].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8[2023-05-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43.R.20230228.1707.043.html
[2]杨红生.黄连温胆汤治疗中风中经络(痰热壅盛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22,40(03):24-26.
[3]宋剑英,李季,李聪,郭耀光,楚鑫.羚角钩藤汤合温胆汤加减配合针灸对痰热内闭证中风偏瘫疗效及对中医症状、下肢功能和足底压力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02):86-89.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22.02.019.
[4]金珏,陈晓.温胆汤主治“胆寒”辨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08):37-41.DOI:10.16305/j.1007-1334.2021.210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