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3

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

方香

重庆湖山乡村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 405499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地的企业在相互追赶和竞争中愈加精益求精,小心谨慎。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我国企业同样要提升自己的技术竞争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为整体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作为国家经济命脉与核心的国有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分析了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推动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控视角;国企改革;财务管理;管理问题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国有资本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其作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国有资金在国家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构建和健全国企财务管理体系,确保国有资本不流失,提高其使用效率,是一项重大的任务。这就需要在内控的视角下,对国企的财务管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创新,以此为提升企业的内控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一、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落后

根据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无论是管理层还是财务人员,都缺少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充分地发挥出财务管理的有效作用。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但“忽视”并非“置之不理”,而是把财务工作从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剥离出来。如果企业财务工作“独立”地进行,就很难充分地发挥其对企业其他经营活动的带动和推进作用,从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一些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把财务管理看成是会计核算。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于记录、计算账目等工作,而忽略了财务管理的投资、融资决策价值以及财务风险规避价值。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将很难得到提高,从而影响到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二)融资风险大

首先,融资结构不合理,资金费用过高[1]。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联系,没有对筹资结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地分析,过分地加强了杠杆效应,注重债务融资,而忽略了权益筹资。由于融资的低效和高成本,导致国企在扩张过程中不能得到良好的资本支持,从而制约着国企的发展。其次,融资计划与实际需要不符,有的融资计划还存在着盲目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预算链接的脆弱,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预算的成果常常与需要的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出入,还可能导致资金过剩或资金短缺。融资太多,会加大企业的融资费用,融资不足,又会导致企业在投资和运营中得不到足够的资本支撑。再次,企业的财务信息被扭曲,信用成本增加。一些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为了能够顺利地筹集到资金,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和伪造。这种做法不但使企业声誉受损,而且使投资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被相关部门查出来,将会被处以行政处分,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投资决策程序有待完善

当前,在一些企业的投资中,管理人员太注重眼前的利益,太注重短期的利益,导致投资中经常出现投资过度,盲目投资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人员忽略了投资的成本,忽略了投资的质量,从而导致企业资金的巨大浪费。另外,投资效率不高,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管理人员在评价、项目立项、实施和再评价等各个阶段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化、合理化的决策流程。这样一个缺乏科学性的投资决定过程,不能对那些关键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投资计划的收益减少。与此同时,在制定投资计划的时候,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地了解被投资对象的素质、能力、市场情况,这样的不完美投资计划在执行时,很难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从而使投资项目无法取得预期的效益。另外,由于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投资决策过程,导致在投资中遇到问题时,很难找出负责人,增加了投资风险。

(四)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资金是一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主要依靠,因此,投资、融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构建并健全资金的运用与控制系统。由于涉及的部门很多,并且影响到的因素很多,因此,国有资金的审批流程很长,审批过程也很复杂,这就造成了国有资本的总体利用效率低下,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资金控制的质量不高,使资金利用率持续下降[2]。从当前国有企业资金管控的总体状况来看,很多企业因为对信用政策的关注不够,导致在销售过程中,企业的收现率很难提高,在为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也没有形成严格的信用机制,这就造成了信用规范和信用时间很难得到保证,从而影响了资金的循环使用。其次,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审计程序不够规范,致使资金被侵吞的情况频频出现。在国企财务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重视财务管理,但也只是在意识上,没有对资本使用的审核过程进行规范。在此背景下,很可能出现公款去向不明,挪用公款等现象,不但会影响公款的利用率,也会滋生公款受贿的歪风邪气。

(五)人员能力素养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讲,财务人员的全面素质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财务管理的成效,对国有企业而言,要使管理水平实现明显的提高,就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财务管理队伍。但是,通过实际调研发现,现在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会计人才都是专业毕业的,拥有大学学历的会计人才不到20%,毕业生的比例也不到3%。在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方面,大多数的财务管理人员仅仅掌握了一些基础的会计核算,很少有财务人员可以将资本运营、市场运作、投资融资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完全掌握。

二、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转变管理观念,健全制度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要对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改进和优化,首先就必须要改变有关管理人员的经营观念,只有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理财理念,这套方法就可以为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一份坚实的思想保证。这就需要国有公司的管理层更加关注财务管理工作,把它当作公司管理系统的中心,持续地加强和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把它融入到其他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力争在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有效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为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也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管理方式转变。一方面,要对财务管理制度中不规范、不实用的地方展开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审批制度和财务监督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其次,要树立起“全过程监管”的思想和体系,对财务的审核和资金的运用进行“全过程监管”,也就是“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监督”。最终,对管理成效进行定期的评价和分析,比如,对财务经理的业绩评价,以及对经营单位全年的财务状况的统计和分析[3]

(二)加强融资把控,优化内控

从当前国有企业的资金结构来看,很多企业的资金结构还不够完善,企业的资信水平较低,融资成本较高。这极大地加大了企业融资的风险,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对资金筹集的内部控制,构建完善的风险预测机制,以便对融资决策进行控制,将融资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融资决策机制,对融资决策过程中的验证步骤、验证过程进行规范化,并对相关人员的权力进行界定,从而对融资决策行为进行规范。其次,企业要对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目前的盈利情况,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使企业的资本利用率最大化,进而降低融资风险。最后,企业还需要对财务管理的监督进行强化,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管部门,配备一个专业的监督人员,力求在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还可以对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进而为增强企业的内控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调整投资管控,降低风险

投资和融资是国有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为此,需要为企业的投资行为提供有用的信息,并制定相应的决策流程。在这一方面,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投资管理部门和团队来进行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同时还要对财务管理工作展开统一的计划和分工,并构建一个合理的责任机制来控制财务风险。另外,因为资本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而且货币政策等经常会发生变动,因此,与国企有关的管理部门,必须时刻注意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动态,并利用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和统计等手段,来及时把握风险投资市场的动向和风向,从而能够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为后续的投资决策奠定基础。

(四)规范资金管理,团队建设

对国有企业而言,除了要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外,还要加强对企业资本的规范化管理,使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首先,国有企业要加强对应收帐款的管理,并制订出一套科学的信用政策。对大额现金支出和支出,要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层层审批。其次,对于现金收入和支出,应该有专人负责,并且应该有相关的监管人员,这样才能明晰管理责任,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4]。除此之外,要想完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就必须要加速对财务团队进行优化,对财务体系的能力进行提高,在财务体系中要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从而为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提供一种可靠的人才保证。一方面,企业要引入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持续提升招聘的门槛,要主动拓宽人才引进的途径,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引进专业的人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专业化和效率,而且还可以解决企业内部人员的招聘问题,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企业还应该给财务管理人员足够的训练和学习的时间,用多元化的训练内容和形式来加强他们的整体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财务管理队伍。

(五)健全评价体系,优化管理

首先,构建资金利用情况评估系统,并对评估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例如,对采购部门的采购周期,支付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可以利用原材料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对财务部的资金管理成效进行评估,运用现金及流动资本的周转率。对考核指标进行分解和优化,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考核指标更趋合理。其次,运用绩效管理,对比优异的指标,找出差别,提出改进意见,并适时作出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新月异的今天,国企要在改革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就需要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因此,国企必须对财务管理工作方式进行彻底的调整和创新,必须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和义务[5]。除此之外,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切实的改进,不但可以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还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费用,提高投资利润,预防资金流失,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撑,从而推动国企更好地完成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费达.关于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2023(02):102-104.

[2]马春雨.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财经界,2022(05):77-79.

[3]殷凯南.浅谈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中国总会计师,2021(12):171-173.

[4]宋红.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3):170-171.

[5]武娜.浅谈内控视角下国企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全国流通经济,2020(0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