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研究

王姝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交通命脉,其安全性极为重要。轨道交通要保,大楼要建。切实加强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是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城市建设及物业开发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城市轨道;保护区;管理研究

一、管理体系基本构成

保护区审查机制

保护区审查机制指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对保护区作业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并根据施工作业影响等级,判定其是否需要采取第三方安全评估、编制城市轨道交通保护专项方案(以下简称“保护方案”)、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结构监测等措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安全评估报告的结论、保护方案及影响范围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监测方案,综合判定该作业项目是否具备施工作业条件,并出具相应的审查意见。

保护区巡查机制

保护区巡查机制指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组织专人定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控制保护区范围内的施工作业情况开展安全巡查,该机制是保护区险情/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环节。

保护区巡查主要采取定期巡查和专项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定期巡查指按照固定频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保护区进行安全巡视,以查找未批先建项目和核查已审批开工项目;专项巡查是指针对保护区有重大影响的作业项目或运营线路薄弱环节定期开展重点巡视,以初步辨识潜在风险或查看重大风险管控情况。

保护区监护机制

保护区监护机制指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组织专人根据项目安全评估报告、保护方案和监测方案等文件中的要求,在作业施工全过程开展监护工作,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监督作业单位的执行落实情况,对违规作业和方案变更等情况做出有效处置,对保护区范围内出现的险情/事故进行应急处置,以确保作业施工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及运营安全。

保护区监护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编制监护方案及监测方案、施工前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现状确认、作业施工全过程轨道交通结构监测和现场施工监护等方面。

二、保护区管理主要工作要求

高效率、分类分级的审查

保护区施工作业种类繁多,这些作业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结构和设施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作业影响等级,采取“分类别、分等级”的审查管理机制,并根据审查结果及时反馈处置意见。

1.分类别指根据保护区施工作业性质和建设规模对审查类别进行初步划分:对于小规模施工项目,如市政管沟开挖、管线敷设、绿化种植、道路铺装等施工作业,以及开挖深度不超过3m的动土作业等,可执行快速审查流程;其他施工项目则执行常规审查流程。

2.分等级指基于保护区施工作业的工艺方法及其与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结构及设施的相对位置关系,综合确定作业影响等级,对不同等级的施工作业分别提出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保护要求,如进行第三方安全评估、编制保护方案等。

高频次、全覆盖的巡查

保护区定期巡查和专项巡查的频率均需要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情况及周边物业开发情况综合确定。对以往发生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事故案例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可知,施工周期较短的勘察钻探、桩基施工和市政管线施工等作业对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较大。为了能够及时制止上述作业未批先建,需要实施较高频率的保护区巡查机制。结合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巡查管理经验,建议定期巡查的频率为2次/d。

保护区巡查采取人工巡视形式。该方式易受个人主观判断差异性、施工作业单位在巡查间隙施工等情况的影响,往往无法完全做到查无遗漏。因此,应采取必要的信息化手段(如采用卫星遥感识别和无人机巡视等措施),对人工巡视工作进行补强;采取信息化手段识别、发现违规作业后,还应及时发出预警,巡查人员接到预警通知后应尽快进行现场处置。

保护区巡查应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和设施安全为工作前提,巡查内容应包括核查项目建设背景及前期规划审批情况,充分了解项目类型、作业工法及施工周期,初步核定项目作业范围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设施间的位置关系,明确告知作业单位保护区的相关手续流程等。保护区管理部门应迅速对巡查情况进行判定并作出响应,由巡查人员根据指令在施工现场划定作业范围或制止施工,从巡查与响应两方面出发实施管控,以达到对保护区有效管控的目的。

全过程、动态的监护

在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施工作业全过程开展监护工作,其目的是监督施工作业单位严格落实施工前期安全评估报告及保护方案提出的相关要求,并根据自动化监测数据动态掌握该施工影响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和设施的实时状态。

在监护工作开展前,须根据保护方案的相关要求编制监护方案,明确监护工作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环节。其中:监护工作的主要环节应以安全评估报告和保护方案中辨识得到的项目风险点为基础,掌握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工况;监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在施工全过程有效利用自动化监测数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重点关注数据突变阶段,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并监督施工作业单位采取针对性措施或启动应急预案,切实做到各方联动、动态监管,进而有效控制施工作业风险。

三、保护区管理流程

常规项目管理流程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内已完成前期规划方案报建、尚未开工的常规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管理流程如下:

1.小规模施工项目的管理流程:①执行快速审查流程,保护区管理部门对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复核施工范围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位置关系;②保护区管理部门牵头,会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施工作业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现场交底确认,施工作业单位签署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施工作业承诺书,承诺书上报保护区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施工;③施工前,保护区管理部门与施工作业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并将该项目纳入定期巡查范畴;④保护区管理部门根据设计方案审查结果提出监护要求,项目在施工全过程均应接受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护,监护人员定期将项目对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上报至保护区管理部门。

2.其他常规施工项目的管理流程:①执行常规审查流程,保护区管理部门依据相关规定确定作业影响等级,根据具体要求,对保护区内不同等级的作业进行管理;②保护区管理部门判断该项目是否存在保护区重大安全风险,明确是否将该项目纳入专项巡查范畴;③保护区管理部门根据第三方安全评估报告结论、保护方案等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监测及施工监护的具体要求;④保护区管理部门与施工作业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并建立联动机制;⑤施工作业单位在收到保护区管理部门正式批复意见后方可施工,施工全过程均应接受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护。

违规项目管理流程

对未完成前期规划方案报建但已开工的保护区违规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管理流程如下:①违规作业项目经巡查人员发现后,应立令停工,告知施工作业单位应办理的相关手续,施工作业单位签署保护区内违规施工作业项目告知书;②巡查人员将项目概况、施工情况、施工范围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保护区施工风险初步判别情况进行汇总,上报保护区管理部门;③保护区管理部门根据巡查反馈情况校核保护区安全风险,明确现场处置措施,并安排巡查人员执行落实,同步与施工作业单位开展对接工作;④施工作业单位根据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作业影响等级,执行上文所述保护区常规项目施工作业管理流程。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周边高强度、高密度的物业开发及复杂多样的施工作业是威胁其结构和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若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及运营的安全,保护区施工作业管理体系必须具备动态处置、灵活高效的属性和功能,体系中的各个管理环节必须能够动态响应、紧密联动。

参考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外部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J].韩结;陆航;毛婷.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1)

[2]我国市域轨道交通规划与实践研究[J]..交通与港航,2021(05)

[3]城市区域轨道交通规划相关技术研究[J].刘剑.运输经理世界,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