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摘要: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各个产业在新产业,新模式下正在加速发展数字化转型,促进了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科技迅速兴起并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理财,信贷,支付等业务不断被侵蚀,新冠疫情的爆发及客户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多种冲击下,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研究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促进中国农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经营效绩;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银行风险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农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结构异质性特征,数字化转型对小规模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抑制效果更加明显。

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新认识

数字化转型是商业银行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生选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新的生产力产生的时候,就需要调整旧的生产关系。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算盘时代有算盘时代的生产关系,数字化时代就应该有数字化时代的生产关系,数字化转型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过程。随着设备小型化、计算能力快速提升和成本大幅下降,以及存储、通信等基础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进入成熟期,引发了商业银行服务方式、管理模式和竞争格局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催生了商业银行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是主动还是被动调整劳动组合、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等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数字化转型快与慢、好与坏的分水岭。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用新技术对传统银行经营管理进行解构与重塑。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通过对传统业务、流程等解构,再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对其进行重塑。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业务、流程等的要素没有减少,发生变化的只是结构、方式和方法。例如,传统信贷中往往依靠各类报表、关系维护、押品管理等发放贷款,而在数字化时代,不仅可以依靠各类报表,还可以利用税务数据、进出口单据、水电煤数据等,通过算法规则进行授信测算和风险管控。

二、中国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问题

(一)产品场景的开发迭代效率不足

整个银行业正处于大转型、大变革时代,但是银行的创新转型却未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要求、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与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相比,传统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对精准营销、智能风险防控等尚未形成有效支撑。中国农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创新有待加强,现有贷款产品在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的设计与实体企业和“三农”资金需求特点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出新产品。除此之外,农行自身的金融科技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劣势,虽然客户数据充足,产品的创新效率较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明显偏弱。前台部门对于客户体验的需求与科技部门的产品研发环节存在滞后,目前的数字化转型考核仅体现在部分产品指标,缺少自上而下对数字化转型的内部整体考核。考核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相关政策难以传导至基层,使得数字化转型在基层的推进打了折扣。

(二)难以满足客户群体差异性需求

中国农业银行以“金融+科技+数据”为核心,虽然在数字化场景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讲效果仍然不太显著,尤其是互联网消费类场景建设滞后,掌银渗透率还不高。现今正处于“平台化革命”阶段,取得了一定效益成果,但离全面搭建“金融+场景化”的全系统平台还有很长一段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传统网点的业务量减少,银行逐渐产生“去柜台化”趋势,用户的“离柜率”提高,但是仍然有老年用户及实体柜面偏好用户的存在,数字化转型需要遍及此类用户人群。银行在进行业务服务时所使用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场景还没有实现多样化,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业务需求,抑制了农行数字化整体系统的打造。

三、中国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传统业务思维模式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数字化转型的首要的盈利途径就是其业务产生的效益,而业务的思维模式与当今社会的生产活动方式息息相关,商业银行面对这种转变,需要再认识社会与客户、业务模式、竞争者、监管者四个角度发生改变。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动力来自于改变传统客户服务的思维模式,上述改革的关键是从客户的角度来优化对客服务,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优化银行前中后台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用数字化创新提升客户服务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从社会与客户的角度,需要认识到客户的“换代”,数字化时代的人对各类产品具有更多的选择赋能,因此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客户关系管理应当更为个性化和差异化。从业务模式角度,未来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资金的风险溢价,而目前主要是由银行集中承担风险,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可以通过资金供给侧和资金需求侧的风险承担类型来匹配对称的业务模式,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能力,目前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也助力了业务模式的创新。从竞争者角度,随着社会、客户、业务模式的转变,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也在发生变化,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优势对银行产生直接冲击,但同时加速了银行对新技术的应用,商业银行应当提高数字化后对客户的了解程度及与竞争者的竞合关系。从监管者角度,“科技监管科技”已成为监管者提高数字化水平的共识,要明确制定金融行业的底线及发展方向,使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时,降低伴随风险。

(二)提升商业银行科技水平建设

信息科技产业和银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会推动银行金融服务业向优向好,我国商业银行在创新产品渠道及数字化转型上也离不开信息科技的帮助。近年来我国逐年加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但相较于国外的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十分有限的。全球领先程度排名前100的外国银行中,过半的银行与金融科技领域公司有密切合作关系,超过三分之一的外国银行通过风投或私募的方法布局金融科技公司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拥有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数量却屈指可数。因此,我国银行在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农业银行加大了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后,在业务拓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商业银行对科技投入的资本比重也需要注意,要结合银行自身的业务范围和主要营业目标对技术水平进行投入,盲目加大科技投入可能会造成科技投入冗余的情况,降低银行整体的效率。并且技术的投入要从实用性出发,优先改善成熟技术,在应用新技术时需要注意操作风险的产生。

结语:

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的趋势时,商业银行应该把握信息安全红线、底线的基础上,平衡好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数字化转型解决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重大网络安全问题,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监测与应对工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根据数字化转型中产生的信息开放化、智能化的新特征,综合利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线,以对抗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内外部威胁。

参考文献:

[1]黄昕.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与改善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8(07):56-59.

[2]顾海峰,杨立翔.互联网金融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8,41(10):75-100.

[3]郭品,沈悦.互联网金融、存款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研究,2019(08):58-76.

[4]赵保国,薛骊阳.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04):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