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0103196803141937 150040
摘要:将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分为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阶段,然后解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比较分析两者在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核心理论等方面的差异,并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阐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展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综合关系,两者必须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面对资源稀缺性与人力资源无限性的矛盾时的资源配置选择,这对正确引导初学者认识和理解西方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有很大帮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领域专家的经济分析和研究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基于此,下面简要分析我国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以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希望为我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关系
引言:继英国经济学家、金融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一些西方国家逐渐将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体系。其中,微观经济学涵盖的经济行为比较简单,主要研究社会资源的配置;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资源的利用,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经济政策的制定。然而,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时期。
1.1 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重商主义始于十五世纪,结束于十七世纪。马克思称重商主义为“最早的现代生产方式的理论讨论”,但由于重商主义的研究范围仅限于经济流通领域,因此只涵盖了少数政策主张,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1.2 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大师,他的主要著作是一七七七六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一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现代经济的诞生。古典经济政策偏向于自由放任,让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统治经济,让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古典经济学家将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使经济真正成为一个自足的经济体系。
1.3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形成
新古典经济学始于一八七零年代的“边际革命”,结束于一九三零年代。奥地利经济学家K.Menger、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和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各自提出了价值边际效用理论,并通过他们的替代庞巴维克理论体系发展了完整的理论。一八九零年,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将价值边际效用理论与生产成本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以“均衡价格”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理论,这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基础。
1.4 当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特点是二十世纪三是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在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三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危机的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和货币利息通论》。本书将产出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用有效需求不足解释失业原因,提出国家干预经济和就业的一系列方法。凯恩斯提出的以国民收入决定论为核心、以国家干预为基础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塑造了当代宏观经济体系。
2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形成
两者的区别在于,它们最初形成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没有区别。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开始,提供了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学的基本概述。后来,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改善的过程中,边际分析逐渐被引入。边际分析的出现,使经济学有了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具体解释是:在边际分析方法中,将每个个体消费者和生产者视为经济分析的对象,这就是最早的微观经济学。当时一些西方国家将这种新古典经济学视为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宏观经济研究,从而阻碍了宏观经济的发展。
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3.1 基本假设的差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基本假设的差异。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提出假设时,需要相关假设作为支撑。一般来说,需要以下假设:第一,市场经济需要保持真正理性的状态;第二,市场经济需要清理;第三,保证信息完全对称的假设。宏观经济学在做出假设时只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市场必须存在缺陷;二是另一个是经济市场一定有缺陷。
3.2 基本内容差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也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微观经济研究的内容包含了很多细节。例如:均衡经济中的市场价格、消费者行为、制造业生产和日常运营、社会资源配置等。
3.3 研究对象的差异
微观经济研究的对象比较单一,主要关注某些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体来说,它涵盖居民和企业,重点关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居民和企业的日常经济行为,以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
3.4 解决问题的差异
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也不同,微观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具体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产品最终如何。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因此,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相对单一,侧重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研究的重点是社会资源的利用,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社会中未利用的资源,以及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未利用的资源。因此,宏观经济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分析社会资源的利用情况来促进经济整体发展。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4.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辅相成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最大的联系在于它们在内容上是互补的。具体表现如下:经济学的总体目标是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大社会资源配置力度,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可见,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研究的内容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4.2 研究方法为实证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实证分析。具体表现为:第一,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研究的前提是社会经济系统,通过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第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从问题研究的角度,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
结束语: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但是两者本质上都属于我国社会经济研究的范畴,因此在研究内容上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发展融合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先后形成,但两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要解决的问题、核心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需要强调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即综合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1]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崔冬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41-42.
[4]张守一.经济学拳击:凯恩斯VS弗里德曼[J].当代财经,2009 (6).
[5]刘彤.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J].经济研究导刊,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