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环境下耕地保护的策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乡村振兴环境下耕地保护的策略思考

孙杰

奇台县国土资源储备中心

摘要: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国的耕地不仅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数量也逐渐减少,这就造成了耕地和土地开发的冲突。此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量的耕地受到了污染和破坏,土质发生了退化,从而造成了农作物的大量减产。基于此,本文主要是在“乡村振兴”环境下,就耕地保护和质量提高方面上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希望可以持续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耕地保护;策略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无一不需要吃喝,所以,不管发展到了什么阶段,都要保证粮食生产。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耕地是长久治安的基石;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耕地是生存的基础;站在生态环保的立场上,耕地有助于对环境进行治理。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耕地保护都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而提高耕地保护更是迫在眉睫。

一、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1.耕地资源的问题

因为我国发展的比较晚,所以对耕地资源的保护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呈现出极度短缺的状态,这就造成了一些地区的耕地长时间被高度开垦,从而造成了耕地的生态退化、沙化以及盐碱化,从而造成了农作物的减产。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大量的重建,导致了耕地的面积在减少,耕地的生态保护能力也在逐步下降,由于该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耕地质量下降,导致了作物产量的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在于农户对耕地的保护不够重视,施肥方式欠缺,导致了耕地不能为作物提供足够的养分。再加上缺乏健全的水利工程,使得耕地一般都不能很好的抗旱排涝。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农业灌溉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耕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农业灌溉工程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设备老化等问题,都会对农业灌溉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1]

2.耕地保护与农民生计矛盾的问题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执行中,因补贴制度不健全,农户生活水平与其生活水平仍有差距。首先,对农业发展而言,农业补贴体系的保证力度不够。尽管政府部门一直在主动地推出多种政策来对这一现象进行改进,但因为补贴还没有成为一项法律体系,所以补贴的发放存在着客观的缺陷。另外,因政府人员监管不力,造成补贴发放的随意性较大,未能激发农民对耕地保护热情。其次,耕地补贴资金来源单一,补贴标准固定,缺少弹性;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补贴资金是由中央政府发放的,而且政策资金的发放具有很高的针对性,完全可以由政府进行管理和控制发放。但是,耕地的保护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经历一段很漫长的时期,而且需要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保护工作,这就会给国家财政部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与此同时,也会间接造成补贴开始存在发放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农民很可能会对此产生不满,从而影响到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3.人才不足的问题

而农业生产的降低,也是因为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比较少,不能发挥出很好的领导作用。首先,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一般只有初中水平,他们很难跟上这个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的步伐,从而导致了农业永远不能跟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乡镇也不注重对农业科技的技术培训,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增长缓慢。而且劳动力大多都在四十多岁,而年轻一辈很少有生力军出现。其次,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年龄较大,缺乏对农户进行耕地保护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认识。此外,就是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人才欠缺,如果不经过长期的训练,农民根本无法改变自己对耕地的思想方式。

二、乡村振兴环境下耕地保护的策略思考

1.用地养地相结合

一定要加大对耕地保护,特别是被工业污染的地区和生态环境严重的地区,提高耕地质量,提倡农户在耕作和生产中施用有机肥,发展新时代的“绿色”农业,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有机农业,提高耕地质量,从而为农作物增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加强农业抗旱性的前提下,实施水利工程建设,达到耕地高效利用的目的。水利是耕地发展的关键,一定要以耕地的具体状况为基础,建立有针对性的水利工程,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完善耕地补贴机制

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规来规范补贴,对补贴的对象、形式等进行详细的规范,并且在执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发放,同时要注意保障农户的利益。为了保证补贴发放到农户手里,一定要制定出公开的操作过程。同时,对耕地的保护状况进行评价,只有评价状况好的农户才能继续得到补贴。其次,应继续开拓新的补贴筹资渠道,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耕地补助。通过设立耕地保护基金、生态保护工程和专项资金等方式,缓解国家对耕地保护的资金压力。乡镇政府要持续加大对耕地保护及耕地补贴制度的宣传力度,并向农户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使农户对耕地保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升农户对耕地的保护的热情[2]

3.创建耕地保护专业队伍

首先,要继续培养职业型农民队伍,使耕地的保护向“专业化”发展;这是长期耕地保护,提高农作物产量,维持耕地保护体系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的持续增长,农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为此,应加强对农户耕地技能的培训,注重对年轻劳动力的培养,实现土地利用的现代化。其次,要培养适合于新时代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骨干力量,使之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领军人物,引导农户提高农作物产量水平。

4.加快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

首先,促进农户施用有机肥,增加秸秆还田量,增加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不合理的肥料用量。其次,要加速发展“绿色化”,持续推动高标准耕地的建设,将餐厨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化处理,使之达到还田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农户的科学种植和合理施用有机肥的水平,以改善耕地的养分含量状况,增加耕地的基本地力。经过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农作物的有机肥品种、数量和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当地的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比上一次的土地调查有了显著的改变,其中的有效磷含量、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速效钾含量也有所上升,这为农作物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5.落实耕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应按照《深化农田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加大对小规模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田水利的发展。其次,要在保持现有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耕地生产力,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外,国家应增加农业灌溉工程的经费,定期对已老、已失能的农业灌溉工程进行升级。加速推进以“八小水利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推行乡镇政府实行监督和指导性制度,并且已经建立起了以村政府和新型农业主体为主要建设对象的管理体系,这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水利灌溉基础,使农民的增收效果显著[3]

总结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加强耕地保护这是良好的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同时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状况,应要有效地了解我国各个地区耕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有效地探索出符合我国耕地保护的实际方案,这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依照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一些相关原则,以此来把用地养地有效地相结合,并科学有效的应用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此来提升公众的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使得耕地保护切实到位,从而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潘钰洁.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30-32.

[2] 周发英.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J]. 农家致富顾问,2019(4):139.

[3] 赵扣.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新探[J]. 魅力中国,2021(39):47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