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等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预防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等影响分析

石荣燕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      山东淄博     2554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血栓形成率的影响。方法:选入58例血液透析患者,均为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7月间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患者进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每组29例。对照组施以基础干预,研究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模式。经比较两组感染、出血和各项满意度好转情况。结果:在对应护理后,研究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取得的感染率、出血率和血栓形成率占比更低;舒适度、睡眠质量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栓形成;满意度;效果分析

血液透析是一种不完全的肾脏替代性疗法,可通过对人体内代谢的废物/毒物清除后,合理调节患者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不稳定的情况[1]。血液透析的患者在内瘘处于成熟前的阶段,或者在不适合进行动静脉内瘘的时间内,多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来进行血管通路建立,但是随着这一方法的大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并发反应的形成,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治疗体验感。所以合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发生、降低感染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行预防性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数据

将2021年1月—2021年7月内,就诊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进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9)中。

研究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49-74岁,平均(52.33±3.00)岁,周平均透析次数(2.56±0.44)次,透析时间(6.29±1.01)个月;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区间47-73岁,平均(52.30±3.00)岁,周平均透析次数(2.58±0.40)次,透析时间(6.31±1.09)个月,经SPSS18.0统计两组基本资料,结果证实可进一步比对(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指导,定时实施导管看护、饮食处理、心理沟通,和患者讲解注意要点,从而调节患者的心理情绪,营养状态,帮助患者病症康复。

研究组:实施预防性护理,①无菌处理,在导管操作和干预前,对护理人员、接触的各项设备施以无菌干预,可通过氯已定等实施消毒[2];②当置管的局部位置发生肿胀时,则应用莫匹罗星预防干预,精细化开展和封留导管的标准,记录局部状态,浸泡开口端,对穿刺口换药处理,启用导管应用棉签消毒,封留导管肝素的浓度,应用3毫升的生理盐水和2毫升的肝素原液联合;③选择的敷料应保持轻薄状态,在敷贴、牢固更方便记录,从而降低更换操作时,置管口暴露的几率;④强化指导:提升患者的保护思维,降低置管口和污染物的接触时机;⑤预防性溶栓,经医师干预后科学应用抗凝剂。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两组患者静脉导管感染人数、出血情况以及是否有血栓形成。

1.3.2 经舒适度比较,总分10分,分数越高舒适度越强;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3]评定,分数越低则睡眠质量越佳;满意度为我院自制调查量表,分值和满意度为正向关联。

1.4 统计学分析

    观测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经SPSS18.0软件记录,对两组舒适度、满意度和睡眠质量评定,应用(均数±标准差)表达,进行T检验;感染、出血和血栓形成占比用百分比的形式处理,执行卡方检验,当P<0.05为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率

经表1:研究组感染率、出血、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经组间校正P<0.05。

表1:两组感染、出血占比(n,%)

组别

例数

感染

出血

血栓形成

研究组

29

1(3.45)

1(3.45)

2(6.90)

对照组

29

6(20.69)

6(20.69)

8(27.)

X2

4.061

4.061

4.350

P

0.043

0.043

0.037

2.2 临床指标分析

研究组各项观测评分相比较于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指标观测(n,分)

组别

舒适度

睡眠质量

满意度

研究组(n=29)

8.13±2.33

11.08±3.52

89.24±1.01

对照组(n=29)

6.23±3.01

14.26±4.35

85.16±6.34

T

2.688

3.060

3.422

P

0.009

0.003

0.001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严重性肾脏病症患者,多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其中作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主要关键操作形式,多以中心静脉置管作为建立血管通路的标准,多数患者需要持续性开展血液透析处理,当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阶段,需要长时间停留在患者的体内,所以护理操作不当,导管脱落等均有可能引发出血、感染等多种并发反应的形成,因此一旦患者出现出血和感染的情况,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生命安全

[4]

当前作为中心静脉置管后最为多发的一种并发反应,血栓的发生主要是因导管功能有缺陷,血流处于反向流动后,患者保持高凝的反应之下。所以控制血栓、感染和出血等并发反应对患者后续康复非常关键。经本文结果证实:研究组在感染占比、出血状态和血栓形成率的分析上,相比较于对照组更低,说明预防性护理的应用下,将常规护理模式更为深入化。

同时经对两组各项临床结果评定:研究组舒适度、睡眠质量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预防性护理模式的应用下,护理人员的透析技术更为成熟和规范化,同时不断督导患者日常行为,干预阶段情绪表现,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稳定,同时心理状态更接近于平稳,所以睡眠等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综合以上结论,预防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感染率和出血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满意度大幅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可行。

参考文献:

[1] 张梅,方萍,杨亮,等.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联合感控督导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路感染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7):1598-1602.

[2] 徐加荣.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隧道式深静脉导管出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5):277-278.

[3] 席妤静,刘敏洁.实施PDCA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效果及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1):131-133.

[4] 张红娟,赵丽萍,赵素芳.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4):55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