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兰西县委党校 1515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培育学员的文化自信。通过广泛研究相关文献和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培养路径,以指导党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员的文化自信发展。要建立学员对党的理论与文化的认同感。党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入解读,引导学员理解党的指导思想,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建等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对党的文化的自信心。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党校教育工作者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让学员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进而培养学员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信心。同时,要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结合,引导学员研究和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能力。要倡导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党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倡导学员拓宽视野,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通过国际交流、多元文化课程设置等方式,引导学员跳出自身文化的狭隘视角,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包容性,培养学员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党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引言:当前,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撑和精神动力。在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培育学员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使他们更加坚定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并在面对外部文化冲击时保持自己的文化立场。培养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党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员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注重对经典著作、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学习,让学员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通过比较研究和批判性思考,使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逐渐增强。重视学员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培养,党校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并关注学员的不同背景和兴趣,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培养出色的文化表达能力和领导才能。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激发学员的潜能,增强其文化自信心和影响力。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培育学员的文化自信是一项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关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加强对国际文化的学习和对话,并注重学员个体差异和特长培养,可以有效促进学员的文化自信发展,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文化的学习与理解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与理解
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是学员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包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全面学习,学员可以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的自信,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1.2 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另一个有效路径是强调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学员应该深入研究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思想、道德、伦理、艺术和文学等方面。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学员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优秀传统,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同时,了解历史文化传统可以帮助学员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充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自信。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与理解
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第三个有效路径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与理解。学员应该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历史及其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贡献。通过全面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的内涵,学员可以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并更好地理解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种学习与理解涉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应用。
2.党校学习的多元化
2.1 多元化学习和知识拓宽
多元化学习和知识拓宽是培养学员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之一。在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知识领域,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员广泛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学习社会科学,学员可以了解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规律,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同时,学习自然科学可以培养学员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认同,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自信。学习文学艺术可以提升学员的审美能力,增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欣赏。学习技术领域可以使学员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学员在科技创新中的自信心。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多元化的学科研讨和讲座活动,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思想观点。通过与专家交流和互动,学员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培养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容纳能力。教育工作者还可以组织学员参与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让学员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领域的实际工作和社会问题。通过实践,学员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自己专业领域的自信心。
2.2 跨文化交流与交融
在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交融是培育学员文化自信的另一个有效路径。通过组织学员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开展文化交流项目等方式,学员能够与其他文化接触,了解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组织学员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党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安排学员参加海外学习、国际交流班、文化交流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貌。在与外国学员和专家的交流中,学员可以倾听其他文化的声音、分享自己的观点,激发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增强对国际化视野的认同。开展文化交流项目。党校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员参与跨文化合作项目,与其他院校、机构或社团合作,共同开展文化研究、艺术创作、社会服务等活动。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学员可以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秀传统、创新成果,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党校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注重跨文化教育的融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引入跨文化理论和案例,让学员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通点。通过讨论、研究和个案分析,培养学员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尊重和包容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开放的文化自信。
2.3 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党校应营造积极进取、宽容包容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是培育学员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鼓励学员自由思考、提问和表达观点。党校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学员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达权利,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并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通过引导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促进他们表达观点的能力,增强对自己观点的自信心。为学员展示成功的榜样和典型。党校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员与一些成功人士、优秀党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成就。这样的交流可以激励学员树立追求卓越的信念,同时也为学员提供实际案例,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党校还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员广泛阅读党的相关文献、哲学经典和重要学术著作,丰富学员的知识储备。同时,党校可以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包括在线学习平台、图书馆资源等,使学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提升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开设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党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开展专题讲座和研讨会,为学员提供深入学习和探讨的机会。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员的知识层次,还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对新知识和新观点的接纳能力。
结语
本文讨论了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培育学员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促进学员的文化自信发展。多元化学习和知识拓宽是培养学员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引入多领域的知识和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实现。此外,创造积极进取、宽容包容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也是培育学员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总体而言,通过以上措施,党校可以培养学员对党的理论与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交融,营造积极进取、宽容包容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有效培育学员的文化自信。这将有助于学员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本刊记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标志性成果——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柳建辉教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05):12-20+29.
[2]丁岭杰.把党校建成党员干部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平台[J].理论与当代,2023(03):22-24.
[3]史荣.党校教师要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践行者[J].理论学习与探索,2023(01):86-88.
[4]刘小兵.探究党校开展哲学教育培训的功能与作用[J].才智,2020(27):173-174.
[5]孙自胜.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及其得失启示[D].上海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