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的常用检查方法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的常用检查方法与应用

瞿燕华1 ,陈莉莉 ,王利霞  ,唐慧*

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311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对COP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进行小气道相关检查,以达到早检测、早发现,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目的。本文就常规肺功能、脉冲振荡肺功能、CT检查在发现慢阻肺辅组检查中的应用予以综述,以望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CT检查;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已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并伴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2018年的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明确中国目前20岁以上COPD患病人数接近约1亿人[2];呈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负担的特点[3]

郑劲平教授指出COPD患者在未达到不可逆气流受限标准前,已经存在肺功能急剧下降的情况[4]COPD在发病早期或仅是高危人群或0级COPD人群进行有效的早期检测与诊断,同时采取积极干预手段,一定程度上改善气道阻塞,可减轻疾病进展,改善预后[5]

2.1 小气道功能改变与COPD

多项研究发现,小气道阻力的增加在COPD气流受限中发挥重要作用,小气道病变是COPD的早期、可逆的病变,也是导致气流受限的主要原因。在COPD早期患者中脱离气道暴露等危险因素如吸烟,小气道病变可能复原,但如果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小气道病变最终发展为COPD,无法逆转[6]

3.1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检查

发现早期慢阻肺疾病首先需关注小气道的参考指标,但是由于小气道自身解剖的原因,其功能检测会受到限制,影响检测结果从而影响对患者的病情监测。目前用于检测小气道功能的方法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检测、脉冲振荡、体积描记法、定量CT、病理活检等手段。本文对肺通气功能检测、脉冲振荡、定量CT在小气道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3.1.1常规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是指利用特定的手段和仪器对受检者的呼吸功能进行的检测、评价,目前的肺功能检查包括肺容积检查、通气功能、弥散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广泛应用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评价、外科手术术前术后的评估、职业病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评级等。

由于小气道主要表现为呼气中后期流速受限,故临床上诊断小气道疾病最常用且简便的检测方法就是肺通气功能,而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包括FEF50%、FEF75%、MMEF75/25[7]

COPD早期在肺功能数值上PEF正常,FEF25%略有下降,FEF75%和FEF50%明显下降,由于呼气速度减慢,FEV1%、MVV、FEV1下降幅度有限,不足以出现FEV1/FVC<70%的改变; FEF50%、FEF75%、MMEF75/25这三个小气道功能常用的指标常受FVC的干扰,使其在应用价值上受到局限[8]。确切的小气道功能障碍,应是在PEF和FEF25%正常的情况下,或在通气功能障碍患者,FEF50%和FEF75%下降幅度显著低于PEF和FEF25%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与证实,FEV3/FVC是目前利用常规肺功能功能检查判断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不易受TLC、RV、IC等肺容积指标影响,FEV3/FVC降低可早期提示小气道发生陷闭[9]。FEV3/FVC与FEV1/FVC相比更能体现早期COPD人群的小气道功能改变,在未出现气流受限的COPD人群中具有更大的检测价值[10]

MMEF目前研究发现其在COPD早期检查中可作为一种独立的测定方法。MMEF/FVC比值反应的是气道内径和肺容积的关系,MMEF与大气道和呼气用力的相关性小,主要取决于小气道的阻力但变异度较大,在除以FVC后,很大程度排除肺容积的影响,更能反应出小气道的阻塞[11]

3.1.2脉冲振荡肺功能

脉冲振荡技术(impulse osicillometry,I0S) 是强迫振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呼吸功能评价方法,实际使用中的广泛度和时间跨度不及常规肺功能检测。但IOS检查具有无创、简单易操作、重复性好的特点,不易受干扰,在慢性呼吸阻塞性疾病中呼吸道病变发生的部位、呼吸动力学进行检测,可以快速精确的反映各种阻力的分布特点。

IOS测定指标包括响应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及外周气道阻力(R5-R20)、外周弹性阻力(X5)等参数。

多项研究表明,在IOS的各项参数指标中Fre、R5-X20差值两者在COPD早期患者小气道阻力的的重要参数,其中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是Fres,与常规肺通气功能中FEV1相比能更早反映COPD早期的呼吸功能改变

[12]。其中Fres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呈负相关,而X5则与其肺功能指标成正相关。

3.1.3高分辨CT

随着CT技术的发展,高分辨CT可清晰的发现肺内较小密度改变,并且存在无需考虑患者配合度、无创最直接的优势,可以定量分析肺气肿指数来评估肺气肿存在其及严重程度,且能精确评价某一肺区域的小气道结构,与肺通气功能检查及IOS检查相互补充,提高COPD患者肺功能评价的精准度。

有研究发现,当患者肺功能检查正常但仍存在呼吸道症状时,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患者患有肺气肿。张振平[13]运用CT诊断,对40例慢阻肺患者和40名健康受试者进行分析,发现CT诊断能够有准确高效地分辨出康康人群和慢阻肺患者肺组织上的差异。

定量密度评估,指全肺平均密度,利用CT数字成像的特点,自动评估计算出平均密度值。可反映患者通气状况、血管外液量、血液量、肺组织的综合密度,都可采用平均CT值表示其大小[14]。已有学者[15]通过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肺密度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有着较好相关性,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肺密度指标变化程度更加明显。全肺平均密度与肺功能指标中的FVC、FEV1呈现正相关,但与RV/TIV呈现负相关。

多层螺旋CT(MSCT)在肺门区以外的肺亚段支气管使用主观半定量法局部局部放大2.5倍,观察管壁厚度与邻近肺动脉直径的比值,从而做到气道重构的早期发现,大大增加了COPD早期诊断率16

结论

综上所述,肺功能检测和高分辨CT是对于呼吸道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常用方法,加快推广使用肺功能检测和高分辨CT作为慢阻肺的检测与随访手段,采取综合性防控策略、普及肺功能检测项目,最终实现慢阻肺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为民,罗汶鑫.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现状[J].西部医学,2020,32(01):1-4.

[2]谭颖,宋氏妍,王珺,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07):9-11.

[3] 王晓娟,方向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201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8):2141-2149.

[4]高赏,赵松林,张霖,等.慢性咳嗽小气道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的临床价值[J].实用心血管杂中国病案,2017,18(5):106-108.

[5] 张樊,于化鹏,樊慧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气道不同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6,15(2):109-114.

[6] 郑劲平.肺功能学基础与临床[M]. 广东: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83-185.

[7]张振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用CT诊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145-146.

[8]冯光, 杨灵芝, 纪俊雨,等. 64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密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评估价值[J]. 中国医药, 2019, 14(6):862-865.

[9]黄晓旗, 白利杰, 沈聪,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双气相CT扫描平均肺密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0(02):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