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天津市 300387
摘要:随着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重大成就,高校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高校需要创新育人模式。本文以“思政+资助”育人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脱贫时代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后脱贫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资助育人
1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后,高校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贫困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资助方面需要更多的支持。因此,探索一种“思政+资助”育人创新模式,为贫困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思政+资助”育人创新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思政+资助”育人创新模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资助相结合,通过思想引导和经济支持相互促进,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2.1综合性
该模式注重综合性的育人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资助有机结合。它不仅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还重视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2个性化
该模式强调贫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思想引导和经济资助方案。不同学生在思想认知、学习能力、专业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2.3可持续性
该模式注重长期可持续的育人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的资助制度和机制,确保贫困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期间得到持续的经济资助,避免因经济压力而影响学业进程。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持续进行,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相伴随。
2.4社会参与性
该模式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贫困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升实践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社会实践和实习也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各界互动的机会,拓展人际关系网络。
“思政+资助”育人创新模式通过综合性的育人工作、个性化的支持、可持续的资助和鼓励社会参与,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这种模式能够为贫困学生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经济资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助力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该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校“思政+资助”育人模式的实践经验与成效
3.1 创新与完善资助政策
创新与完善资助政策是高校实施“思政+资助”育人创新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资助政策,可以更好地满足贫困学生的经济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一是明确资助对象和范围,明确贫困学生的界定标准和资助对象,确保资助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覆盖贫困学生的多个方面,包括学费减免、生活补助、奖学金、助学贷款等,以全面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二是灵活性和个性化,根据贫困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学生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学业表现等),提供差异化的资助方案,确保资助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多元化资助渠道,创新资助政策也需要拓宽资助渠道,不仅依靠学校自身的资助资源,还需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包括企业、社会组织、校友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发展机会。
3.2 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参与,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
3.3学生发展的支持与引导
首先,学校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通过开展学业辅导、职业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兴趣,制定合理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引导学生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其次,学校可以开展各类培训和能力提升活动。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实践研讨会、领导力培训等活动,提供学生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学校可以积极推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与社会组织、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服务他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参与意识。最后,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学生评价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学生评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支持与引导措施,确保学生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3.4社会实践与实习的推动作用
社会实践和实习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资助”育人创新模式中,社会实践和实习可以发挥推动作用,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融入社会。
4高校“思政+资助”育人模式的挑战与问题
4.1 政策支持的不足与改进
当前,高校在资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其对贫困学生的有效覆盖和实施。
4.2 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高校在“思政+资助”育人模式中需要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如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4.3 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问题
高校在推行“思政+资助”育人模式时,需要与社会各界积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职业发展支持和社会关系网络。
5高校“思政+资助”育人模式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5.1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高校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明确、细化的资助政策,并加强政策引导,确保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效果。
5.2 创新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
高校应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和服务。
5.3 拓宽学校与社会资源合作渠道
高校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拓展与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渠道,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促进其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6结论
高校“思政+资助”育人创新模式在脱贫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创新资助政策、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支持学生发展和加强社会合作,该模式可以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入。然而,该模式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高校加强政策支持、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以进一步完善该模式的实施。为此,建议高校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制定明确的资助政策,确保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创新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拓宽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合作渠道,积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
[1]张怀让, 王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资助政策相结合的育人模式研究[J].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9, 33(9): 68-74.
[2]李宇, 吴丹. 资助政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创新[J]. 高校教育管理, 2020, 4(2): 46-49.
[3]黄润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资助政策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1, 6(8): 42-44.
[4]陈斌. “思政+资助”育人创新模式在高校的实施策略研究[J]. 高教论坛, 2020, 18(6): 51-55.
[5]朱金刚, 杨晓虹. 高校思政课与资助政策融合创新研究[J]. 科教导刊, 2021, 29(9): 40-42.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52XJ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