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邓鈜丹

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546100

摘要:我们的生活和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周围有了数学,要把“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小学是学习数学的初期,所以更应该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活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引言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渗透,教师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时候,可以选择更多的视角和切入点,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程的面授教学中。小学年龄段的儿童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因此,老师们在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同时也要对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从而对知识的展现方式进行了改变,让其朝着更直观的画面转变。

一、创造生动的课堂情境

要想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一个他们所熟知的生活情景,来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自觉地去主动地进行思维和探究。情景教学能够让学生们乐于积极地参加到学习中来,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易于他们的理解,所以,老师们可以创建一个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环境,把生活中的现实环境展现在课堂上,以此来激发小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积极地融入到环境之中,在生活环境中去体会到知识的含义。比如,在“位置”的讲解中,以班级为一个整体的坐标,建立了纵轴和横轴,在说到“二三排的学生,请起身”的时候,在二三排的学生就会起身回答问题。教师还会引导学生去了解在电影院中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在电影院中的实际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对自己的位置坐标的表示方式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老师们利用了一些具体的、合理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去体会并探索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到生活的一些原理,了解到知识其实就在生活当中。比如,在学习“对数的正确认识”时,老师可以创设情境:父亲的身高是176厘米,母亲是163厘米,而小明则是93厘米,请同学们说出这个数字,然后对比哪个数更大,就是家中最高的那一个。这样的设计,将原本相对单调的数学内容,转变为一种接近于学生生活的数学游戏,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快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积累。也许,在回家之后,许多同学还会拿出一根皮尺,亲自测量一家人的高度,最后,他们会发现,到底哪个是最高的,哪个是最矮的。这样,他们就可以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数学问题,还可以激发出学生们的一些想象力。一些合理的,健康的,接近于现实的情境的创设,要让老师们在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就会产生一个理想的结果。

再比如,《千克、克的认识》,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称重,水果,糖果,收藏品,钢笔等物品,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称重。在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对千克和克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老师再利用这个机会,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在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处处都有数学,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以生活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中,老师的导入语可以这样来设计。首先可以提问:“你爱不爱吃点心?”吃什么零食?价钱怎么样?当你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辣条2块一包,一个冰激凌4块,糖果一包3块,你给老板10块是不是足够了?这样一种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数学是无穷无尽的,从而让数学算式有了生气。这时,老师就可以转换话题:假如你有50块钱,你能买什么?有没有多余的?可以激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让课堂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这样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他们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激发起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程的教学任务。例如,在“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课上,给他们布置了一个“剪剪贴贴”的小游戏。让他们用学习工具,卡纸,彩纸等工具,把他们剪下来,做成一个四个平面,再把他们拼凑起来,贴上他们的四个平面。完成后再拿出一张纸,画一张图表来做一个数字的计算,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游戏的乐趣。

三、从现实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抽象化,用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首先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小红和她母亲去超级市场购买一双球鞋要花36块钱,然后再去购买一件外套要花64块钱。小红知道母亲的钱包里面有340块钱,您能告诉我付完钱后还有几块钱吗?首先让同学们自己摸索,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1:用钱包里的金额总数扣除了球鞋费,然后又扣除了外套费,得到了剩下的340-36-64=240元。生2:我是用买一样东西就马上付钱的方式来支付,我首先要买一双球鞋,花了40元,找零4元,然后花了100元去买外套,找零36元,那么就只有200+4+36=240元了。生3:我是将两件物品的价格相加,刚好100元,340-100=240元,公式如下:340-(36+64)=240元。然后,讨论了三种不同的付款方式,结果发现,学生3的付款方式是最便捷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上述实例的分析,激发了同学们寻找与减法简单运算相关的规则。通过这种方式,运用生活经验,学生在学习减法的简化算理时,就更易于理解。

四、运用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环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找到周围的多边形,在白纸上画出其形状,再用直尺或卷尺量出其真实的长度和宽度,并将其标记在图上,最终通过列出对应的算式来计算其面积。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与有很多习题的练习相比,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们还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的乐趣,他们会主动地去寻找多个多边形来进行练习,从而摆脱了以前对于单一的题目产生的抗拒情绪。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所看到的以小日志的方式进行记录,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使之成为孕育知识的摇篮。在低年级,由于学生不太认字,所以可以进行口语日志,其目标是让学生与数学日志相接触,从而让他们拥有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等。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展开了一次书面日志活动,它需要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用数学的笔触去记录,它没有一定的风格,没有限制的字数,没有限制的范围,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它。并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知识和经验的迁移,从而在未来能够很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结语

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向生活化和社会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小学数学生活化,培养、提高和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老师们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征,把生活和数学知识进行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理念得以实现。通过“生活”与“数学”的交互与互动,使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18):103-105.

[2]沈慧.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3(18):147-149.

[3]肖建红.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J].小学生(上旬刊),2023(0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