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对预防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早期护理对预防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唐淑芳,莫彩霞(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分析脑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对预防下肢血栓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区间因脑梗肢体活动障碍入院的病患内抽取200例,根据统计学内的1:1方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组间100例。对照组整体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体给予早期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Barthe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可降下肢血栓发生率,改善肢体障碍,满足患者的需求。

关键词:早期护理;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脑梗作为常见心血管病变,临床内较为常见,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既往临床常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最佳的护理方式,以此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肢体功能障碍[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年龄在20-80周岁,平均为(43.92±1.21)周岁,平均病程(5.43±1.32)d。对照组年龄在20-80周岁,平均为(43.93±1.23)周岁,平均病程(5.44±1.31)d。对两组资料分析,P>0.05。纳入标准:(1)知晓试验内容,相关问卷均自愿签署。(2)认知清楚,可正常沟通。(3)确诊为脑梗肢体活动障碍。排除标准:(1)未签署相关文件。(2)无法理解常规沟通,存在沟通障碍。(3)无家属。

1.2方法

对照组整体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体给予早期护理:首先,护士需协助患者完成定期翻身,并定期对患者的关节以及肌肉进行按摩,帮助患者仿宋。对患者进行按摩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有抬高患者的肢体,且运动频率控制在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对于卧床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徐娜练市,需让患者的健侧肢体主动更换位置,患肢被动更换。同时,健侧肢体还需持续一段时间的摆放,保证血液循环畅通。对患者实施早期肢体训练需严格遵循起坐-床旁站立-行走的原则进行训练。当脑梗死患者可以下床时,这个时候脑梗死患者要合理的护理,脑梗死患者的家属要帮助患者学会逐渐开步走路,通过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运动逐渐开步走路。护士需监督患者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可以开步走路以后就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如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对于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患者可以用小距离跑步等锻炼方法加强锻炼,以达到生活自理的目地。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实施随访,随访2周之后,分析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

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 、运动功能评估表(Fugl-Meyer )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指数,满分100分,若生活质量越好,分数越高。Fugl-Meyer 评分 :满分100分,96-99分代表患肢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代表患肢中等运动障碍。50-84分代表患肢明显运动障碍。CSS评分 :最低分0分。最高分45分。重型31-45分。中型16-30分。轻型0-15分。

1.4统计和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数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x2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t检验。P<0.05,则具有差异。

2 结果

2.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

实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下肢深静脉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发生人数

发生率(%)

实验组

100

2

2(%)

对照组

100

10

10(%)

x2

-

5.6538

P值

-

0.0172

2.2相关指标

实验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 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运动功能(x±s)

组别

例数

Barthel指数(分)

Fugl-Meyer 评分(分)

CSS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100

71.41±2.59

92.55±2.43

70.11±2.68

94.19±1.72

21.41±3.86

4.35±1.49

对照组

100

71.76±2.77

83.68±2.58

70.25±2.81

84.55±2.08

21.56±3.95

9.28±2.22

T值

-

0.9229

25.0269

0.3605

35.7164

0.2716

18.4391

P值

-

0.3572

0.0000

0.7188

0.0000

0.7862

0.0000

3 讨论

当脑梗死患者出现疾病后,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导致栓子随着血流运动进入人体的脑动脉内,堵塞血管,诱发脑部病变,甚至导致患者的大脑出现功能障碍等情况

[3]。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人体下肢静脉系统的血液出现不正常的凝结,其多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或术后并发症,发病后应尽早接受诊治,以减轻患者对患者原发疾病预后的影响[4]。早期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展开针对性、科学的锻炼,可以合理改善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5]。同时,护士还需充分激发患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让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邀请患者参与康复护理内。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时,还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改善患者的症状,促使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脑梗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可降下肢血栓发生率,改善肢体障碍,满足患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董方. 早期护理对预防脑梗塞肢体活动障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4):466-467.

[2]尤燕燕. 综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影响和护理质量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1):135-138.

[3]魏春波.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21,40(23):140-142+146.

[4]李雪. 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早期运动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3):339.

[5]郭丽娟.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脑梗塞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 临床研究,2020,28(09):169-170.

通讯作者简介:莫彩霞(1993年-)壮族,性别,女,广西桂林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