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实施院前急诊护理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实施院前急诊护理的临床分析

刘欢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围绕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实施前应用急诊护理的效果展开深入探究。方法 研究样本是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经过随机分组后,一组50例,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对照组);一组50例,接受院前急诊护理。详细分析和记录各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和纠正休克状态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收治的创伤性休克病人给予院前急诊护理干预,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强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故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院前急诊护理;效果

创伤性休克主要是患者受到创伤引起的急性全身危重症,致使其身体某一个或多个部位发生损伤出现大量出血症状,导致机体被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最终出现功能障碍[1]。相较于单纯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更为严重,若不及时进行救治,对其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因而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做好抢救和急救护理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我院研究主体实施的不同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具体报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21年9月-2022年9月时间段共收治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分组后,每一组均50例。根据对照组患者数量情况,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28例和22例,已知年龄范围在22-67岁,经有效计算,这组平均年龄(45.3±4.1)岁;根据观察组患者数量情况,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30例和20例,已知年龄范围在24-66岁,经有效计算,这组平均年龄为(46.4±3.8)岁。综合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情况,并无明显差别(P>0.05),可说明本文研究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出现休克征象;2)了解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3)脉压在30mmHg以下,且尿量不足30mL/h。

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2)资料不全;3)依从性不高。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干预,在接诊后及时做好对急救用品的准备,并跟随救护车达到现场,之后对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对其病情进行了解,选择相应的基础干预措施,具体包括:止血处理、呼吸道管理、监测生命体征等。完成处理后搬入救护车送往医院,最后抵达医院后开始抢救工作。观察组患者接收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1)成立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选择急救知识丰富、急救操作能力强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所有成员要对创伤性休克的有关知识有深入了解,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工作技巧。(2)抵达现场前护理干预:达到现场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创伤部位进行检查。在该环节中需利用心电监护设备给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进行监测,与此同时还要疏散周围群众,尽可能与患者进行沟通,更好确定创伤位置。针对开放性创伤类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外伤进行消毒,并进行固定和包扎处理。之后,根据患者病情程度佩戴相应手环,这样在入院后可根据提示信息,合理进行救治。(3)现场急救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呼吸情况进行重点观察,对其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做好清理,确保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若发现患者自主呼吸功能较弱,则要对其采用便携式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之后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有效评估,合理使用止痛护理方法,增强患者舒适度。针对出血患者,要明确相出血部位,快速进行止血处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失血性休克风险发生。(4)转运期间护理干预。完成对患者急救护理干预后,使用担架送到救护车内,并应用心电监护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防止不良情况发生。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开放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补液,促使其机体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在这环节中,要注意对输液速度的把控,避免静脉炎风险发生。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创伤性病人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和纠正休克状态时间。

(2)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护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价标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结合本文对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研究情况,借助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即SPSS25.0。无论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需使用相应的方式进行表示,分别是(±s)、(%);另外,还要做好检验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当差异显著时,则P<0.05。

2结果

2.1两组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时间对比

结合各组患者抢救时间分析和比较,观察组在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和纠正休克状态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时间情况一览表(±s

组别

例数

术前准备时间(min)

抢救时间

(min)

纠正休克状态时间(h)

观察组

50

4.12±0.57

11.56±3.37

2.02±0.11

对照组

50

9.58±1.25

18.82±4.60

2.89±0.46

t

28.103

9.003

13.007

p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完成对两组患者问卷调查后,观察组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一览表[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50

32

16

2

48(96.00)

对照组

50

25

13

12

38(76.00)

X2

8.306

p

0.004

3讨论

创伤性休克主要是患者受某种暴力作用,使得其脏器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引发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若不及时进行救治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针对创伤性休克病因,主要为车祸致伤、重物撞击致伤、高处坠落致伤等。

针对这类患者在抢救期间应联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更好稳定患者状态,加快抢救流程[3]。结合以往所应用的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急救护理服务方面存在不足。院前急诊护理干预作为新型干预方式,将其应用在创伤性休克病人急救护理中,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及时对其进行科学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4-6]

结合本文对研究主体的分析和具体数据,各种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各方面均有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根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为明显(P<0.05),由此说明在创伤性休克病人救治中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7]

综上所述,对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有效提高对患者救治成功率,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因而值得对该模式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湘玲,丁岚,赵雪成,等.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8):60-63.

[2] 张晓,纪曰玲. 预见性思维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427-3429.

[3] 李媛媛,张光. 强化急救护理管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1):16-18.

[4] 赵伟霞.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1):179.

[5] 李玉妮. 创伤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 健康大视野,2020(11):150.

[6] 刘婷. 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及对其预后康复影响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12):263,265.

[7] 王媛媛,苏堂梅. 创伤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