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树人学院
摘要:文章以南太湖流域乡村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从滨水驳岸、滨水步道、滨水广场、滨水建筑、滨水植物五个方面梳理了乡村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在平面和垂直两个维度上探讨了滨水空间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自然生态性、公众参与性、文化展示性三大滨水间发展趋势,以期助力于南太湖流域传统村落滨水空间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滨南太湖流域,乡村滨水空间,构成要素,发展模式
1前言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到202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建设中明确指出: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太湖流域的水乡古村古镇群作为中国五大古村古镇群之一[1],凭借着其水网密布,传统空间氛围、水乡城镇肌理、建筑布局等保存较好的特点,在中国的乡村振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区位、交通、滨水空间、建筑空间、内部道路系统等空间要素中,最典型、最具特征的就是滨水空间。从农村风貌提升的角度,对南太湖流域传统村落滨水空间的活化与改造,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提升乡村生态景观,是建设美丽农村、完善农村发展战略的有力措施。
1.1 相关概念
1.1.1 南太湖流域的概念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属江南地区,地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四省,北临长江,南依杭州湾,东濒东海,西接天目山宜潥山地,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交替及丰富的降雨量。南太湖流域泛指太湖南部浙西北平原地区,区位上属浙西区和杭嘉湖区,包括主要受太湖、长江水系为影响的杭州市、嘉兴市和湖州市地区,本文特指嘉兴市地区(如图 1‑1)。南太湖流域湖泊众多、河网交错复杂,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为长江和太湖,因其地势较低,易受洪涝影响,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7]。
图 1‑1南太湖流域区位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1.2 滨水空间的概念
滨水空间在不同的规范中有着不一样的定义,在《牛津英语词典》将滨水空间定义为“紧邻湖泊或海洋等水体的土地或建筑”;《韦氏字典》将滨水空间定义为“位于河流、港口等边缘的土地”;《美国传统词典》将城市滨水空间解释为“靠近水边的区域,即城镇面向水的部分”[8]。结合相关观点来看,滨水空间可以大致分为城市滨水空间、乡村滨水空间和自然滨水空间。
1.1.3 乡村滨水空间的概念
本文提到的滨水空间均为乡村滨水空间,其介于城市滨水空间和自然滨水空间之间,对比城市滨水空间其在自然形态、文化表现、空间营造中都表现的更为含蓄内敛,对比自然滨水空间则提供了更多人文活动的场所。设计手法上以临水环境的物质营造为主,是满足乡村居民的基本资源保障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空间,是景观构建,临水建筑外部空间,自然环境的统一集合[5]。
2 乡村滨水空间发展历史
从古至今,村落大多是依山傍水,南太湖流域传统村落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在商代,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汉代开始,被纳入中国版图,魏晋南北朝是南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地区有了空前的发展,直到明清时,江南地区村落的发展到达巅峰[2]。在传统村落的发展历程当中,滨水空间在古代起到了提供水资源,肥沃土壤,作为人流、物流、信息与外界联通的枢纽等功能,充当着着洪涝管理和取用储存生存生活用水的作用。
在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并逐渐繁荣,乡村滨水空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陆交通优势,在工业发展中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许多码头迅速建立,集成了货运功能、港埠功能、集散功能等多种功能。工业革命的繁荣对乡村滨水空间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工业的衰落也直接使得乡村滨水空间进入了衰落阶段。在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交通技术和乡村基础设施的发展,乡村公路运输时代随之而来,取代了原有的水运交通,削弱了其原有的垄断地位。社会对水运需求的降低,乡村码头的重要性远远下降,导致许多码头被废弃。乡村滨水空间的交通功能逐渐被弱化,并又因其工业设施对环境的污染越发严重,乡村滨水空间的发展步入衰落阶段。
3 乡村滨水空间发展现状
一直到1978 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才开始重视滨水空间开发研究,并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增长,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乡村滨水空间建设。尤其是在新冠肺炎期间,更多的游客选择空旷的、以自然为导向的乡村旅游,其中滨水空间凭借着其独特的景观优势,滨水风貌的打造更是成为了许多江南地区,包括南太湖流域乡村风貌提升的重点。
3.1乡村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
3.1.1滨水驳岸
驳岸是水陆交界之处,具有防洪、加固堤防、护堤的功能,既是村庄边界美学的体现,也是接触水体的媒介,有较好的景观视野和亲水性。乡村滨水驳岸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房屋型驳岸、路基型驳岸、池塘型驳岸、农田型驳岸。其中房屋型驳岸由于需要防潮、防坍塌、防冲刷,一般都会利用块石、混凝土等建造较高的房基;路基型岸坡相比房基型岸坡有更强的公共性;池塘型驳岸、农田型驳岸因蓄水、防洪要求,多为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建造的驳岸。
3.1.2滨水步道
滨水步道是滨水空间临近水陆边界的游步道,是水域空间和陆域空间交错共存、相互渗透的空间区域,是联系外部空间、滨水广场、滨水建筑等要素的线型地带。为人们满足与水亲密接触并兼顾观赏和游憩功能的需求,交通行为以步行交通为主,人流数量较大且不固定,属于游憩性慢行系统的一环。
3.1.3滨水广场
滨水广场为人群提供聚集交往的开敞空间,主要表现是一个舒适、安全、怡人的亲水环境。与滨水步道相对,滨水广场的主要功能更多的表现在对人群的集散上,如集体活动的开展、标志建筑的设置、乡村文化的展示等。滨水广场与滨水道路路之间连接,形成滨江景观带,使水系与滨水空间之间融为一体,构成一体化的空间系统。
3.1.4滨水建筑
浙江大学于海将直接临水,且建筑外围护面与水域边界的水平距离在 200米之内的建筑称为滨水建筑,这类建筑最大的特点即为建筑的亲水性,不仅表现在人的亲水行为上,也表现在建筑布局沿河流自然曲线延申布置与贴近水体建设的建筑形式上。除此之外,滨水建筑除建筑主体还应包含滨水景观建筑,例如牌坊、风雨桥、雨廊、雨塔、水坝、镇水神兽、碑刻、洗衣台等内容,设计上会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进而创造独特的农村滨水空间。
3.1.5滨水植物
包括自然生长的植物,人为设置的景观园艺。其中植物多为乡土植物展示地方特色,可部分使用外来植物,将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相结合,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相结合保证景观的美观。主要功能是利用空间内植物的遮荫、观赏、生态调节的作用,使游客与居民感到舒适安逸。
3.2乡村滨水空间的发展模式
3.2.1平面模式
江南水乡一般都是临水而建,因地制宜依照河势而建,平面上呈现出以水为脉络延展布局的形式。参考俞依凡、陈笑音、金轶对江南地区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的平面关系的研究,并结合南太湖流域传统村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南太湖流域,特别是西塘镇地区的传统村落平面布局进行分类,可以分为(1)建筑直接临水建设(水系-建筑-街,如图 2‑1)、(2)建筑后退水系建设(水系-通道-建筑-街,如图 2‑2)、(3)建筑不直接临水建设(水系-街-建筑,如图 2‑3)、(4)组合建设(如图 2‑4)四类。建筑直接临水建设模式,建筑与水系无街巷相隔,建筑贴着河口线或悬挑与水系上方,主要交通为建筑远离水系一侧。建筑后退水系建设模式,建筑与水系无街巷相隔,建筑后退河口线,水系与建筑之间有滨水步道系统或私人空间,不作为主要交通道路。建筑不直接临水建设模式,建筑与水系之间有街巷作为主要交通要道,与水系形成宽阔的外部空间。组合建设模式是在地形、河势、历史等因素影响下,空间布局呈现出布局灵活多变的特点,为多种模式组合。
图3‑1建筑直接临水建设 图3‑2建筑后退水系建设
图3‑3建筑直接临水建设 图 3‑4建筑后退水系建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2垂直模式
从滨水空间的竖向形态肌理来看,滨水空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顶部界面、竖向界面和底部界面(如图 2‑5)。
顶部界面(Top interface):从观察者的视线角度来看,顶部界面是从天际线开始向上观察到的空间,负责柔性界面的向上延伸。其中有云、光、鸟等自然元素。其中的天际线指的是树木、灌木等自然环境,加上居民建筑、建筑构造物等人文元素合成的天际线。
垂直界面(Vertical interface):三者中最丰富的功能空间。指的是在水平空间360°方向进行灵活延伸的空间。空间的开合,节奏的松紧,都是在这个层面上进行的。主要包括自然植被、人工结构立面等静态景观,也包括人物、车辆轨迹、树叶和花的下落轨迹等动态景观。
底部界面(Interface):是整个柔性界面空间的载体,通过滨水界面空间与其相邻空间的渗透与穿插,在平面上呈现出多种变化,界面富有灵活性。它包括:道路广场,草地土壤,堆栈渠道,平面线性结构等。
图 2‑5竖向形态肌理
图片来源:Study on Flexible Interface Construc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4乡村滨水空间发展趋势
乡村滨水空间作为为乡村风貌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趋势和乡村风貌的发展总是息息相关,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乡村滨水空间的发展趋势是围绕以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为基本方向稳步前进的。其中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系统恢复;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土地用途多样化;文化传播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居民自豪感,促进文化遗产保护,重建人们与滨水区的联系。具体发展模式上,乡村风貌建设发展模式倾向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本土产业发展模式和乡村研学发展模式三者,乡村滨水空间在这当中的定位也有所不同,分别为景观性生态建设,功能性经济建设和教育性文化建设,具体特征表现为自然生态性、公开参与性、文化展示性。
4.1自然生态性
滨水空间区域在提供了动植物生长繁衍的基本需求的同时。也在人类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与自然空间最贴近,交互最频繁的区域。在城镇、村落的规划设计中,水体为周边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物种类别。基于不同的地理水文条件,滨水空间中的动植物群落与水体、土壤等非生物环境呈现出了滨海、滨河、滨湖、滨江等多种生态系统。
4.2公众参与性
滨水空间的公共性,是参与性的基础,是视觉景观、场地空间、功能活动的公开。滨水空间是为所有人所开放,远处人们从外部可以观察到该片区域内的内容,大部分景观不做遮挡,近距离上人们能便捷地从各个区域抵达滨水空间,并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
滨水空间的参与性,是公开性的表现。马达利说过“设计要依据的原则应当是用户的舒适与实际必要性。”[3]基于其现代人本思想的提出和滨水空间独特的地理位置,滨水空间多数的设计满足了功能的多样性,能提供给人们齐全完备的生活、生产、娱乐等场所,存在观光、旅游、商业、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是人们日常活动的参与者。
4.3文化展示性
滨水空间的发展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状况,内里的功能布局、环境风貌与各种生活本身也是文化的体现。对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我们应该依靠物质载体的表达来实现传播和发展。滨水空间反映着城镇、乡村文话的发展历程,体现独特的历史环境、文化风貌。对于游客可以快速的体验其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居民者可以加深乡土记忆,为传播和发展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5结论
在南太湖流域传统村落的滨水空间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到现代,经历了起源发展、繁荣衰落、再发展的阶段,它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对新时代乡村滨水空间的设计应在表现生态性、公开性和文化性的前提下,在各组合模式中选择并加以改造,明白不同界面的需求与特点,对包括驳岸、步道、广场、建筑、植物等所有的构成要素进行统一细致的设计,并契合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展鹏,陈中建,蔡正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M].第一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7):21-23.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第七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04):17-46.
[3]马达利.以人为本的设计[M].第一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10):51-52.
[4]Lin Li,Jinlong Hu,Tengfei Hao,Li Zhou,Ye Ai.Study on Flexible Interface Construc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stic Design, Communication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in 2021.,2021:282-294.
[5]陈信和,黄建铃.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区域滨水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英德市连江口镇乡村振兴规划滨水空间设计为例[C].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路径探讨,2022:194-202.
[6]周楚颜,韩静轩.乡村研学引导的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C].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路径探讨,2022:247-256.
[7]裴玉.平原河网多介质磷的分布特征及生物可利用性[D].烟台大学,2022.
[8]朱梦楠.渭南市沋河滨水空间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