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城市领域中超脑技术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关于智慧城市领域中超脑技术的应用探究

范俊

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科大讯飞公司于2021年提出城市超脑这一概念,其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支撑经济、社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城市运营赋能平台。因此,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行业中应用的这一新型概念技术展开详细的探讨,旨在为同类的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智能建筑;超脑;人工智能;技术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也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为支撑,以高效的自我学习、自我适应和自我创造能力,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政府职能管理、环境污染控制、交通安全、决策支持等多个领域。本文所提出的城市超脑是科大讯飞公司于2021年所提出,目前项目案例已经在安徽、河南、天津、山东等多个区域落地,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显著的价值。可以说,城市超脑是当前城市管理的一种新型基础设施,通过城市超脑的建设,能明显促进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对其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详细的探讨。

二、超脑技术在智慧城市行业的应用价值

智慧城市主要起源于传媒领域,是运用计算、信息及通信等技术采集、分析、处理和传输城市的各种信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为人们美好生活和工作提供服务,为政府赋能更高效的运营与管理机制,促进城市可持续成长。相比传统城市,智慧城市拥有“城市大脑”,城市管理不再仅是人的干预,还加上了智能系统的控制,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洞察,快速反应,实现城市精准管理,解决城市化进程对资源利用、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升城市竞争力,引领城市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人工智能被称为“21 世纪电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机,一直备受国家关注和重视。而超脑技术正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支撑经济、社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城市运营赋能平台。依托知识图谱、知识建模、知识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等各领域的知识积累和业务创新。

以科大讯飞建设的铜陵城市超脑项目为例,其作为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在统一的时空坐标体系上汇聚城市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发掘数据关联关系,开展即时分析和模拟仿真,进而促进物理现实城市的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管理精细有序、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智慧系统,构建了基于“1234+N”架构,在数据归集、业务协同、体制创新、产业培育及行业智慧化发展等领域均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超脑技术的应用场景与业务赋能

1、城市超脑

城市超脑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汇聚城市现实和历史、时间和空间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学习行业知识,发掘数据关联关系,对城市进行系统性理解、即时分析和模拟仿真,促进城市的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管理精细有序、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系统。城市超脑包含数字孪生、数据中台、智慧中台、业务中台、场景体系和运营智慧中心等一系列功能。

其中数字孪生是构建全域的数字化操作界面,为城市提供统一、标准、可视化的数字集成底座。数据中台以大数据管理和应用为目标,提高大数据的接入、存储、治理能力。智慧中台是以人为中心的场景智能、多能力协同,按需调用的技术体系。为城市超脑具备类似人类大脑的功能提供核心数据支撑服务。业务中台则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管理及服务,增强城市服务管理能力,解决业务系统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实现城市管理横向业务大协同。场景体系聚焦政务管理、城市治理、服务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建设形成场景式、全流程闭环的智慧应用体系。运营智慧中心是数字孪生城市和城市超脑应用的物理载体,接入丰富平台并利用城市超脑能力及服务,实现相关行业的综合应用。

因此,通过城市超脑技术,可以通过汇聚城市大数据,以提升城市感知能力、完善城市指挥调度体系为突破重点,实现城市治理事件从政务大数据到城市大数据、从人工排查到智能感知、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的跨越,是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2、建筑超脑

建筑超脑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具备三项核心能力,一是人机物事感知计算的感知力,二是行业知识体系融合的学习力,三是主动判断和自学习的成长力。总结来说,就是建筑超脑能感知、会学习、自进化,其通过这一系列的核心能力,在智慧环控、智慧运营、智慧消防、智慧智慧、智慧通行、智慧运维、智慧办公、智慧安防等领域助力建筑智慧化转型和自我迭代。建筑超脑的应用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1 建筑超脑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目前,科大讯飞公司提出的建筑超脑已经实现了从1.0到2.0的全方位升级,能够搭载更多、更强的智慧化能力,适应更复杂的任务。算法层面更智能,通过构建建筑知识图谱,优化和丰富行业算法,实现更加精准的感知分析,支撑更丰富智能的交互场景。平台层面更开放,通过构建面向场景的开发环境,将超脑的能力封装成标准组件,大大延伸平台服务的广度与深度,让应用开发和服务调用更加便捷。部署层面更灵活,通过升级平台部署方式和应用发布途径,让用户和生态伙伴能够按需部署,灵活配置,高效地发布智慧化应用。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超脑案例在很多区域落地,城市超脑作为智能的建筑大脑、开放的融合底座、灵活的赋能工具,能够明显助力城市智慧化转型和自我迭代。且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它可以有效在政府职能转变、环境控制、交通安全等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并提供场景化的业务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孙筱涵,高涛.人工智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23,9(05).

[2]刘善良.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佛山陶瓷,2023,33(05):74-76.

[3]陈敏军.城市超脑赋能城市治理的应用场景与业务方案[J].中国安防,2023(05):74-76.

[4]管增伦.绿色智能建筑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环境工程,2023,41(04):306.

[5]陈敏军,安诗鹏.城市超脑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应用浅析[J].中国安防,2022(Z1):73-75.

第一作者简介:范俊,女,1988年9月出生,安徽当涂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