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610014
关于肛肠疾病,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仅限于痔疮,而大家所认为的“痔疮”,却很大可能是直肠癌,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肛肠疾病中一些常见典型疾病,比如“痔、瘘、裂、肿、脱”等,进行全面了解,提高人们对肛肠疾病的重视,更有助于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1什么是肛肠疾病?
在肛肠疾病中,“肛”是指肛门,“肠”是直肠和结肠,肛和肠引发的各种疾病统一称为肛肠疾病。肛肠疾病较为复杂,疾病类型也比较广泛,有大肠感染性疾病、排便障碍性疾病、大肠良恶性肿瘤、先天性肛门病等。在上述类型疾病中,发病率比较高的有痔疮、肛裂、肛瘘、直肠脱垂、肛周脓肿、结肠炎等。肛肠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不仅会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有较高的癌变的风险。例如,肛肠部位早期癌变症状不明显,且容易忽略。因此定期检查尤为重要,尤其是步入中年以后,肛肠镜检查应每年至少检查一次,从而及早发现早期肿瘤症状,保障身体健康。
2痔、瘘、裂、肿、脱知多少?
在众多肛肠疾病中,痔、瘘、裂、肿、脱是五种最为典型且比较常见的疾病。
2.1 痔
“痔”是指“痔疮”。痔疮是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如便秘、不良排便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等,导致肛门直肠下端及肛门黏膜静脉丛发生曲张,最终形成数个柔软的静脉团。基于痔疮形成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位于齿状环形线以上的内痔,位于齿状环形线以下的外痔,还有两者兼有的混合痔。所谓的齿状环形线,简单来说就是肛管与直肠相连合处的环形线,因看起来像一个梳子,又被称为梳状环形线。痔疮常见症状有便血、肛门瘙痒、肛门肿物、大便疼痛等。痔疮治疗方法也很多,如果症状比较轻,处于1~2期,仅有便血、肛门瘙痒等症状,痔疮还未脱出,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涂抹痔疮膏、坐浴疗法、改善饮食习惯、改正不良大便习惯等,痔疮症状会逐渐改善。但如果痔疮进入到3~4期,不仅便血加重,还有痔疮脱出,便后需要用手推回去,此时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将痔疮切除。
2.2 肿和瘘
“肿”和“瘘”是指“肛周脓肿”与“肛瘘”,之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是因为若肛周脓肿得不到及时治疗,便会进展成为肛瘘。大部分肛瘘是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的,脓肿穿破皮肤,形成内外相通的“隧道”,医学上称为窦道。而脓肿是指软组织感染,与常见的脓包或疖肿相似。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卫生,尤其是肛肠卫生,肛隐窝、肛门瓣有可能引发感染,在肛门直肠周围引发炎症问题,炎症加重,便会出现脓肿,最终脓肿破溃,或者在脓肿切开引流后,虽然在药物作用下,脓腔逐渐缩小,但脓肿造成的伤口难以愈合,此时腔壁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管道壁,中间遗留的便是瘘道,脓液顺着瘘道流出,导致组织反复感染,经久未愈,最终形成肛瘘。肛周脓肿一般需要经专业医师规范治疗,否则容易形成肛瘘。肛瘘由内口、瘘管与外口组成,瘘管是一种结缔组织,比较坚硬,药物治疗无效,而内口在直肠中,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愈合也非常困难,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将瘘管切开,必要时还要切除瘘管周围瘢痕组织,促使伤口自基底向上慢慢愈合。临床上结合瘘管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挂线疗法、肛瘘切开或切除术进行治疗。
1、中医对肛肠疾病的认知
关于肛肠病,《黄帝内经》中有记载,历代医家不断改进,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具有无可取代的功效,比如对于复杂的痔漏,可以通过挂线疗法、结扎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不断有新的中医治疗技术从传统的治疗方法中逐渐发展而来,经过改进后,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认为,肛肠病术后疼痛是由于湿热、气滞、血瘀滞留于体,造成血气不通,是由于人体的精气神伤,体质衰弱,五脏正常的滋补功能失调,从而造成痛苦,这是因为“虚邪”和“实邪”所致,故将其归类为“实痛”和“虚痛”。其病因是经脉不畅,外邪寒气入经,导致经脉气血不畅。
3中医药治疗方案
3.1 中医内治
中药汤剂:中医治疗强调对症,根据病机、表现的整体治法,以调整阴阳、促进经络、气血通畅、减轻疼痛为目的。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方剂种类繁多,如止痛软便汤、保愈汤、银芍冲剂、止痛如神汤等,对术后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中成药:中成药是以中医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临床试验和药物技术的不断完善,在临床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述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寒气湿邪所致,因此在临床上可采用银芍冲剂、龙血竭胶囊等药物,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
3.2 中医外治
中医外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中药熏洗:本项目以中药为基础,研磨、煎煮、配以热水进行熏蒸、坐浴治疗,具有活络、行气活血、散热除湿、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的有甘草、川椒、鱼腥草、防风、黄柏叶等。需要指出的是,热水浴在不同时期对疼痛有不同的疗效。水分子通过渗透压的影响,可以使药物在体内的组织与细胞之间产生大量的水分。②中药膏散栓:该疗法主要是以中药炮制为主,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往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总有效率超过96.0%。在药膏方面,常用的药物有痔疮栓、黄芩油砂药膏、云南白药膏等,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散毒、止痒止痛、止血、抗感染等。
3.3针灸治疗
针灸是一种特殊的中医疗法,它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经脉、穴位、调整阴阳、疏通经脉。目前,针刺疗法已成为临床上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其在围手术期止痛效果明显,而且可降低用药及并发症。针灸疗法有体针、电针、耳针、穴位注射、按压等多种穴位,如气海穴、中脘穴、水分穴、天枢穴、关元穴等穴位。此外,在中医特色护理方案中,采用“耳穴”、“针刺点穴”等手法,可有效地防止肛肠疾病的术后并发症。
3.4穴位注药
穴位注药,又称“水针”,是以“金针”为基础,这种疗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医药现代化改革过程中,穴位注药取代了传统的针灸疗法。经过多年的研究,该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病症如穴位封闭。它与传统的针灸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它采用了现代中药的纯化方法,但它也是基于中国传统的中医经脉学说。临床上的研究发现,穴位注药与针灸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刺激穴位,从而达到针刺的效果,并促进药物应用效率提升,加强治疗效果。
3.5电针治疗
电针疗法主要适用于毫针法的主治病症,由毫针和电针机组成,电针机使用前,将电针机的强度调节旋钮设为无输出位置,然后每一对输出电极分别连接两根毫针,使同一对输出电极在身体同侧进行治疗。根据传统针灸理论,循经选穴、辨证施治,可以选择阿是穴作为电刺激点,也可以根据神经分布选择神经干所经过的穴位和肌肉神经运动点,达到止痛的目的。
“十人九痔”的说法,大家想必都听说过。痔疮看似小病,发作时却让人坐立难安。下面为大家推荐3个外治验方。
验方一:取晒干的苦菜50克,清水3000毫升,煮沸10~15分钟。坐浴熏蒸约5分钟,待温度降至45摄氏度后清洗患处3~5分钟。每1~2天1次。
苦菜又名苦苣菜、取麻菜,为菊科草本植物,其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化湿、凉血化瘀、收敛排脓的功效。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C,还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苦味素等。其中蒲公英甾醇、苦味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适用于外痔发炎疼痛。证见外痔突起,灼热疼痛,或瘙痒,潮湿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验方二:取晒干的艾叶50克,马齿苋50克,苍耳子30克,清水3000毫升,煮沸5~10分钟,坐浴熏蒸约5分A24QzGdyTsDjtu0rJhfuug==钟,待温度降至45摄氏度后清洗患处3~5分钟。每1~3天1次,5次为一个疗程。
艾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药理学研究表明,艾叶提取物能增强内皮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能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纤维蛋白溶解,起到止血作用。马齿苋性寒,味酸,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本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促进上皮细胞修复、加快伤口愈合。此外,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作用。本品可抗炎、抑菌,临床中常被用来治疗各种炎症。适用于外痔发炎,早期肛裂疼痛。证见外痔突起,灼热疼痛,或瘙痒,大便时疼痛,滴血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验方三:取高锰酸钾0.1克,芒硝50克,溶于500毫升清水中,搅拌均匀。用温水洗净肛门,用纱布或棉球蘸取上述溶液湿敷在肛周5~10分钟,每周敷3~4次。
高锰酸钾溶液在临床中消毒效果确切,应用后可以减少肛周的病菌数量,为患处的自身修復创造良好条件。芒硝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本品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内服可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外用可清火、消肿、止痛,促进痔疮愈合。两药配合使用可缓解症状,缩短痔疮康复周期。适用于肛肠疾病术后。证见伤口疼痛,伤口流水,滴血等。舌红苔黄,脉滑数。
提高对肛肠疾病的认识,及时干预肛肠疾病的发展,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肛肠健康是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很多人对肛肠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就医或及时治疗,导致肛肠疾病较为普遍,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很大负担。因此,提高公众对肛肠疾病的认识、普及相关知识和养生保健意识,可以预防和减少肛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更好地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肛肠疾病的诊疗能力和水平,完善相关的医疗机构和设备,为患者提供更专业和便捷的服务。同时,政府和社会团体也可以加大对肛肠疾病的宣传力度和关注程度,制定更具体、系统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从而全面提高肛肠健康水平,促进国家整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