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325198112100052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大主题,在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全面渗透,不断扩大自身信息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泄漏、数据被窃取等众多网络安全问题。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开始强调保障信息安全这一基础要求,针对用户操作不当、病毒感染、信息泄密等现象,相关人员必须构建信息安全意识。除了依靠网络安全系统营造健康的应用环境,还需主动加强安全保障技术的优化,持续性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效果。本文以此为主题,探索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并围绕这一内容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各领域、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推动力。尤其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新型技术的应用愈加深入,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威胁更隐蔽、更专业化。为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价值,为各行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动力,需要构建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据此,本文在概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旨在为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提供借鉴与参考。
1研究背景
(1)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的安全标准。与发达的国家进行相比,国内的计算机网络相对比较落后,但是后期的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我们的安全技术人员已经开始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当中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进展,这样可以满足了市场的基本需求。计算机的保密信息传输层的建设不仅仅要考虑到安全的要求,还要考虑到系统建设的难度、国家的标准与先进的理念,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之中的设置提供了参考。(2)注意到智能计算机保密信息传输当中的合理配置。合理的系统配置可以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减少了数据处理的时间,并且保持了智能的结构与安全水平之间的平衡。因此,有必要简化计算机秘密信息的传输,添加了安全的代码,并且在必要时批量传输到相同的信息。(3)建立了高效的计算机安全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在信息智能计算机保密信息的传输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实际的监控需要调整监控的角度,并且将监控数据归档且保存,为后期的检查提供了支持。
2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等均是现如今计算机网络体系中应对信息安全的保障条件,专业规范的管理可以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系数,保护用户的数据信息。然而,目前很多企业与个人更多停留在应用层,很少在信息安全管理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因此不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监督机制不健全,技术人员缺乏应对众多网络信息风险的素养。当信息安全问题管理不善,计算机应用系统会缺失安全防范屏障,系统本身隐藏着巨大漏洞,安全防护功能脆弱,极容易遭受木马等病毒的攻击。技术层面的信息安全网络问题最为突出,这体现在网络通信线路和计算机设备的缺陷上,其中有终端接入、设备监听、网络攻击等,此外,还体现在软件的漏洞上,包括软件病毒入侵、漏洞软件被利用等。由于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黑客”、“病毒木马”、“信息垃圾”等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和威胁源出现,而且一些计算机网络中的恶性病毒传播速度很快,会产生大范围的网络威胁,促使企业、政府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上面临较大的信息安全管理挑战。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和行业至关重要的资产,如若数据泄漏、丧失应用功能,将会严重影响行业的平稳运行,造成财产损失。随着行业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由此需要不断升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应对技术层面的信息安全问题。人员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关键控制者和影响要素,持有不同应用操作目标的人员,在这一领域有不同表现。如技术人员业务操作不当,会在无意中破坏计算机的保密系统;而系统操作人员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缺乏保密和防护意识,对重要信息不采取加密处理,共享文档和数据缺失必要的权限控制,由此会降低信息安全系数。另外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中,专业人员和不法人员往往会对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一些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会巧妙利用先进技术盗取信息,以非法手段访问系统;同时,不法人员也会采取破译、监听等方式窃取很多平台和行业的保密信息,由此会给用户带来较大损失。
3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3.1强化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要从自我管理、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3个角度入手。首先,自我管理要求用户对当下操作计算机行为有深度认识,能够清楚了解此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加强自我督导,及时更新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加密等技术,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和监管水平。其次,内部管理要求企业和单位内部构建管理体系,从设备引入、人力资源应用和安全防护系统优化的角度提出对应的完善意见,加大对设备、人员和系统运行实效的监督力度,消除微小风险,管控未知隐患,确保内部信息网络的安全性。最后,外部管理要求社会各级单位和人员积极参与,对风险与控制办法有基本了解,下载正规渠道的杀毒软件,为计算机设置防火墙,避免因误操作为黑客攻击系统和盗取信息开放端口,以此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漏。
3.2建立身份认证授权系统
认证授权系统可以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并授予其一定权限,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和操作,从而保障网络的安全性。首先要设计用户身份验证机制。在实际设计中,应通过用户名和密码来验证用户身份,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身份认证方式。在密码设置上,要求密码复杂度高,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等,并定期更换密码。除了用户名和密码,还需要通过第二个因素进行身份验证,如手机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等。这样做可以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降低被攻击的风险。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生物特征如指纹、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进行身份认证;使用智能卡进行身份认证,将存储在卡中的加密密钥与用户自己的密码结合使用,进而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以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用户身份验证机制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用户身份验证机制,如单因素或多因素认证,确定严格程度和安全性要求。
3.3修复系统漏洞
漏洞修复依赖于日常维护工作,要求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主动更新技术,就系统是否存在漏洞深度检查,完善检修工艺与操作方法。日常检测要设置专岗人员和专职责任,由管理人员说明每日、每周检查的重点,对检修人员的个人能力加以考核,以常见漏洞类型为出发点,在消除基本漏洞可能性后针对尚存不明确类型向上级报告,缩短问题处理时间,降低隐患转变为切实损害的几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各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和深入。为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作用,推进各领域的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晨燕.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策略探讨[J].电子世界,2020(24):19-20.
[2]任洪波,吴咏梅.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51-55.
[3]曹阳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182-183.
[4]唐玮.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探讨[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9(01):254-256.
[5]马保银,刘美宏,刘赢赢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措施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