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一院璧山区人民医院 40000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家庭中心模式下的小儿优质护理干预研究及实践。方法:纳入120例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电脑随机数分组,分别是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基于家庭中心模式下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体温、血常规、胸片的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家庭中心模式下的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意义重大,可促进患儿各症状的迅速减轻,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维护患儿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快速的好转。
关键词:基于家庭中心模式;优质护理;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高发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两岁以内的儿童群体中十分地常见。可累及肺泡以及支气管壁,由感染因素而引起,发病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存在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旦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肺脓肿、脓胸,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器官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是婴幼儿群体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有着明确的治疗原则,改善感染状态,控制炎症,同时针对患儿的各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而在诸多治疗措施开展的过程中,儿童年龄较小,对医疗行为的配合度依从性较差,对医院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的不熟悉,易产生抵触、大哭等情绪,加重了临床的症状。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能够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适用于具有一定护理难度的婴幼儿群体中,有助于改善患儿的配合度,促进患儿症状的早日减轻和消除。在本文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了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探究其具体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120例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电脑随机数分组,对照组30例男患儿,20例女患儿,1至6岁,均值(3.24±0.18)岁,观察组27例男患儿,23例女患儿,1至7岁,均值(3.28±0.14)岁,通过对比两组的个人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对症治疗以及病因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方法,包括采用祛痰、平喘、吸氧、抗感染等药物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状态,定时测量体温以及疾病指标的变化。保持病房环境的卫生,定时清洁环境,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工作,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护理内容宣教等。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1)家庭氛围营造。患儿进入病房之后,要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积极地与患儿和家长沟通,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关心患儿,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患儿的性格特点以及与患儿之间的相处模式,在病房中可以放一些玩具、绘本等儿童感兴趣的玩具,熟悉病房环境。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详细地向患儿家长科普肺炎发生的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为家长提供充分全面的信息支持,促进家长能够配合医疗操作。护理过程中全面贯彻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可以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来理解其急迫、紧张的心情,当患儿身体不适时,要同时安抚患儿和家长,对于患儿的病情变化或者是好转,要及时告知家属。在进行打针、雾化或者吃药等操作时,对家长进行详细的作用解释,提前让患儿熟悉治疗操作,轻柔准确操作,减轻患儿的穿刺等痛苦。(2)用药指导。护理人员不仅要向患儿家属普及药物正确的用法、用量、疗程,同时还应该详细地讲解药理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等内容,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解除家长的疑虑。在用药的期间护理人员和家长要共同对患儿的用药后表现进行巡视和观察,及时发现药物的副作用表现,并进行迅速的处理。(3)雾化吸入护理。作为一种局部的有效治疗方法,雾化吸入既简便又相对安全,但是需要患儿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在吸入之前,患儿可能存在紧张、恐惧、好动等情况,护理人员可以为患儿播放喜爱的动画片,准备小玩具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促进患儿情绪的平和稳定。同时安排家长正确地雾化操作手法,保持操作规范,在雾化的期间,要严格管理患儿的体位,保持半坐卧位,促进雾化吸入效果的最大程度发挥。雾化前后都要进行口腔清洁,擦拭患儿脸庞上的药液,减少药液对皮肤的刺激。雾化前后的一小时内均不要马上进食,避免引起呕吐。(4)饮食护理。患儿生病的期间胃肠功能会更加娇弱,患儿也会因为身体上的不适而影响进食。护理人员了解患儿日常的饮食习惯和喜好,根据患儿的饮食需求科学配比营养元素,以易消化和营养全面丰富为准则,可以少食多餐,为患儿提供能量。饮食上应禁忌热性或者过于寒凉的食物,对一些产气的食物也要避免,预防出现腹胀的情况。(5)护理指导。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治疗阶段及时地向家长普及当前的护理注意事项和经验,同时监督家长的护理行为,如果存在差错,应迅速予以纠正。持续性地落实患儿和家长的心理疏导,保持护患间交流的及时和有效交流。对病情好转的患儿以及护理行为落实标准的家长都要第一时间予以夸奖作为鼓励,提升患儿和家长的康复信心。
1.3观察指标
比较各症状改善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0.0,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改善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体温、血常规、胸片的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症状改善和住院时间(x±s,d)
组别 | 例数 | 体温 | 血常规 | 胸片 | 住院 |
观察组 | 50 | 2.64±0.24 | 2.50±0.09 | 8.62±0.25 | 9.02±0.67 |
对照组 | 50 | 3.52±0.37 | 4.11±0.11 | 10.54±0.29 | 10.89±0.70 |
t | 14.798 | 84.010 | 52.133 | 14.312 |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讨论
小儿肺炎在儿科中发病率高,尤其在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中,婴幼儿体质虚弱,抗病能力较差,气道结构病毒清除能力弱,这些特点均使婴幼儿成了肺炎的易感人群。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症状,进一步危害健康,预后效果会变得较差,同时也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患儿的身体负担。小儿肺炎群体症状复杂,且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身的不适,导致患儿的症状和病情发生变化时可能无法第一时间引起重视,所以肺炎患儿的治疗过程应该加强观察和护理工作。常规的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而并非服务对象,在实施的期间,缺乏氛围感的营造和人文关怀,护理工作被动,缺乏连续性,在肺炎患儿的护理中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深化和不断的实践受到了临床越来越多的认可。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是一种可以根据患儿的身体和生理特点来营造家庭化氛围的医疗护理模式,具备优质护理的核心理念,同时对其优化,能更适应服务对象的身心特点[2-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体温、血常规、胸片的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的期间,护理人员进行多护理内容的引导,让家长参与到整个过程当中,并且担任重要的角色,与护理人员相配合,增加了患儿的心理支持,减轻恐惧。患儿对家长比较熟悉,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能够促进各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病房环境上进行美化,符合患儿童真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全程落实人文关怀,充满人情风味能够减轻患儿对医院环境陌生所产生的不良感受。在实际的护理应用中,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知识的全面讲解,增加家长的协同度,可共同促进患儿的康复,提升护理的质量和疗效,促进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基于家庭中心模式下的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意义重大,可促进患儿各症状的迅速减轻,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维护患儿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快速地好转。
参考文献:
[1]党菊会.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3):2
[2]蒋银华,卢君,陈丽,等.优质护理干预下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及依从性地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1,045(007):1162-1163.
[3]杨桂红,曹胡玲(通讯作者).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A01):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