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再认知[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5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再认知[1]

 ,刘芝兵 ,李先栓[2]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我国的翻译和使用有多种版本,均存在表述不科学现象。科学发展观认为“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包含学习者自身独立努力达到的“独力发展区”和教育者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潜力发展区”两方面。“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双方可控的目标,是“独力与潜力”的综合,“独力发展区”是“潜力发展区”的基础,“潜力发展区”是“最近发展区”的关键。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科学发展观  教学应用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Zone of Nearest Development" theory

Liu Zhibing  Li Xianshuan

(Suqia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y   Suqian, Jiangsu  223800)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versions of Vygotsky's theory of "nearest development area" in translation and use in our country, and there are unscientific expression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zone of nearest development (possible development)" includes the "zone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chieved by learners independently and the "zone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 achieved by educators with assistance. The "zone of nearest development" is a controllable target for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is a combin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potential".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rea" is the foundation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 area", 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area" is the key of "nearest development area".

Key words: "Zone of nearest development";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eaching application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教育工作者广为人知的理论,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材五大领域设计应用教材中都提到了该理论。但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我国的翻译和使用有多种版本,大多只局限于非常简单的、含糊其辞的介绍,有的甚至要求“两种说法哪一种比较正确请读者自己考证”。笔者是自然科学专业(化学),教授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科学教育设计与指导课程十余年认为必要对该理论进行论证研究,给予学生明确的理论知识本文通过几种常见版本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表述,用“科学发展观考证维果斯基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合理阐述。

一、存在问题——“最近发展区”表述的科学质疑

1.专业教材表达混乱,教师讲解不透

(1)教材截图: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第三版)》介绍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1] ,参见截图1

21世纪学前教育专业互联网+”精品教材学前心理学(2020年修订版)介绍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2]参见截图2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介绍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3],参见截图3

(2)文字介绍“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表述

国内学者对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译传与解读: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为最近发展区。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如图1-3)。

(3)科学质疑:“语言逻辑”的科学性质疑

上面的表述给读者的感觉,一是表达的层次结构不够清晰;二是认知模式体现不够明确。

表述混乱:层次结构不够清晰。的发展水平就是“儿童现有状态”,解释中又说“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这又是指独立学习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描述出“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所以说解释“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不是“现实的发展水平”或“儿童现有状态”。

指向不明:认知模式不够明确。按图1所示,“最近发展区”前的水平是“的发展水平”,就是“儿童现有状态”;“最近发展区”水平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前后水平不是这一阶段“儿童的发展”所具有两种水平。“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儿童现有状态)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是儿童发展具有两种水平

2.线上百科标准不明,读者无法考证

“百度百科”号称“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官网标准化存在问题,让读者无法使用,更无能力考证,导致以讹传讹。

(1)360百科网络截图: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360《“最近发展区理论(参见二维码图4)[4]选自张春兴主编《教育心理学》[5],且特别注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联校侯云成提供并对本次修改负责介绍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两种说法(参见网上截图5-7)

第一种说法是“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第二种说法是“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参见网上截图7)特别注明:黑体字表述的两种说法哪一种比较正确请读者自己考证”。这个“比较正确”让读者如何有能力自己考证

360百科最近发展区表述1“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为最近发展区”。

360百科表述1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表述“最近发展区”,不能说“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儿童发展后的水平才能叫这一阶段的发展水平。

360百科最近发展区表述2儿童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

360百科表述2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表述“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在有无帮助的情况下两种水平之间的一段差距,体现的是教育者利用有效资源的功能与价值。2对受教育者来说没有实践意义,他的总体目标的最近发展区是综合各种因素的合力所能达到的目标(参见网上截图6)

科学质疑的结论:360百科“最近发展区”表1与表述2表达不同,让读者自己考证

(2)百度百科网络截图: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百度百科-最近发展区理论引自戚瑞丰“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发展文章[6],“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参见二维码8[7])

百度百科最近发展区表述:学习者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习者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参见9)

百度百科表述存在的问题:戚瑞丰老师阐述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发展》发表于2003年《学前教育研究》[6],较之于张春兴老师1998年《教育心理学》[5],承认(读者自己考证)张春兴第二种表述,但“百度百科”作了修改,参见戚瑞丰的原文(二维码图10[6])及百度百科二维码图8[7]

近年来的教材版本多倾向于第二种表述,关注“维果斯基感兴趣的是儿童发展的潜能,而不是儿童在某一特定点的发展水平”[6](参见图11)

百度百科“最近发展区”表述仍然包含了360百科最近发展区”的两方面表述。综合现有资料,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表述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定义“学习者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习者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二方面是解释“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学习者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即“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

科学质疑的结论:定义与解释表达不通。

3.综述科学质疑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我国的翻译和使用有两种不科学现象,一是教材和百度百科定义与解释表达不通;二是创新了的360百科,两种表述

让读者自己考证

教材和百度百科解释与360百科第二种表述,都呈现在两个词条的“定义”之后的“发展”部分(“发展”作为“解释),由此提出“最近发展区”的科学发展观——“潜力发展区”(参见图12-13)

二、解决问题——“最近发展区”表述的科学论证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操作中必然要丰富其内涵,灵活使用其范围,“最近发展区”是教育者因材施教的目标制定发展区,也应该是学习者所能把控的目标制定发展区。“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是教学开发的潜能,如果简单地认为这一部分为“最近发展区”,那么这一部分的潜能发展区学习者如何制定或把控?学习者所能把控的发展区应该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

1.“最近发展区”科学发展观形成

(1)360百科表述1修正及教育意义

360百科表述1正为:“最近发展区”指学习者发展可能达到的目标区域,即“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为“最近发展区”。

360百科表述1教育意义:适合于受教育者自主制定目标,在平等的教育环境中,经过自身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这种“最近发展区”亦可称为“可能发展区”。远离这个“最近发展区”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某个学习者考察同伴的学习状态,根据自己原有的努力程度,在本班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制定下一阶段的竞争目标,要考到多少分或达到多少名次;或根据本校往届毕业生的总分成绩与录取学校的调研,在本校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制定自己活动目标为省内某一985高校,这就是他的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相对于他本人来说,“清北”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2)360百科表述2修正及教育意义

360百科表述2修正为:“最近发展区”指学习者发展可能达到的目标区域,即“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和“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为最近发展区”。这种最近发展区可称为“潜力发展区”。

360百科表述2教育意义:关注“潜力发展区”,适合于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制定教学目标,针对于特定的受教育者因材施教,设定有效的策略方法,发挥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开发学习者的潜能,达到教育者既定教学目标。

2.“最近发展区”科学发展观表述

(1)科学发展观成型图

科学发展观认为:“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包含“独力发展区”和“潜力发展区”两方面(参见图14)

(2)成型图的意义解读

14左半边是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原有图形,右半边是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科学发展观的图形,“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①包含“独力发展区”②和“潜力发展区”③。

箭号①是学习者即受教育者目标制定的“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指向的是学习者所能把控的发展区,或称为“可能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定向为“现有的发展水平(现有的状态)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

箭号②是学习者自身独立努力达到的“独力发展区”。“学习者现有的发展水平(现有的状态)与学习者自身实力独立努力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区域”可称为“独力发展区”。“独力发展区”是学习者所能把控的发展区,自身独立努力的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包含对教材、资料、网上资源及视频材料学习的水平。

箭号③是学习者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潜力发展区”。“学习者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学习者经教育者协助后所获得潜力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区域”可称为“潜力发展区”。是教育者教学效果目标制定的“最近发展区”。“潜力发展区”是教学开发的潜能,是教育者“教”的效果,是教育者所能把控的发展区

3.“最近发展区”发展观考证结论

(1)“最近发展区”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将“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定向为“现有的发展水平(现有的状态)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这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观点(参见图6)

(2)“最近发展区”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处

维果斯基感兴趣的是教学开发潜能的“潜力发展区”,这是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关键之处。由此产生误传,片面的将其作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解释,是“发展”观的不科学应用(参见图12-13)

(3)“最近发展区”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价值

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是学习者“学”的效果所能把控的发展区,也有利于教育者对“学”效果的总体考察,科学发展观认可的“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应同时关注学习者自身努力达到的“独力发展区”和教育者教学开发潜能的“潜力发展区”。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科学发展观甄别了原有定义与解释,发展了教、学双方目标制定的“最近发展区”,兼顾了教育者主导作用和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成型图保持原有图形,丰富了原有图形。保留了维果斯基原有定义“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甄别了“最近发展区”定义的解释,认可了维果斯基关注的教学效果“潜力发展区”,强调了学习者自身努力达到的“独力发展区”。

三、应用问题——“最近发展区”发展观教学应用

维果斯基是儿童心理学家,“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表述对象是儿童,实践应用适合于所有教育实践者,对我们教学策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1.“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双方可控的目标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都需关注的著名教学理论,是教、学双方必备的技能,教、学双方目标制定中必先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最近发展区”。远到大目标志向的不断调整,近到某一阶段的小目标学习水平提升,或把某件事做好,都要结合“标的物”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跳起来摘到桃子”就是人们俗说的“最近发展区”,善于使用“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双方必备的教学技能。

什么样的目标任务才最能调动行为人的积极性、又让人不懈怠呢?答案就是目标任务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目标任务既不能订得过高,又不能订得偏低。订得过高了,即便是“跳起来”也够不着“桃子”的话跳过几次之后,一看没有了希望,劲儿就会松下来,甚至放弃,只有不断修订目标才能有所发展;订得过低了,不用“踮脚”摘到的,是人们都能摘到的普通桃子,没有新鲜,没有兴奋,不用费力就可以稳稳当当、舒舒服服完成目标任务,容易使人松懈、使人懈怠,使人提不起精神。

2.“最近发展区”是“独力与潜力”的综合

最近发展区”(可能发展区)概念最大使用者和受益者应该是受教育者,体现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习者。学习者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最近发展区”,能操作的是某一阶段学习“所能达到的水平”(预设目标)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关注在平等学习环境下努力达到的水平。这一阶段努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包含学习者发展的两种水平,包含自身独立努力达到的“独力发展区”和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潜力发展区”。受教育者使用的最近发展区”是“独力发展区”和“潜力发展区”的综合。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独力发展区”是学习者在受平等教育环境中的自主发展,是学习者目标制定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习者努力学习的前提条件下,教育者的教学效果的目标制定开发的是学习者的潜力,“潜力发展区”是教育者目标制定的“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感兴趣的开发儿童发展潜能的“教学最佳区”维果斯基在研究教育的心理机制中创造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往对儿童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作用时,提出了“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的之间的区域为“最近发展区”,但在教育教学实践操作中必然要丰富其内涵,灵活使用其范围

3.“独力发展区”是“潜力发展区”的基础

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是某一儿童在某一阶段发展的假设的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是难以分割的

一方面是观察对象设置难。某一儿童在某一阶段的“个体独立活动”的发展,经历某种环境的学习,则不可能重复经历这种环境设置“帮助下活动”。维果斯基关注教学的作用,但在实施评价机制上很难操作,无法区分帮助者的独立效果,只能是设计某一阶段的个体独立活动”的效果,再比较下一阶段的“帮助下活动”的效果,难以评价的是两个阶段难易程度不同。或者选取两个观察对象,一个是“个体独立活动”的效果,另一个是“帮助下活动”的效果,难以评价的是“帮助下活动”的效果包含了这一个体的“个体独立活动”的效果,这两个观察对象的比较,不同的“个体独立活动”的效果是难以评价。

另一方面是内涵难以区分。“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包涵“个体独立活动”的潜能与“帮助下活动”的潜能双重开发,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关系。这种“帮助下活动”的潜能开发,旨在揭示教学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理论观点,可以通过创新途径、策略和机制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教学是有效果的,但教育教学不是万能的。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得,不仅是教得好,更要学得好,“潜力发展区”依托“独力发展区”发挥其职能。

4.“潜力发展区”是“最近发展区”的关键

维果斯基感兴趣的是儿童发展的潜能,他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往在儿童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是高级心理机能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他认为,感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等,是儿童天生具有的能力,称之为低级心理机能;观察(有目的的感知)、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等,是儿童与成人或更为成熟的同伴交往中形成的更高级的、更复杂的认知功能,称之为高级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在强调高级心理机能发展时创造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实现儿童的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动力状态取决于教学,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有教学才有发展,教学决定着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智力活动的特点及发展速度。在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时还提出了“教学最佳区”的概念。他认为,传统的教学处于最低教学界限,好的教学处于最高教学界限,最低教学界限与最高教学界限之间的区域称为“教学最佳区”,教育者的作用就是提供给学习者一个攀登新的学习阶梯的机会

[5]。“教学最佳区”也是儿童发展的“最佳发展机遇区”,“潜力发展区”成为“最近发展区”的关键。

参考资料

[1]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2013年第3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12页.

[2]刘苗等.学前心理学(2020年修订版)[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6页.

[3]张文军.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版)[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1页.

[4]最近发展区理论_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6665182-6879010.html.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1998年5月第一版,2000年10月第二次印刷)[M],浙江教育出版社:116页.

[6]戚瑞丰.“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3(5):11-12.

[7]最近发展区_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80%E8%BF%91%E5%8F%91%E5%

B1%95%E5%8C%BA?fromtitle=%E6%9C%80%E8%BF%91%E5%8F%91%E5%B1%95%E5%8C%BA%E7%90%86%E8%AE%BA&fromid=1194868&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1.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启蒙游戏”创编设计研究》(编号:B-a/2018/02/73)

.通讯作者:李先栓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三级正高研究方向“幼儿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