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巴中 636700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城市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承担着健康“守门人”的责任。要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只有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才能吸引患者留在基层就医,促进医疗改革平稳有序进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实问题,提升民众生活的满意度、认可度。社区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应该做好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也应结合时代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媒体,助力构建信息化的科学系统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线上加线下共同发力,助力基层社区医疗的发展。
一、用职业道德素养武装自己
近几年,国家卫生部加大对社区医院医疗改革的力度,为了更好的落实改革政策,要求社区医生要具备大局观,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不追逐小营小利,严格按照政策引导居民朋友正确就医,向居民朋友宣讲利民、惠民的政策,提高他们对社区医疗工作的认知,增强居民朋友对社区医院的信任感,提高居民朋友在社区医院的就诊率,缓解居民朋友在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强化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是社区医生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前提。社区医生是居民朋友问诊就医的首诊人,作为医生,要时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钻研公共卫生服务改革的相关政策,用白求恩精神约束自己的行医问诊,就诊过程中做到深、实、准、效、细,“深”指的是要深入了解群众的病灶,对群众的既往病史和目前状况做到深入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实”指的是真实,社区医生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耐心细致和患者进行沟通,做好病情的如实告知;“准”指的是就诊要有准确的方向,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开哪壶;“效”指的是建立长效机制,将居民问诊及时详细填写到健康医疗记录本中,设置回头看程序,让居民朋友感受到社区医院的温馨。
二、提升医生的专业素养
在社区公共医疗服务中,社区医生面对着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含了儿童、妇女、老人等;服务对象也千差万别,慢病病人、糖尿病人、心脏病人、贫困居民等,但是针对社区的财政补贴是有限度的,社区医生的人员也是定量的。面对不同的医疗对象,对社区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社区医生要转变观念,要提高自身知识专业素养,从单科知识体系转向全科系统体系,不仅要学习本领域的专业知识,也要对一些常见疾病诊疗,比如说运动医学、儿童防护、老年诊治、营养均衡学等做好知识储备,用全面理论来武装自己,从而拓宽知识面;从单一服务转向六位一体,改变问诊模式,从起初的社区医院坐诊问诊,调整为坐诊就医为主,深入社区到群众家中入户就诊为辅。认真履行组织交付的任务,严守纪律红线,做一个深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改革的领跑者。
三、用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社区医生要用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问诊时,及时通过互联网调取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了解居民朋友的疾病史、疫苗接种史、过敏史和基本的个人信息,提高居民的看病效率。医生也要重视居民健康档案的填写,规范填写内容和要求,如实详细对病理进行记录,同时也要对居民朋友的健康问题制定就诊计划,不单单是治疗措施,这样医生的思路会更加开阔,考虑问题时会更加的全面,也有助于促进医生诊疗能力的提高。
四、健康教育知识普及
对于社区居民来讲,社区医生日常诊治和护理是一方面,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居民自身的防护意识,适当传授一些日常的健康、急救常识,学会简单的自救、养护、他人救助。社区医院定期组织座谈会,邀请有经验的社区医生进行宣讲,普及健康教育、预防手足口等常见疾病、糖尿病日常护理和自我血糖监测、康复保健方式等,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五、以数字化服务为支撑,提供优质医疗
数字化服务是社区医院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强化数字平台在社区问诊、就诊、护理的支撑作用,有助于简化医疗流程,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在社区就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数字化建设中,数字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是社区医院改革重点,在服务大厅增设“自助挂号机、收费机”等智能化设备,准备便民小册子,开通多种付费形式,上线“社区医生APP”,方便医生和患者双方调阅健康档案、查阅健康资料,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联系。社区医生通过患者提供的远程图片,进行线上会诊,网络查房,小组式讨论病情;为特殊人群提供一键式呼叫服务,社区医生及时上门、健康监测、送药、家庭问诊等,让群众能够足不出户进行看病。信息化建设对于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工作比较忙的上班族等群体十分便利。
社区医生是时代洪流下的产物,它赋予了当代医务人员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是我们党和国家政策落实、政策普惠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做好居民健康工作的守门人至关重要。故而,要增强医护人员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提升社区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用积极向上的形象、优质的服务,打开和居民朋友的信任之窗,让他们在区卫生服务中的满意度、就诊率不断提高,从而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医疗改革模式,真正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