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中医医院 213000
摘要:目的:研究全方位保温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6例产妇资料进行研究,其中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63例产妇纳入常规组,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情况、寒战发生率及手术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胎儿娩出时、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寒战发生率(4.76%)低于常规组(15.87%),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保温措施,有助于维持产妇正常的体温,预防寒战发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应用效果确切。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全方位保暖措施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等妊娠问题的主要方法,其能够尽量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其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诸多因素作用下,导致剖宫产率越来越高,而将手术质量控制工作做好,其确保良好妊娠结局的基础,同时也是当前产科关注的主要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剖宫产手术实施过程中,产妇体腔往往呈开放状态,而且麻醉输注过程中,体温开始变化,轻度发生寒战,严重者则会导致抵抗力降低,对母婴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因而,本研究针对保温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126例产妇资料进行研究,其中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63例产妇纳入常规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保温措施的63例产妇纳入研究组。纳入标准:均为单胎妊娠;无异常分娩史如胎盘早剥;均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实施手术。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心肺功能障碍;患有严重内分泌疾病、精神性疾病等。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在具体术前护理工作开展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相关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如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教育背景、病史等,并提前告知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注意事项等。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很好的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感,避免患者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导致手术成功率下降。在有效的沟通交流下,促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提高手术开展的质量与效果。手术室患者开展术中护理时,应当在患者进行手术室之前,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空气进行有效调整,确保手术室内的安静舒适,为手术的有序开展创设良好的外界环境。鉴于手术室各项工作开展的特殊性,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时,应当协助患者调整身体的位置,确保后续手术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在部分特殊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对患者的负重点、支撑点进行有效的减压处理,避免患者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身体损伤问题。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开展舒适护理时,应当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手术开展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采取针对性的救治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术后护理管理工作开展阶段,应当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时询问患者的自身感知与身体状况,并及时告知患者的手术开展情况,进而有效消除患者的担忧,保证患者后续恢复的有效性。在患者转入一般病房后,应当及时对患者身上的创口、通道、引流管进行观察分析,及时发现感染发炎等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对策,避免影响到患者后续的康复。在实际术后护理工作开展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进而使得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增加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在愉悦心情的影响下,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研究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全方位保温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评估:术前充分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预测其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可能性;加强宣教,包括告知手术目的、手术大致过程及配合事项等;加强心理疏导,与产妇进行充分的沟通,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避免产妇因精神因素而导致对冷刺激的阈值降低。(2)躯体保暖:术中在非手术区域的四肢和躯干应用保暖性能好的棉被覆盖,或应用充气式保温毯,温度设置为36℃~40℃;用电热毯或L型棉护垫掩盖肩颈部,使用热水袋(温度为50℃,热水3/1满)置于产妇四肢及输液处,注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避免烫伤。(3)液体加温:术前将输入液体置于加温箱中预热至37℃,注意输血温度不能超过37℃,以免破坏血液成分,冲洗液应加温至37℃~40℃;术中使用温热盐水浸湿的纱布掩盖暴露的脏器或组织,减少体液蒸发。(4)基础护理:手术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产妇的体温,可采用鼻咽部温度测量、直肠温度测量、鼓膜温度测量、皮肤温度测量等方法来监测产妇体温,保持其体温在36℃~37℃,及时发现产妇体温过低的症状和体征,如寒战、肢体末端冰冷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5)术后保温:术后在转运产妇的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包裹,减少产妇在低温环境中的暴露;术后每隔15min测量一次产妇的体温,如产妇体温正常,可采用被动保暖措施如覆盖保温毯;如产妇体温<36℃,应启用压力暖风机或吸入暖湿氧气,直至产妇体温恢复正常。动态评估产妇的热舒适度,警惕低体温症状。产妇有寒战征兆时,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抑制寒战反应,如曲马多、哌替啶等。
1.3观察指标
(1)分别于入室时、麻醉起效时、胎儿娩出时、手术结束时四个时间点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两组产妇的体温。体温正常范围为36.1℃~37℃,当体温低于36℃则称为体温过低。
(2)记录两组寒战发生率。根据寒战程度分级(Wrench)判定寒战程度:无寒战为0级;体毛竖立、外周血管收缩但未见肌肉活动为Ⅰ级;仅出现单组肌肉活动为Ⅱ级;出现两组及以上肌肉活动为Ⅲ级;全身出现肌肉震颤为Ⅳ级。Ⅰ级及以上评定为寒战。
(3)记录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5.0,归纳整理实验设计数据于EXCEL 2022中,计量资料为(均数±标注差),(x±s)满足正态分布,t检验组内指标差异;计数资料率为n(%),X²检验;数据差异判定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比较
研究组入室时、麻醉起效时体温与常规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胎儿娩出时、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比较(x±s,℃)
组别/项目 | 例数 | 入室时 | 麻醉起效时 | 胎儿娩出时 | 手术结束时 |
常规组 | 63 | 36.55±0.39 | 36.34±0.58 | 35.75±0.58 | 35.35±0.65 |
研究组 | 63 | 36.58±0.38 | 36.37±0.62 | 36.51±0.63 | 36.58±0.74 |
t | - | 0.284 | 0.176 | 4.737 | 6.244 |
P | - | 0.768 | 0.815 | 0.003 | 0.001 |
2.2两组寒战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寒战发生率(4.76%)低于常规组(15.87%),P<0.05,见表2。
表2两组寒战发生率比较[n(%)]
组别/项目 | 例数 | 0级 | I级 | II级别 | III级 | IV级 | 发生率(%) |
常规组 | 63 | 53(84.13) | 4(6.35) | 2(3.17) | 1(1.59) | 3(4.76) | 10(15.87) |
研究组 | 63 | 60(95.42) | 2(3.17) | 1(1.59) | 0(0.00) | 0(0.00) | 3(4.76) |
χ² | - | - | - | - | - | - | 4.203 |
P | - | - | - | - | - | - | 0.040 |
2.3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x±s)
组别/项目 | 例数 | 术中出血量(mL) |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
常规组 | 63 | 415.43±50.68 | 48.186.55 |
研究组 | 63 | 360.45±45.14 | 37.31±6.42 |
t | - | 4.051 | 5.923 |
P | - | 0.004 | 0.002 |
3讨论
剖宫产是妇产科患者进行分娩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此手术方式主要被应用在高危妊娠,难产等情况中。由于剖宫产需要进行剖腹,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中术后粘连最为常见,患者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以及排气不畅等症状,由于手术需要打开腹腔,并且在分娩中难免造成腹腔内器官的移动,因此容易造成复臂膀光,子宫壁等部位的粘连。同时还包括其他产后出血,妊娠疤痕等风险[2]。
轻度低体温指的是温度在34℃-36.4℃间,剖宫产术产妇低体温发生率约50-70%。低体温发生后极易导致寒战体征,使得肌肉呈收缩状态,增加产妇不适度,提高了疼痛敏感度,与此同时,紧张现象越来越明显。除此之外,寒战导致氧耗量及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进而提高了眼压,使得低氧血症及乳酸性酸中毒发生风险提高。当前,关于剖宫产术中寒战发病机制依旧不明,但是有关资料显示[3],低体温寒战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手术因素及麻醉因素等有关。许多产妇因为不了解剖宫产基础知识,导致其出现不良情绪,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降低机体温度。麻醉还会导致组织血管扩张,加快了机体温度散失速度。手术开展期间,羊水流失增加了体温散失量,手术操作期间,皮肤全部暴露下来,再加之消毒液、碘酒等,加快了机体温度降低速度。中枢神经主要负责对体温进行调节,其利用骨骼肌收缩形成的热能来维持恒定的体温,但若阻滞位置骨骼收缩功能丧失,则寒战发生率会提高,所以,应加强对保温护理的重视。本研究中,予以观察组全方位保温对策,首先,合理调节手术室内度,据有关资料显示,秋季和冬季寒战发生率较高,所以环境温度与产妇低体温有关,合理调整室内温度是防范低体温的基础。其次,确保机体干燥,避免热量大量流失,从而促进产妇舒适度的提高。再次,加强对肩部、四肢保暖的重视,其在改善体温中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加强对静脉输注液体及冲洗液温度的关注,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而且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同时,将转运期间保暖工作做好,确保产妇生命安全,降低低体温发生率[4]。由本研究结果分析,全方位保温对策可以维持产妇恒定体位,避免寒战的发生。除此之外,因为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尚不成熟,可以维持产妇正常体温,使新生儿血气及体温状况改善。总而言之,全方位保暖对策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维持产妇机体温度,避免寒战的发生,而且有助于新生儿状况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梁惠甜,唐方元.全方位保温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22,35(05):1227-1229.DOI:10.14035/j.cnki.hljyy.2022.05.086.
[2]何春伶.全方位保温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5):118-119.
[3]黄秀敏.全方位保温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满意度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7):91-93.
[4]张小凤,汤笑妃.全方位保温措施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20,15(1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