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日报社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028000
摘要: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人们更加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由于新闻媒体具有公共性和公开性的特征,且传播范围广,能够针对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曝光,规范社会的行为向正确方向发展。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并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只有舆论监督作用,利用社会舆论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关键词:闻媒体舆论监督;社会作用;措施
1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1.1新闻媒体的权利
我国的法律规定了人民享有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这就使得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可以说是党和国家赋予了新闻媒体的监督社会的权利和义务,是一种民主的监督权利。法律是保护各种权利的基础,新闻媒体要行使社会监督的权利必须有法律作为保障,所以我国的法律就明确的规定了新闻媒体拥有采访权,并且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具有知情权和实时公开报道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对于一些社会的黑暗面要履行监督和批评的权利,这既是新闻媒体的权利也是义务。采访权指新闻工作者在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在任何公共空间搜集新闻信息并自主选择记录方式的权利,或新闻工作者有权要求法律规定有义务公布信息的采访对象提供真实、准确和全面的相关信息,不受他方外力非法地阻止和侵犯,媒体及记者的财产权、人格权受法律保护。凡是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新闻媒体都有采访权和知情权,然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布给人民,让人民具有获悉社会事件的权利。新闻媒体的采访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侧重点,一个就是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明确了新闻媒体采访权的职责范围,要新闻媒体不能越界法律的红线。另外一个是新闻媒体的采访对象可以自主的选择,采访的方式也是由自身决定,最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对社会的违法犯罪具有监督的作用,这就决定了其采访权是受保护的,不会受到其他外力的干扰和阻止。由于新闻媒体充当的正义的角色,在采访的过程中人身安全是最大的问题,这就要求社会各界要切实的保护新闻媒体的采访权。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是通过对新闻事件采访,然后对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编辑,在通过媒体报道出来,让人们可以获知社会事件的真相,实现人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新闻媒体对于社会的监督作用表现在可以通过公开的新闻报道,对社会事件进行批评或者赞扬的权利。新闻媒体对于美好的事情是持赞扬的态度,通过报道该类事件可以宣扬社会正能量,有利于引导优良的社会风气。而对于一些社会的黑暗面,比如黑作坊、地沟油、有毒奶粉等事情具有揭露和抨击的责任,通过对丑恶事件的揭发来行使自己在社会中的监督作用。新闻媒体必须进行真实的报道,这样人民才能了解事件的真相,正能量的舆论才能传播的更为广泛。监督权是国家和党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法律明确地规定了公民对国家的职能机关和工作拥有监督的权利,但是这个监督权主要是通过舆论的方式去实现的。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效果是最显著的,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社会反响,对社会美好面的赞扬和对丑恶事件的揭露更具有深度和广度,相对于一般的公民的舆论监督权作用来说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更具有权威性和活力。新闻媒体对社会的丑恶拥有批评和谴责的权利,这也是其在社会中行使监督权的前提条件和最终实现监督权的有力保证。
1.2新闻媒体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新闻媒体拥有着对新闻事件的采访权、知情权和批评权,这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一项责任,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要尊重事实,评判不能夹杂个人感情和主观的认知,要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去报道新闻事件,确保报道的真实性,这样的新闻报道才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相关部门对贪污腐败或者违法犯罪的有理可依,让新闻媒体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
2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策略
2.1增强监督意识,做好舆论监督工作
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要促进社会稳定、民主决策、反腐倡廉、法制建设等目标的实现。新闻媒体应明确自身职责,摆正自身定位,正确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助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方面,新闻媒体应认识到自身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监督意识,自觉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坚持求真务实,有效提升舆论监督的质量与效果。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可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沟通,通过查看受众留言信息、新闻评论信息、参与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讨论等,了解公众思想动态以及基本需求,并借助微信、微博或各类网络平台积极与公众开展沟通互动,把握或引导舆论走向,并对公众想要了解的信息进行报道与披露,提高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实效。此外,新闻媒体还应对社会中普遍存在但还未引起广泛重视的问题进行前瞻性或预警性监督,避免事态扩大。
2.2坚持新闻真实性,履行监督职责
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是新闻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之基本立足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不良、失实信息得以广泛传播,严重影响了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思考与辨别,影响了相关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对此,新闻媒体应积极应对,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使之满足新闻“五性”要求,确保新闻内容客观真实,这也是提高媒体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此外,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还应多方核实了解,避免偏听偏信,以确保信息真实。要对事件进行客观分析,理清事件脉络,让公众能够了解事件全貌。2015年,针对网传山东临沂重拳治污“致数万人失业”,国内诸多主流媒体便很好地履行了舆论监督职责,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该事件进行了及时全面的报道,法治日报、南方周末、齐鲁网等多家媒体也对其进行了跟踪报道,对于临沂“治污之殇”的真相进行了全面揭示,使得“数万人失业”“企业因停产面临债务危机”等不实言论不攻自破。
2.3坚持建设性导向,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必须按照“出以公心、针砭时弊,解决问题、有利工作,增进团结、维护稳定”的总要求,坚持舆论监督的导向原则、服务大局原则、时机适宜原则、分寸适度原则、重在建设原则,实行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和依法监督。舆论监督既要坚持问题导向出发,也要坚持建设性导向归宿。要站稳政治立场,立足人民视角,选题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突破口、找到人民期盼的切入点,在解决问题中,真正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舆论监督要坚持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体现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调查采访过程中要坚持中立客观的立场,做到专业平衡报道,力求多信源互证、证据链完整,不偏听偏信、不以偏概全;要充分利用社会学、统计学及大数据等科学手段、科学方法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争取舆论监督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新闻媒体还应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舆论监督,明确哪些内容可报道,并把握报道时机。另外,新闻媒体还应具有大局观以及政治意识,要使舆论监督与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具有较深的影响力,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其影响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对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开展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时,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基础,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扩大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实现为人民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晶晶.浅谈新闻媒体在当今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193.
[2]马新萍.如何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7(1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