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213300
摘要:情境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是高中语文两大重要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身心沉浸至美妙的语文世界中,也可以助力学生在完成任务中高效学习,一旦将两者结合起来,实施情境任务式教学,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链条式、对照式、拓展式三种情境任务式教学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情境任务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感受文学魅力,实现知识迁移,落实好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任务式;教学策略
情境任务法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情境与任务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在这何种教学模式中,情境与任务相伴而生,通过两者的融合,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学科教学的关键是将单纯记忆转变成完成任务,以任务为系统性、深入性学习的媒介,而任务作用发挥的重要保证是相适宜情境。从而以情境作为完成任务的铺垫,以任务作为学生感悟情境内涵的引子。
一、设计链条式的情境任务,构建理解逻辑
链条式情境任务指的是教师将多个任务融入到一个情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这几个任务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形成了一个问题链,具有递进深入的关系,这也是目前任务式教学比较重要的形式。通过将几个关联性问题融入到一个情境中,可以帮助学生以情境为系统性思考问题的媒介,不需要转换和跳出熟悉的情境,以此提高了思考效率。教师在设计链条式情境任务的时候,要保证几个任务穿插到相适应的情境节点中,实现情境对任务分析和解决的推动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故都的秋》这一篇课文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深刻领悟郁达夫笔下秋天的悲凉,更能体会到作者心中的消沉,教师可以采取链条式情境任务教学模式。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能想象出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有哪些景象,然后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绘制出来,将作品中描述的景物体现在画中,并且要回答为什么选择这几种景物。第二个任务是面对自己绘制的图画,需要从作品中挑选出合适的句子,或者自创几个句子作为题跋。这两个任务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并且都融入在同一个情境下,激发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和线索,也通过了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和完成,实现了学生对这篇课文中心思想的深层次理解。
二、设计对照式情境任务,实现深度理解
语文不是表面的热闹,更应该通过书面意思探究本质内涵,尤其是对于高中生,在学习语文作品的时候,要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认知。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设计对照式情境任务,在对照中实现对教材作品的深层次认知,在任务中把握住教材作品的关键内涵,在情境中有了对照的对象。对照式情境任务一般有两个,以此形成一种对比的关系。在对比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为两位小组,每一个小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思考结束之后,两个小组成员就相关联的两个情境任务进行“辩论”,并且在辩论中实现了对教材作品的拓展思考、深入理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静女》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与《涉江采芙蓉》结合起来开展。首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静女”和“涉江采芙蓉”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两首诗歌描述的画面有相似之处,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也要把握共同性,便于学生接下来的对比。接着为学生设计四个学习任务:在阅读之后介绍两首诗歌的大概内容,鉴赏作品中应用到的哪些意象与写法,体会两位作者的思想情感,自由辩论哪一首诗歌更出色。通过这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唯美的情景中实现对两首诗歌的深层次比较,也就能对深刻把握两首诗歌的独特之处,包括作者的创作手法、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对现代人的思想启发等。进而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剖析,就能实现知识的消化吸收,并在自由辩论中充分展现出来。
三、设计拓展式情境任务,实现能力迁移
学以致用是一切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根据陶行知生活既教育理论可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和改造生活。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与学生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也就更需要引导学生去迁移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设计拓展式的情境任务,将学生学习的阵地与视野拓展到教材之外、教室之外,尤其是与社会热点、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用活用好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以生活化情境、社会情境、自然情境为主,尤其是学生熟悉的情景,能帮助学生对知识更好地转化应用。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以生活化问题为主,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语文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家乡文化生活》这一章内容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用掌握的知识去思考家乡文化生活的巨变,以及背后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将家乡各种著名的建筑物、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色、风俗习惯等与文化生活有关的视频、图片剪辑成一个短片,让学生对家乡文化生活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说一说哪一种家乡文化生活最能吸引自己,为什么,想一想哪一种家乡文化生活最需要传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传承。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对自己家乡文化生活有了深刻理解,坚定了文化自信,思考了如何成为家乡文化生活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在情境任务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闲暇时刻,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课堂上展示出的情境有了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对家乡文化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震撼,对两个问题也就会有更全面、深入的思考。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更高学习热情,实现更高学习成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教师能借助与语文学科特点高度一致的情境任务式,以带给学生更美好的体验和更深入的领悟。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设计链条式的情境任务,构建理解逻辑,设计对照式情境任务,实现深度理解,设计拓展式情境任务,实现能力迁移。从而在情境感召、任务驱动下,实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解丽丽.试析情境创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2021(28).
[2]吕新平.阅读教学情境任务的类型及价值[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3).
[3]高海龙.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情境的有效创设[J].课外语文,2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