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脉化斑颗粒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软脉化斑颗粒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陈雪莲,张旭琳,苏建华,衡秀波,税宗伦,程红

(乐山市犍为县中医医院,四川 乐山,614400)

摘要:目的:分析软脉化斑颗粒对改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软脉化斑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FD积分、TG、CHO均为观察组更低(P<0.05);中医证候疗效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疗程内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1)软脉化斑颗粒在减少颈动脉IMT、Crouse斑块积分、FD中医症状积分及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等综合疗效方面有明显作用优势。(2)与单纯口服阿托伐他汀片相比,联合口服软脉化斑颗粒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较好的作用,可提高治疗效率,应用软脉化斑颗粒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中医;软脉化斑颗粒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日常膳食结构发生较大调整,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各类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逐年上升,研究发现[1]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体积较大稳定性斑块或易发生脱落以及破裂的斑块均容易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变,甚至造成患者死亡。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来改善其斑块块稳定性有利于延缓疾病进程,改善患者预后。而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稳定斑块、缩短病程有突出优势,以下将分析通过应用软脉化斑颗粒在改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效果。

1资料方法

1.1基础资料

入组病例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例10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各为50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6例、24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7例、23例;两组年龄均为42~76岁,且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均有其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10mg/次 qd 口服;观察组加用软脉化斑颗粒(每次1袋,每天服3袋)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2周。

1.3评价规范

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以及主要血脂指标TC、CHO,并对2组患者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评分比较疗效:显效:临床症状表现消失或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达70%或以上;有效:临床症状获得好转,同时中医症候积分下降达30%或以上;无效:患者的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中医症候积分下降不足30%;加重:症状表现持续加重。(3)记录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皮疹、发热等。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均以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组间对比分析,定性资料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CMH χ2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即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指标组间平行对比

观察组完成治疗48例,脱失 2 例;对照组完成治疗47例,脱失3

1 临床疗效指标组间平行对比(±s

分组

颈动脉IMT(mm)

斑块Crouse积分(分)

FD积分(分)

TG(mmol/L)

CHO(mg/dL)

施治前

施治后

施治前

施治后

施治前

施治后

施治前

施治后

施治前

施治后

观察组(n=48)

1.42±0.18

0.93±0.20

4.12±0.75

2.86±0.85

12.6±3.7

4.4±3.2

2.5±0.96

1.6±0.99

7.56±0.58

5.46±0.38

对照组(n=47)

1.39±0.19

1.12±0.18

4.14±0.77

3.21±0.76

12.3±3.8

8.3±4.8

2.5±0.84

1.9±0.85

7.47±0.49

5.87±0.69

注:组间比较P<0.05。

2.2中医证候疗效组间平行对比

中医证候疗效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2  中医证候疗效组间平行对比(例)

分组

疗效等级

总有效率

Z

P

显效

有效

无效

加重

观察组

25

15

7

1

83.3%

-2.727

0.006

对照组

16

19

10

2

74.4%

注: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残疾率以及死亡率均比较高,且相当一部分的脑血管病变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关,尤其是与患者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有关,在血流冲击作用下非常容易造成斑块破裂,进一步引起血液供应障碍,从而诱发脑梗死[2]。针对患者的易损颈动脉斑块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有重要价值。中医学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归入到“项脉痹”的范畴之中,认为其发生往往与饮食不节、脏腑失养、情志失调等有关,从而造成精液运化失常,痰浊日久凝为痰浊,并进一步渗入血脉,从而诱发该疾病,通过给予活血化瘀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血行流畅,软脉化斑颗粒中包含营淫羊藿、蒲公英、土鳖虫等八味药材,具有化痰通络、补肾填精的功效,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并发挥促纤溶、清除自由基等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颈动脉IMT、血脂指标、斑块Crouse积分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软脉化斑颗粒的联合应用能够提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整体疗效,改善其斑块稳定性。

综上所述,应用软脉化斑颗粒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肖义萍,邹腊梅,鄢孟舟. 软脉化斑汤改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5):8.

[2] 罗兴民,杨彩虹,王丽红,等. 软脉化斑汤对颈动脉斑块(肾虚血瘀证)稳定性的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2017,35(1):60-63.

课题立项编号:21SZD147;

课题名称:软脉化斑颗粒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