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略读课教学和精读课教学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1

谈略读课教学和精读课教学的比较

魏亚娟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冷云小学

略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重点所在,无论是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是知识的拓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久以来,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只重视精读课文,忽视了略读课。对于如何把握好略读课的讲授尺度,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来改变当前的现状,我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对略读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那么到底略读课教学与精读课教学有何区别?略读教学容易走入那些误区?接下来我将会从这两方面来阐述。

     一、两种课型的比较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制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可以看出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但是二者在课堂上的呈现方式确是不同的,接下来我就结合具体课例来谈谈二者的不同:

(一)精读课文重方法的总结,略读课文重方法的运用,体现在教学目标不同

结合课后思考制定了精读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前连接语制定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从“目标”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精读课文更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而略读课文却更关注学习方法的运用。为此,我们在略读教学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把课文学懂。

  (二)精读课文重细节研读,略读课文重整体把握 ,体现在导入过程的不同

精读课文的导入是教师精心预设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个环节是在第一课时的反复地读、用读来丰富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的一个巧妙设计,训练学生在语文中迅速寻找与之匹配的内容,连成句子。略读课文的导入更言简意赅、目标明确,直奔主题。由此可见精读课文重细节研读,略读课文重整体把握 。
   (三)精读课文重感悟,略读课文重积累 。

在精读课上老师让学生看课文后马上说感受,有一定的困难。但录像唤起了学生学习课文语言的欲望,看后再说,学生就会妙语连珠,并且也为后面写做准备。出示课件和品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学生自然产生失望、悲观、愤怒等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情感表达出来,语言实践和悟意入情水乳交融。学生在细节研读中感悟,感悟又促进学生更好地实践。

在略读课上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把握课文前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情感。突出了能力的训练点即快速阅读、想象,联系实际谈感想。教学的过程不重细节,而留给学生更多整块的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精读课文重感悟,略读课文重积累。

二、略读教学的误区

当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略读课堂,却发现我的略读课常常会出现这种精略不分,或求精舍略的现象。

1.略读课文自读化
   在课堂上让学生先把略读课文轻描淡写地读,一读带过,再任其自由地交流,而自己却退让一边,不加指导,不予总结,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殊不知,这样囫囵吞枣地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停留在浅层,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读到的东西犹如过眼烟云。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略读课文的“略”等同于“忽略”。
  2.略读课文泛读化 
  “略”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为“简单、略微”。顾名思义,“略读”就是简单地读一读,略微知道大意即可。略读课文一般篇幅较长,而教学的课时数又少,我们常常将其视为“闲文” 置于课外,交待学生课外自学;再加上略读课文中既不安排写字、词句的学习任务,又没有需要思考的课后问题和相应要完成的课堂作业,更没有列入考试范围,为了赶进度,有些教师就将其挤出了课堂。这样,略读课文的“略”等同于“省略”。
  3. 略读课文精读化 
  一些略读课文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面对这些阅读精品,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不免产生难以割舍的感觉,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上,字词句段、篇章结构、内容理解、文意把握面面俱到、精雕细琢,使略读不“略”,包办太多,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能很好地提高。这无疑是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精细食品却少有粗粮进行调节,长久必定弱化阅读的消化功能。
   以上几个误区的出现,主要是源于我们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而引起的。

总之,教学方式是一个多元化行为。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是阅读教学,都要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从开放的角度看,不能完全信守“略读课不能上成精读课”或“精读课不能上成略读课”的教条,但是我们需要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区分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在教学方式上的诸多差异,更好地把握精读课文上的学“法”以及略读课文中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