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19000
摘要:随着21世纪国家的飞速发展,城市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将成为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目前,我国城市流域的水污染状况比较严峻,部分湖泊和城市中的某些河流已经发生了富营养化,造成了城市流域水质恶化,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用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 本文介绍了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的主要因素和分析了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关键问题,最后探索了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和策略,以期提升区域水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强化治理水平。
关键词: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策略
引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河道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而城市河道又是与自然河流密切相关的,因此,城市河道的水环境若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必然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城市河流作为城镇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在城镇开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的主要因素
城市河道包括自然河流和人工运河两部分,它能有效地调控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正常运行提供必需的水源。然而,在工业化程度逐步提高的同时,城市河道的污染状况也变得更加严重,它的原有功能渐渐丧失,对城市饮水安全构成了威胁,也不利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是导致城市河流水环境日趋恶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河流的走向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并且随着河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多,河流本身的水循环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同时,河流中的淤泥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很难被有效地移除,导致河流底部淤积,形成了严重的内源污染源;除此之外,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会引起工业用水的增多,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变得越来越多,从而给城市的水体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这一现象会导致整个城市河道的水环境产生严重的恶性循环,从而威胁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持续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的自净再生能力下降,河道中的污染物数量增加,会引起水体变得黑臭,甚至会产生大量的厌氧菌落,使得水面被大量的藻类植物所覆盖,这会对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会有大量的鱼类因为缺氧而死去,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很难再进行重新组合。此外,城市河道水资源的持续污染,还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对城市水源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还会对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2.1水体污染严重
人口密集、城市发展速度快、工农业生产密集,是造成高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严重落后于城市发展要求,致使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甚至有部分废水未经处理就被直接排出,从而加重了水体污染。
2.2污水处理效能低
城市雨、污管网由于长期未得到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其功能与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致使实际的污水收集效率与其表观指标相差甚远,极大地影响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减负效果。雨水径流排放缺乏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未能充分发挥绿色设施的减排作用,致使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控制。
2.3水体生态功能退化
传统的“宽水面大水深”的河流整治与水系景观营造模式,造成了水体流动性差,生态基流缺乏,水体的自净能力显著下降。由于其水流缓慢,甚至停滞,水动力条件恶劣,容易造成局部区域的污染累积,从而造成泥沙淤积。此外,河流、河堤的硬化性、梯级大坝的截留等也造成了水、陆两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造成了水、陆两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2.4水污染问题不够重视
大多数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染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处置而成为分散式污染源,而且负荷通常都很高。
3、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和策略
3.1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河道治理方案
在城市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和治理措施,注意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方案和技术的应用更有针对性。实际工作中,应采取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的方式对河道的综合治理思路进行梳理,促使治理工作取得预期成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人员应该以城市的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条件、地形地貌、污水来源等为基础,分析并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案,同时,还应该以城市污水处理的特征和过去的经验为基础,探讨该方案应用的可行性。
在将治理方案付诸实践之前,还需要对地区污水治理的现状展开必要的数据调查,对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水源地保护情况、城市用水量和水源地下管网的建设情况等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展开城市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对于滨海城市,还应综合考虑潮汐水文特性及水流域的总体承载能力,在充分认识有关技术指标及实际条件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处理方案,并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限值。
3.2人工净化工程
一是引水换水工程。通过换水,将河道内的污染物向下冲至下游河道,有效降低了该段河道内污染物的浓度。但是,它可能会对下游河道造成水污染,适用范围很窄。其次,曝气用于增加氧气。受污染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一般较低,不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通过射流曝气、喷泉曝气、微孔曝气等措施,提升溶解氧,促进微生物降解速率。然后是局部微生物活化系统。河流中的原生微生物不太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在河流中添加原生微生物可以有效促进原生微生物的降解,有效消化河流中的重金属,有效修复河流生态环境。
3.3建设水下森林
所谓的水下森林,指的就是在水中种植大量的水生植物,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水下生态环境。水生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分解并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物质,通过对水体进行改造,使河道具有更强大的自清洁能力,改善了水下的生态状况,还可以引进其它的物种,使河道的生态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对水体中植物的生长状况的分析,可以对河流中的水质做出判断。如果植物生长的很好,而且水很清澈,那就说明水的质量很好,但是如果植物生长的不好,或者是死了,水也很浑浊,那就说明水的质量很差。因此,在完成水下森林的形成后,必须对河流的水质进行观测,才能对河流的水质进行客观的评判。并采取投喂水草等措施,防止水草生长过旺,以维持河道生态平衡。
3.4修复水生态
(1)推动流域非供水水库、人工湿地等渠道联动,开辟河道补水新途径。在可再生水回用、清洁基流剥离、雨水和洪水利用的前提下,发挥流域特点,通过浅滩、回水、深潭、人工湿地等工程措施,增强水交换能力,增加河水环境容量;
(2)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有条件的河岸带,应该使用天然护岸或具有天然护岸“可渗透性”,能够充分保障其与周边环境间水分交换及调控作用,为动植物提供栖息的空间,并具备一定的抗冲强度;
(3)采用机械疏浚、建造壅水深塘、添加微生物和投喂水生动物等措施,对内源污染沉积物和被污染的水进行了治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河流水文调节、水体自净、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逐步恢复,达到对河流天然基础的恢复。
3.5加大生态补水与污水治理力度
推动城市流域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是解决我国用水短缺的关键。
同时,对城市水生态修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目前的技术条件,建立水库、蓄水池和污水处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水回用技术,可以提高城市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在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促进城市小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需要采取生态补水措施,重视利用河流水动力学,促进河流的自然流经,从而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从而达到改善区域水环境的目的。此外,在区域水环境中,重视对绿色植被的覆盖,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降低氨、氮和总磷的富集,从而达到河道的生态补水效果。
3.6进一步规范企业排污收费和提升污水处理系统
目前,我国对城市污水排放税的征收标准还没有做得很细,也没有全面地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别。往往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来达到经济指标,从而产生了负面的环保意识。所以,要建立一个以污水排放费用为基础的合理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节水技术的应用、水污染的防治等,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首先,企业应引进高科技,采用新工艺,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废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并通过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实施产品生产的生态计划。其次,促进工业密集区的生态发展,加强上下游企业在原材料生产中的废物利用,并以“零排放”为目标延伸生产链,让生态工业区促进企业集群和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后,从长远角度,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循环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生产。在国家层面,要瞄准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和工业园区,选择几个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结语
总之,综合治理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综合利用生态构筑技术、曝气增氧技术等多种技术,可有效地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要想更好地运用综合治理技术,提高其水环境修复的效果,有关单位还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对其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从而提高水环境修复工程中综合治理技术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彬.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东莞市石马河流域为例[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9):132-134.
[2]米广杰.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和策略[J].清洗世界,2021,37(07):94-95.
[3]宁慧平,王宗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路线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2):255-256.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1.12.121.
[4]邹扬帆.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和策略分析与探讨[J].珠江水运,2020(09):114-115.DOI:10.14125/j.cnki.zjsy.2020.09.056.
[5]张茂林.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和策略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238+241.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19.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