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量,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阻生牙拔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促进治疗顺利进行。
关键词 心理护理;阻生牙拔除术;焦虑
阻生牙主要是指牙齿在颌骨内因位置不当而无法萌出至正常咬合位置的牙科疾病,其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达到20 %,多为下颌第三磨牙、上颌第三磨牙。由于阻生牙无法正常萌出生长,其牙体往往会被邻牙阻挡,甚至被骨组织包埋,阻生牙牙体与牙龈之间容易藏污纳垢,引起口臭、龋坏、牙槽骨吸收等现象,容易导致炎症,出现牙龈肿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发展为颌面间隙感染,危及患者健康[1]。临床上针对阻生牙多采取拔除手术治疗,但由于阻生牙位置不当,被骨组织包埋,其拔除难度较大,术中往往需要采用牙钳、牙钻等器械,加上患者对阻生牙拔除术存在错误认知,可在围手术期出现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 导致患者对阻生牙拔除术产生抵触情绪,手术过程中配合度欠佳,不利于阻生牙拔除术的顺利实施[2]。心理护理是指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其给予生理、心理、信息等多个层面的支持,从而达到缓解其负面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目的[3]。本文将心理护理应用于阻生牙拔除术患者中,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水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6.8±3.4)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7.1±3.8)岁。纳入标准为:(1)符合阻生牙诊断标准,经口腔摄片检查证实;(2)在局麻下接受阻生牙拔除术;(3)认知、沟通正常;(4)能配合研究和问卷调查;(5)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1)既往有精神病史者;(2)近1个月内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者;(3)退出研究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性别、阻生牙生长位置、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主动和患者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增强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的开展;采用图片、模型、视频等形式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提高患者对拔牙过程及预后的认识。指导患者自我放松技术,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意念放松等。(2)术中的心理护理:在拔牙过程中播放患者喜爱的轻音乐,制造轻松的氛围,放松患者的心情,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四肢自然放松。纸巾和漱口水放在患者便于拿取的位置。护士在一边用亲切的语言指导患者自然放松,保持正确的体位、不随意偏头或挪动身体,有不适时可以举手示意。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轻闭双眼时,应用掌握的放松技术,缓解紧张心理。对于反应强烈的患者,在手术时使用肢体语言进行行为干预,如握住患者的手臂或扶住患者的肩部。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除了需要配合医生完成器械准备、协助拉钩、止血、放置吸唾液管、劈牙、去骨、增隙等操作外,还需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脉搏及出汗情况。护士的操作动作应轻柔、稳准、快速,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增强患者对诊疗工作的信心。(3)术后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后由于可能引起牙龈出血,疼痛、不适、张口困难等症状,护士应保持耐心,理解患者的感受,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牙龈轻微不适、张口困难等症状在术后是暂时性的,会自行缓解,无需过度担忧;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安抚其焦虑情绪,指导患者采用局部冰袋冷敷, 以减轻手术后患者牙龈肿痛程度。
1.3 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量,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SAS焦虑自评量表共有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评分乘以1.25为最终得分。总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的比较
组别 | 例数 | 干预前 | 干预后 |
观察组 | 48 | 76.43±3.81 | 52.12±4.20 |
对照组 | 48 | 77.40±4.19 | 62.97±3.54 |
P | >0.05 | <0.05 |
3、讨论
牙科焦虑症临床表现为在候诊和治疗时呼吸不由自主地加快、心率和基础心率都有所增加,对口腔内的刺激变得敏感以及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流汗等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对口腔治疗的各种逃避行为或潜在的逃避倾向。阻生牙拔除术由于其复杂的解剖位置,拔除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患者焦虑的发生率更高,容易导致拔除术配合不佳,加大拔除难度,降低工作效率,恶化医患关系[4]。心理护理是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充分的评估后,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信息支持及社会支持,本文在手术前予以充分的评估和健康教育,手术中采用音乐、语言等予以安慰和鼓励,手术后予以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本文将心理护理应用于阻生牙拔除术患者中,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程度,对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阚兴伟,廖学娟,王丽雅,等. 阻生牙拔除术的临床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183-186
[2]刘娟. 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的焦虑状况分析[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Z1):87
[3]吴明兰,万青,晋绣红,等. 心理干预对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2(7):116-117
[4] 汤屹群,万澎波,瞿冬琳,等. 心理护理在阻生牙拔除术中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 .上海口腔医学,2015,24(3):36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