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11402197511138516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就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加快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并且对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改革,才能保障教学实效性。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及实践,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引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初步能力为主。为了满足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工作需求,就需要加快课程教学的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深度化、现代化,带领学生高效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一、重构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需要先从教学内容的重构出发,保障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需求等之上,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同时,还需要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从而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如文科、理工科、艺术类等等,且包括必修内容、选修内容、课时等,从而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1]。第二,再次基于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细化分解,并且充分实现网络化、在线式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搭建网络平台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需要朝着自由、多元、开放的方向迈进,才能加快“互联网+”模式与教学的融合步伐,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就需要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让学生自由、便捷、高效展开学习。第一,作为专业课程教师,需要先紧跟时代发展,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并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积极引入互联网资源展开教学。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过程到教学方法,都要将网络教学融入其中,保障课程建设的实效性[2]。第二,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加快在线课程的建设步伐,让网络资源成为主要教学载体,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与数字化。作为专业教师,需要先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梳理与优化,然后以独立的知识点为单元,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并且将其上传分享到网络平台中。数字化教学资源,以5-10分钟的视频、演示课件效果最佳,从而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知识、技能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快速吸收、消化。第三,通过在线测试系统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提问、复习、实践,以及教师布置任务、上传课件、教学检测、学情分析等一体化管理。同时,还可以分享最为前沿的教学资源与内容,让计算机基础学习突破时空限制。
三、深化校企合作
“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还要实现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充分利用社会、网络的教学资源,从而建设更加专业、系统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背景下,就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最终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一,高校要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明确双方的职责,共同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从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师资源的组建;到资金资源的支持,实训实践平台的搭建,保障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有序开展[3]。第二,在校企建立合作关系之后,还要通过技术、资源共享的方式,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网络等资源,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走向社会、面向未来。比如紧跟时代发展的计算机硬件组成及组装、操作系统、网络等课程,都可以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或者借鉴优秀高校、企业的资源技术,进行基础课程的建设。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校企双方提供在线教学课件、视频教学、教学动画等手段,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积极实践,快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第三,由校企双方定期组织各种比赛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就,增强自信心,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展开操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出发,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现代化,才能保障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紧密结合,最终培养一支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后续教学中,就需要通过重构教学内容、搭建网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三个角度,实现互联网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宋建松,王雅静.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一辑.[出版者不详],2021:129-131.
[2]李万鹏.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及实践[J].学周刊,2020(06):5-6.
[3]占生平.“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