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基于课程思政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毛新民

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2517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语言知识,同时也要发挥自身德育重要阵地的作用。课程思政作为近年来小学教育重要教学要求,其是指在学科知识中选择合适的角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理论教学水平和道德教育水平的协同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语文课堂开展思政教育的先天条件和积极意义,精准分析学情和新时期教育需求,以合适的文体承载德育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基于此,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以为有关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育实践

前言: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对文本教材的全面分析,挖掘阅读素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思政理念,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阅读学习方法的同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品质。教师有必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对阅读教学模式和方式做出创新,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加强关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品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精准分析教材,挖掘思政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类型丰富,包括现代素材、历史素材、事迹素材以及人物素材等,教师需要对不同类型素材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剖析其中的思政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用思政元素加深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价值观[1]。此外教师还要围绕着思政理念对加教学计划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完善教学流程规划和合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帮助学生准确抓住文章主题与内涵,引导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进行分析理解,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阅读过程中,保证学生做到深层次思考。例如在《升国旗》文章教学上,该篇文本思政元素突出,学生通过“升国旗”就能自主联想到爱国情怀,且升国旗活动多数学生对此有实践经验。教师可根据该文章特点,选择在学生参加升国旗活动后进行文章教学,引导学生表述升国旗的感想,了解学生心里想法,之后再解决生词问题。后续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天安门升国旗视频,让学生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产生爱国思想,实现阅读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开展古诗词思政教学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文体,其相较于说明文、记叙文整体语言精练,表现的思想情感更加集中。并且古诗词也蕴含着浓厚的思政元素,是小学语文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含义进行分析,还需要对古诗词中的情感思想进行重点教育,提炼思政重点,对学生的正确思想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2]。例如在《夏日绝句》古诗词教学上,该篇诗词是宋代诗人李清照以借古讽今的方式抒发个人悲愤的作品。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词学习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揭露每一句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教师从作者对典故的合理运用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崇高无畏的精神和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该首诗的整体高昂基调,对学生的人生价值导向做出强调,将浓烈的爱国情感充分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

三、分析文本人物,探讨思想品德

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对光荣事迹和英雄人物有一定的崇拜之情,一些人物事迹中的思政元素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正向引领。教师可通过文本人物的模范作用发挥榜样力量,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3]。教师可详细讲解人物的背景和事件,和学生一同对人物事迹中蕴含的情感意义进行探讨,鼓励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优良品质,以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例如在《黄继光》阅读教学上,许多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黄继光这一英雄人物的光荣事件有所耳闻,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影视资料,重点分析黄继光在人物形象,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黄继光英雄故事,进而对黄继光人物的崇高素养、大无畏精神、忠于革命的坚强意志等进行强调,让学生感受到人物伟大之处,从而强化其爱国主义观念。

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情感把握

    传统文化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构成,不仅是我国历史文明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诸多优秀传统文化都蕴含相应的思政元素,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基础,对其中的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挖掘和延伸,深化学生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在文化理解中体会其丰富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4]。例如在课文《中华传统节日》学习上,教师采用小组教学法,将学生分组后指导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传统节日主题,然后对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进行资料收集,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如以中秋节为主题的学习小组对节日的由来、习俗以及背后的故事进行搜集分析,向其他同学讲解中秋节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中秋节有祈盼幸福丰收的含义,拓展学生个人知识眼界的同时,借助传统文化让学生对亲人、团圆等有更深刻的认知,对学生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融入思政教育意义显著,语文教材本身也蕴含着大量思政素材,教师要对此充分利用,将阅读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充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教师要针对不同体裁的文本选用正确授课方式,彰显思政教育的积极意义引起学生重视程度,旋转合适的角度融入思政知识点,以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沈立文.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3):17-18+22.

[2]程爱华.基于“‘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思政效果评价[J].鄂州大学学报,2023,30(02):72-74.DOI:10.16732/j.cnki.jeu.2023.02.026.

[3]华雪珍.课程思政目标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导学育人实践[J].江苏教育,2023(01):18-21.

[4]麦康弟.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三).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三),202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