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

1.陈爱林  ,2.王再军,3.李春燕 

1.内蒙古众鑫安国土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省市邮编:010000

2.内蒙古众鑫安国土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省市邮编:010000

3.内蒙古众鑫安国土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省市邮编:010000

摘要:随着矿业业务的不断发展,矿山地质灾害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灾害不仅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本研究主要探讨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首先从植被恢复、工程治理措施等方面分析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解决措施,为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保障。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治理

矿山地质灾害是矿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其对环境具有巨大损害。随着矿业业务的不断发展,矿山地质灾害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合理有效地处理并重建受灾区域的生态环境,是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重要任务。由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难度较大,环境恢复治理的进展较为缓慢,会影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矿山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需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为矿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分析

1.1植被恢复治理体系不健全

矿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1]。其中,受灾区域的植被恢复问题是其生态环境整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矿山地质灾害面积广、造成的环境影响多方面,因此,恢复治理植被的难度较大。首先,在受灾区域的植被恢复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恢复成本的高昂,即针对不同的受灾地形、土质和受灾程度,需要采用不同的植被治理措施且治理成本往往较高[2]。其次,当前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政策执行不到位和技术足够的困难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目前,许多受灾地区并未建立完善的植被恢复制度或措施,无法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1.2植被物种多样性及覆土种植力度不足

矿山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恢复治理任务艰巨。在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治理中,植被物种多样性和覆土种植力度不足是制约恢复治理的主要问题之一[3]。首先,由于矿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土地破坏和污染,地表覆盖物减少,土壤结构受损,这导致恢复治理之后植被覆盖率不高,物种数目较少。物种多样性的不足使得生态系统无法完全重建,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其次,由于矿山地质灾害区域土壤质量下降,空气污染较大,光照不足等因素,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区域的覆土种植力度不足,植被恢复的速度比较缓慢,影响生态恢复效果。

1.3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标准化意识不强

目前,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存在着标准化意识不强的问题,制约了恢复治理工作的扩展和深入。在恢复治理之前需要统一制定恰当的管控标准,对治理成果的评估和监测提出具体的标准。但是,现实情况下,一些矿山的治理标准和实际实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治理效果和治理进展。其次,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公司及其从业人员的标准化意识相对较弱,导致治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甚至存在一些治理行为违法违规的情况。

1.4矿山开采技术不科学

不科学的矿山开采技术则是制约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根源问题。传统的矿山开采方式采用露天采矿,这种方式会在采矿过程中导致大面积地皮剥离,严重破坏了土壤层和植被覆盖,造成亚洲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技术落后也导致了矿山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难以处理,使治理困难。此外,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矿山开采方式被广泛采用。这种开采方式无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给后续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2.1加强植被治理体系建设

为了解决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问题,在考虑植被恢复问题时,需制定相应政策和标准。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类型的矿山地质灾害区域,可以制定相应环境恢复和植被治理标准,建立相应的政策体系,明确治理责任和监管机制。在恢复治理前,必须对受灾地区进行全面的科学调研和规划。以确保治理策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4]。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受灾程度和地形情况,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种植草木,引入生态微生物清理土壤污染等方法,实现植被的有效恢复。在植被恢复治理之后,必须重视植被的管理和维护。对于疏于管理的区域,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职工等当地人群重视植被的保护和菌群管理。

2.2保障植被多样性,加大覆土种植力度

矿山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长期和复杂的,在植被恢复治理之中,需要切实提高治理过程的技术先进性和可行性,坚持多种治理方案和综合运用的治理思路,在政策、技术、社会等各方面为恢复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其一,加强物种资源保护。重视植被物种保护,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确保物种多样性得到切实保障。其二,优化种植设计。据不同的受灾程度和地形情况,制定恰当植被恢复策略和较为细致的种植设计。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物种优势,丰富物种多样性

[5]。其三,提升土壤质量。针对受灾区域所面临的土壤污染等问题,考虑采用生态修复、土地改良、土地重构等方法,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质量。其四,加强覆土种植力度和管理。在植被恢复治理过程中,应加强覆土的种植和植被管理。推广种植适宜的植被,加大植被覆盖度,增加覆盖物,确保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有效性。

2.3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标准化意识

为了保障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有效性,需提高治理标准化意识。政府部门、治理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应该共同努力,提高治理标准化意识,推动恢复治理标准的完善,从而提高治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和执行力度,对无法达到标准的治理工作要督促整改,并严肃查处一些违规行为。此外,还需提升从业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治理意识和专业技能,增强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感。

2.4科学使用矿山开采技术

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需引进新的矿山开采技术和现代设备,实现矿山开采过程中高效、节能、环保的目标。同时,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促进矿山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此外,需合理的进行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选取适当的开采方式和开采时机,以降低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如,在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中可应用矿山地面减沉技术,避免地面塌陷变形等地质灾害,同时减少水土流失;在环境恢复治理中运用种植复垦技术,发挥植被的固结土壤功能,降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率。

结束语:

矿山地质灾害及其对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已经成为公共关注的话题。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需加强技术创新,合理规划和管理矿山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提高标准化意识,保障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济,尚学勇,董杰. 鹤壁市淇滨区南太行地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J]. 能源与环保,2023,45(01):7-12+20.

[2]谈晓樱,李鑫. 青海省采矿引发的矿山地质灾害生态保护修复治理[J]. 中国金属通报,2022,(09):132-134.

[3]李胜,高伏芳,朱荣华.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探究[J]. 中国金属通报,2022,(07):126-128.

[4]隋广圆,丁吉伟,王超. 关于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恢复的探讨[J]. 世界有色金属,2022,(13):211-213.

[5]刘德成,李玉倩,刘学贤,张永雷,李慧,夏相骅,高雪媛. 废弃矿山环境治理的景观再造研究——以玉田县某采石场为例[J]. 化工矿产地质,2021,43(01):54-58.

1.陈爱林 .内蒙古众鑫安国土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省市邮编:010000

性别:女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水工环方向

2.王再军 单位:内蒙古众鑫安国土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省市邮编:010000

性别:男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称:工程师 研究方向:地质水工环方向

3.李春燕  单位:内蒙古众鑫安国土技术有限公司  单位省市邮编:010000

性别:女 民族:汉 学历:硕士 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水工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