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林敏

三峡大学临床护理研究中心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结果:在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对比方面,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93.33%)、(2.66±1.01)、(6.59±1.48)、(14.49±2.60),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78.33%)、(1.21±0.20)、(13.82±2.74)、(35.67±3.1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指导在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同时能够对各种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环境,值得参考。

关键词】母婴皮肤接触;新生儿护理;影响

就新生儿而言,其变化最大的阶段就是其体内皮质激素受到刺激从而产生儿茶酚胺的阶段[1]。该阶段新生儿会出现应激反应,并且长期处于觉醒的情况之下,导致新生儿的机体能力被大量消耗,如果不能及时觉醒就会对其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2]。研究主要以医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产妇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医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观察组:年龄25岁-40岁,平均年龄(31.94±3.28)岁;对照组:年龄25岁-41岁,平均年龄(32.08±3.31)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指导。即:1.待新生儿出生之后,相关的护理人员首先对新生儿进行评估,随后将新生儿擦干放于产妇身上,并指导产妇脱去内衣,采用仰卧位帮助新生儿带好帽子,穿好纸尿裤等,并采用侧卧姿势将新生儿放置于产妇胸口。2.将新生儿放于产妇双乳之间,在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中,护理人员要进行指导,并和产妇开展交流,对产妇的感受进行了解。3.护理人员要和产妇进行沟通,做好提前的健康知识教学,培养母乳喂养的信心,同时帮助产妇对乳房进行按摩,促进乳汁分泌。4.根据产妇的习惯对饮食进行调整,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确保营养充足。待护理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和产妇进行沟通,对存在问题之处进行沟通指正,强化产妇的母婴知识以及科学喂养意识,增强母婴感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对比,在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对比方面,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93.33%)、(2.66±1.01)、(6.59±1.48)、(14.49±2.60),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78.33%)、(1.21±0.20)、(13.82±2.74)、(35.67±3.1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母乳喂养成功率(n,%)

泌乳量评分(分)

啼哭次数

啼哭持续时间(min)

观察组

60

56(93.33)

2.66±1.01

6.59±1.48

14.49±2.60

对照组

60

47(78.33)

1.21±0.20

13.82±2.74

35.67±3.11

t值

/

5.551

10.908

17.983

40.472

P值

/

0.018

0.000

0.000

0.000

3讨论

通常而言,新生儿出生之后,其体内分泌的大量激素,如果新生儿不能尽早觉醒就很容易导致其健康发育受到影响[3]。相关研究表明,对新生儿实施早期的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的对母子感情进行增强[4]。同时,对于后续实施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面也能够有所提升,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尽早开展母婴皮肤接触指导工作之下的,并且伴随着母乳喂养的时间不断增加,对于新生儿的护理也是有所保障[5]

研究结果显示:在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对比方面,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93.33%)、(2.66±1.01)、(6.59±1.48)、(14.49±2.60),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78.33%)、(1.21±0.20)、(13.82±2.74)、(35.67±3.1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认为,在新生儿护理中,相较于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措施而言,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指导能够有效的提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同时降低新生儿的啼哭次数,新生儿的啼哭时间也显著降低,对于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指导在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同时能够对各种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环境,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朱丽兰.袋鼠式护理联合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体格发育及NBNA评分的影响[J].云南医药,2021,42(03):291-293.

[2]颜美玉,洪阿双.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1,43(03):426-427.

[3]陈小珍,李彩云.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9):104-106.

[4]谭彩云,冯礼娟,梁婷婷,康丽玫.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1):174-175.

[5]郭冰星,黄婕妤.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影响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