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技术探讨

崔雷

140428198605037611

摘要:在矿山开采中,做好勘察工作十分重要。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优质矿石资源满足各个行业发展,有必要对矿石开采领域展开研究。本文将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简单矿山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的有效应用作用,详细研究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技术的具体运用,最后提供若干保障措施,旨在为更多勘察单位提供技术指导,提升矿石资源开采效率,推动社会经济有序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技术

引言

矿产资源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由于传统的勘查工作比较粗糙,只关注换成自然的发现,对环境的关注比较少,所以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绿色勘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所以有关部门应该重视绿色勘查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1新时期矿山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的有效应用作用

新时期矿山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有利于矿山开采安全,也有利于矿山开采效率。

矿山地质灾害问题主要是由于矿山特殊地质,加上特殊的地层变动情况而造成的地质问题。如,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地震等灾害问题,而各种灾害问题的直接影响,就是安全影响。各种地质灾害问题,都直接影响到矿山开采的安全问题。本文在研究矿山地质灾害的过程中,通过资料分析,发现矿山地质灾害的安全影响非常大。从实际角度出发,如果矿山企业或者相关部门能够进行精准的地质灾害勘察,能够进行有效的灾害防治,就能够减少工程安全问题,确保矿山开采安全。另外,从矿山开采生产角度而言,良好的地质勘察以及地质灾害防治能够保证各项矿山生产安全运行。矿山安全生产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自身各项工作良好执行。

2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技术的具体运用

2.1地球信息技术综合方法

GIS技术能够在很多区域应用,但主要作用表现为在较大区域中进行宏观解译,此过程会形成各类比例尺度下对应的航、卫片解释数据。应用航、卫片对部分数据进行解译,更具直观性且也能够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结果,时效性较强,有利于促进勘查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同时,GIS技术在覆盖方面可以实现全天候和全方位,且精度值很高。对于运用的设备而言,主要为无源工作模式,设备未有较大体积,自身重量较轻,不会消耗较多电能,可方便勘察,不存在较高的成本投入。因此,对矿山环境地质进行勘查的过程中,通常会对GIS技术进行反复的运用,借助GIS定位设备能够对矿山环境地质状况进行收集,进而完成三维空间结构信息。由于大多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会被各类空间因素干扰,且GIS涉及良好空间分析与操作性能,并具备多元与多因素复合叠加技术。因此,借助使用GIS技术能够对地质问题灾害进行动态模拟,并做出有针对性地评价。

2.2瞬变电磁技术

不同岩石具有一定的导电差异,这就是应用瞬变电磁技术的基础理论。该技术使用接地线源,向矿石地质工程勘查区域的地下发送持续性脉冲电流,进而分析相应的介质电阻率。瞬变电磁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波形电流导进发射线圈结构中,地下的导电岩石在接收波形电流后,会生成感应电流。在停止发射线圈的电力资源供应后,导电岩石会受到热损耗影响,原本生成的感应电流会伴随时间流逝,不断进行衰减。探测导电岩石电阻率变化情况,即可明确在法线方向的电性参数留存情况。对于巷道掘进工作面的超前探测,发射线圈需要和掘进工作面保持接近的距离,并让法线和掘进工作面前方保持相同的方向。发射线圈移动时,要让其和掘进工作面保持0.1~0.5m的距离。对于掘进工作面的拐角位置,需要将发射线圈移动到掘进工作面侧前方做相应的探测作业,做好发射线圈的角度调整处理,构建起一个结构相对稳定的扇形观测面。在布设测点时,要确定各个测点角度,将测点与掘进工作面设置30°、45°、60°、90°四个夹角,每个夹角设置4个测定方向,收集4个测定方向的数据。考虑到瞬变电磁技术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测定盲区,需要对30°方面设置合理的探测深度,建议以150m作为探测深度最低标准。如果探测深度设置为150m,需要将天线边长设置为2m、发射电流设置在2~3A之间、发射天线匝数设置为20匝。

2.3遥感勘查技术

就是运用遥感器等技术,深入地了解与观测检测物体,从而摸清物体的具体信息以及全面特征,将之运用矿山开采区水文地质勘查中,可以依托现代遥感检测技术,对开采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卫星扫描和光谱测量,从而详细了解观测区的具体地质,实际运用技术先进、结果准确等优势十分的明显。

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

为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护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地处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就要求各企业开采部门管理人员在正式开采前一定要合理化分析设计边坡和弃渣参数,做好相关控制工作,从而在第一时间了解矿区的边坡和弃渣状况,避免边坡和岩石变形等相关问题出现在作业过程中。同时,开采管理部门还可将自身需要联系起来,以合理方式将边坡和开采作业相关准备工作做好,诸如立足于矿区边坡以及弃渣参数设计方量进行科学设计,落实好边坡拦渣与挡墙准备,避免受这一类问题的影响而导致经济利益受损。另外,矿区开采部门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巡视地质灾害作用,并对施工人员巡视作业进行规范,避免出现乱弃的状况。对于出现过地质灾害的区域,需做好巡视和坑道防护管理工作,加强坑道支护工作的有效性,进而防止出现塌陷的情况。

3.2引入新兴技术与设备

为保证矿石资源开采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就需要对现有的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技术进行优化、升级,缩短勘查时间,提升勘察数据分析应用价值。比如将常规的勘查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构建起覆盖整个矿山的局域网络,任何勘察人员在获取勘察数据后,可以直接通过登录局域网络方式,将数据信息传输给数据分析平台,以此实现数据的统一分析,降低数据采集、传输、分析的程序冗余问题。除此之外,也需要引入新型勘察设备,更换掉老旧的勘察设备,让勘查人员摆脱纠正数据误差的工作,将更多时间与精力应用到数据收集、分析等工作中,提升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技术的应用价值。

我国大数据领域正在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技术将会和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入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待勘察的矿山周边情况进行分析,提供给勘查人员更为详细的勘察资料,并列举若干勘查方案,便于勘查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精准的矿山地质工程勘查数据。希望有更多大数据技术相关单位对矿山地质工程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勘察领域,助力各地矿石资源开采作业。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通过文章分析,现代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应该建立现代化防治体系,应用现代化技术,从而保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良好执行。

参考文献

[1]任寒寒.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2020(01):123+125.

[2]莫德科.新时期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07):271-272.

[3]李磊,焦龙进.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2):131-132.

[4]梁冲冲,申子通.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中国金属通报,2019(03):278+280.

[5]朱旗.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3):148+150.

[6]蒋涛.新时期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