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智能时代电子对抗侦察指挥决策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分析智能时代电子对抗侦察指挥决策问题

姚云飞,王森,王堃,焦宇浩,姚苏丹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随着各种现代高新科技的优化发展,使我们逐渐步入智能时代,给各行业发展与进步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军事领域,通过多种现代科技实施电子对抗,为侦查与指挥决策等过程提供协助,已经成为现代战争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时代电子对抗侦查指挥决策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智能时代电子对抗侦查

  所谓电子对抗技术,是指敌对双方在电子斗争过程中所使用电子技术设备,及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手段。电子对抗能够有效削弱与破坏敌方电子设备使用效能,对于在战场上确立优势至关重要。由于对高新电子技术与装备的广泛应用,使军队在战场侦查、作战指挥等领域能力大幅提升。

1、电子对抗侦查指挥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化发展对于军事技术,特别是以网络为核心的电子武器技术形成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军事活动处于日趋复杂的信息环境之中,尤其是电磁环境的复杂化发展使其很难实现有效控制及预测。更多无线电设备(其中包括军用和民用)被用在现代通信、航天航空、情报获取以及信息处理等诸多领域,对于无线电频率规划与管理质量提出了较之以往更高的要求。

  在智能时代,军队主要通过先进的电子装备与相关技术实现战场战场侦查、作战指挥以及武器控制,继而有效提升了整体作战能力与响应速度。实施电子对抗的主要目的在于削弱甚至破坏敌方,同时保护己方,在战场中掌握主动权,为获得战斗胜利奠定提供有利条件。随着军事领域对电子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电子对抗也将成为与敌方自动化指挥系统及武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对抗的有力武器,对于提高战斗指挥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2、体系发展层面的电子对抗情报侦查

2.1OODA作战闭环

  在军事领域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己方感知能力的拓展和敌方感知能力的抑制,形成作战过程优势,继而结合信息优势提高观测、判断、决策以及行动(OODA)过程的节奏,以迅速获得作战优势。电子对抗作战属于战争体系中的重要信息保障,除了能够为作战决策提供支撑,实现火力打击引导以外,还能单独作为作战环路运行。一方面,电子对抗作战为作战系统整体提供出优质的“观测”节点,以作战体系为核心实现OODA循环。另一方面,其自身在“电磁域”之内形成一种OODA作战闭环,从而实现“电子火力”的供给,实现对敌方观察、判断以及决策等过程的抑制。在“电磁域”中开展战斗,进行电子对抗属于信息方面的对抗,因此电子对抗情况便成为了斗争的原点,具体体现在:①电子战不会受到国界的限制;②电子战先于战争,并且贯穿于战争的始终;③在现代战争当中,信息已然成为获取作战优势最为重要的筹码,其关键性使信息获取和对抗自身成为十分重要的作战任务。

2.2电子对抗情报成为联合情报的核心部分

  所谓联合情报,指的是战场范围内各种要素所构成的图像,其具体内容包括:“有哪些目标”、“目标的是谁”、“目标的位置”、“目标的行为企图”等。与传统侦查手段相比,通过电子对抗开展侦查活动,具有较多天然优势:①可以依靠信号截获促进目标体系组成的完善。电抗侦查是针对电磁域进行侦查,对于低截获率目标或隐身目标能够呈现出良好的侦查效果,弥补传统侦查情报上的不足。比如,对机载平台中的雷达和通信频段进行侦查,从而获取目标的电磁信息,促进目标体系的丰富化发展;②使用电抗侦查手段,针对隐身目标实现探测跟踪,获取隐身目标(亦或是视距外目标)的行动轨迹。比如,利用无源雷达(其实质是采用电子侦查手段)侦查隐身飞机所发射的信号,从而获取其航行轨迹,继而弥补防空网络上的不足;③通过电磁维度能够实现对目标更好的辨识,判定目标属性。依靠传统图像侦查和雷达探测手段,只能从外表和大小等维度判定目标,其误差相对较大。而电磁辐射在包络、上升沿及下降沿等方面具有相应特征,因此可以判定搭载辐射源平台的身份,提升情报质量;④提高情报的价值和作用。传统情报一般只能依靠空间位置、行动轨迹等内容对目标的大体位置进行判定,而电子目标所辐射出的电磁特性中隐含了其行为与企图,比如机载雷达在进行单目标攻击过程中通常使用STT模式。所以可以通过对信号的截获,侦查与判定其具体行为,明确目标的意图,为军事指挥与决策提供参考。

2.3电子对抗情报为电抗作战提供服务

  电抗作战属于一种具有非接触、非线性等特征的现代作战方式,并非传统战争中所使用的火炮和导弹,它是一种无法通过人类肉眼直接观察的作战方式,非常依赖于电磁情报以及作战数据的获取。电抗情报的内涵包括:①脉冲外描述形态。其中具体内容为辐射源工作方式,以此针对辐射源加以识别,从而为对抗供给决策依据,并且可以利用外部破坏形式实现电子对抗,通过对电磁形态的破坏时敌方探测能力受损;②脉冲间描述形态。其具体内容为脉冲间的工作形式,通过对脉冲之间变化形式的掌握明确其具体工作模式,继而识别相应的工作状态,最终为综合威胁供给可用依据;③脉冲内描述形态。通过对基因密码的识别获得辐射源特性,实现对敌方探测与通信能力的破坏;④脉冲包络。其中包含辐射与元器件个体特征本质,通过对其的识别明确个体特征或者独立特征,继而了解隐藏于包络内部的本质信息。

  电抗情报依靠长时间的持续截获,可以实现高精度采集与测量,继而获取上述四方面信息,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其中之一(甚至全部)的破坏,使敌方电磁域受损,从而达到“致盲”敌方的效果,通过控制电磁空间把握战场中的主动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时代,电子对抗技术的高效应用对于在战争中提高侦查与作战指挥能力至关重要,是在瞬息万变环境之下迅速占领优势的关键,值得广大军事科研人员对其相关技术应用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提升我国整体军事市里和综合国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赵禄达, 王斌. 基于DBN的电子战指挥决策辅助方法研究[J]. 电光与控制, 2021:12.

[2]黄岩毅, 陈国栋. 电子对抗条件下空战综合优势评估模型[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1, 046(011):118-123,129.

[3]梁皓泓谭信鞠康. 一种电子对抗系统自检方法[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2, 37(2):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