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跨文本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人世间》的跨文本研究

吴建华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000

摘 要:2022年,一部《人世间》被搬上银幕,创下央视近5年电视剧平均收视新高,形成了 “全民追剧”的播出盛况。这部年度“催泪大戏”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是一部时间跨度为50年的中国百姓生活史。本文以《人世间》为研究对象,针对作品的不同文本进行解析。旨在从叙事策略、人物形象、影像修辞等方面来分析小说与电视剧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更深层次的把握作品的价值内涵。

关键词:《人世间》;改编;跨文本

一、《人世间》不同文本的叙事策略

叙事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其关键在于创作者通过什么形式向观众讲好故事;叙事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则更加注重引导人物的心理活动如何被呈现,是“情节化”的层次。小说与电视剧都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讲述故事,只不过两者差异较大。小说主要靠文字来表情达意,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进行再创造;电视则是通过视听语言来叙事,因此更加直观。同一故事内容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下呈现出来也有所差异,因此在改编过程中,导演不得不对原著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视点等做一些转化。

(一)叙事结构的重塑

《人世间》原著115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卷。其故事时间之长,从20世纪70年代到改革开放的今天,50年间发生的事情;地域之广,横跨整个中华大地,内容及其丰富。电视剧《人世间》只有58集,要在这58集里讲述50年间的事情,必然要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做出调整。

首先,电视剧较原著在故事情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删减。例如原著中周秉义的兵团经历、周蓉出国以及周秉昆的生活经历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电视剧则对三兄妹的人生经历做了简化。其次,在一些人物形象设计上,电视剧较原著也做了较大改动。例如,原著中主要围绕哥哥周秉义、姐姐周蓉和弟弟周秉昆三人来展现小人物的群像。电视剧中为了展现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变化又增加了骆士宾、水自流南下经商创业的经历,大大增加了支线人物的戏份。

(二)叙事基调的调整

原著《人世间》属于严肃文学,洞察社会现实,反思性较强,整体上给人一种沉重、灰暗的情感基调。电视剧版《人世间》带给观众的则是温暖、温情的情感基调,在银屏形象的塑造上也与“温馨”的基调相吻合,这不仅符合影视表现形式的特点,也更能使观众感觉到浓浓情谊。这种叙事基调的变化,最显著的便是剧中人物的“善良”。例如,在周父去贵州找周蓉的一场戏中,电视剧删除了原著中周父在路途中与人争执的情节,而只保留了偶遇卖狗的小女孩、车陷泥潭偶遇冯化成的情节。周父“寻女”的路程被缩减,而重点保留了“寻女”这一逻辑线索,重点突出了父女情。

(三)叙事主题的转变

原著小说同电视剧相比在主题上呈现出了由大到小的变化特点。原著更多是表现每个小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外界的矛盾冲突及人间万象,令读者感受到人生的凄苦与悲情。电视剧则将“苦难”转换化为“希望”,重在展现时代变化与个人命运的纠葛,将个人的悲惨遭遇稀释,表现人在苦难经历中仍然向阳生长,令观众感受到温暖。因此,“以情动人”是电视剧版《人世间》的核心,并试图探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思想。

二、《人世间》不同文本的人物形象

艺术作品离不开人物,一个好的人物形象不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还能使故事更加打动人。如果说叙事是在向观众讲故事,那么人物则是讲故事的人。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言:“读者想要的是令人痴迷的复杂的人物形象。” 《人世间》作为一部讲述平凡小人物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人物是其灵魂。                                                                                                                                                                                                                                                                                                                                                                                                                                                                                                                                                                                                                                                                                     

(一)任性浪漫、追求理想的周蓉

在周家三兄妹中,二姐周蓉是作者梁晓声着墨最多的一位人物,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境界。而原著小说中的周蓉又与电视剧中的周蓉差异较大。作者梁晓声将自己的理想观倾注在了周蓉身上,在作者眼中周蓉是极具担当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尽管性格叛逆,但周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生的探求是极具理想抱负的。原著中的周蓉虽然也同样任性,但她知书达理、尊师重道,而且头脑清醒。电视剧中的周蓉却给人一种极致的利己主义的感觉,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顾一切。这是小说与电视剧中周蓉人物形象的最大区别。

(二)平凡热情、担当道义的周秉昆

周秉昆是周家的小儿子,他不像周秉义、周蓉一般有学识,但却是支撑起周家的大孝子。电视剧版的周秉昆是一个平凡的老好人的形象,虽然给人一种呆笨的感觉,但是乐于助人,事事讲道义。但原著中的周秉昆却不似剧中那般阳光,而是也有龌龊的思想。周秉昆阴暗的一面被描写了出来,整个人物变得更加立体。而电视剧中的周秉昆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化了,导演将其龌龊的一面抹去。然而,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周秉昆都是一个善良与讲道义的人,尽管没有上过大学,处在社会底层,但恰恰是这种处境下的善良更难能可贵,也正是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道义”品质。

三、《人世间》不同文本的修辞手法

文学修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修辞是指“一种说服的艺术、一种辩论的技巧。简言之,就是对话语或语篇说服力的研究。”狭义上的修辞则是探索句子表达效果的一种技巧,是一种微观的叙述。修辞其实我们并不陌生,耳熟能详的比喻、排比、拟人、象征是常见的一些修辞手法。对于小说来讲,修辞手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文字语言表达更加准确,能够使读者切身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毫无疑问,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也具备修辞手法。

(一)反复修辞

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等。小说版《人世间》与电视剧版均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原著小说中,例如,周秉昆每天走出家门去木材厂工作时,周母总会说上一句:“又忘带帽子了”,以及反复出现的过年的情节,周秉昆与周父多次吵架的情节等,都在向我们传达“家”的温暖。其次,在电视剧版《人世间》里,也不乏出现大量“反复”的修辞手法,只不过是通过重复的影像画面。

(二)比喻修辞

比喻在《现代汉语》有明确的含义:“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比喻分为明喻和暗喻两种。明喻又称直喻,直接表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简单明了。暗喻则是隐而不显的比喻,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加以修饰或限制。

小说《人世间》以明喻为主,读者通过文字便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例如,在周母抉择周蓉和周秉昆两人谁下乡时,说道:“你说这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咬哪个不疼啊”,用来表现周蓉与周秉昆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骨肉亲情。电视剧《人世间》则以暗喻为主。暗喻又和隐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影视作品中的暗喻多通过视听语言来展现。例如在电视剧第一集开头,表现时代背景的变换,导演使用了排比蒙太奇,为我们展现浩荡的山河、延时摄影里的云卷云舒等,更有时代风云变幻的意味。

小说《人世间》作为一部“平民的史诗”,真实的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记忆。改编成功的电视剧版《人世间》又向观众输出了满满的正能量,称得上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之作。

参考文献:

[1]陈然兴.叙事与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2]美·罗伯特·麦基.故事一一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制作的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17

[3]郝瑞丽.《央视〈今日说法〉的叙事修辞学分析--以主持人的作用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4]黄伯荣,黄序东.现代汉语(增订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