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瑞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瑞丽 678600
2、云南省瑞丽市勐秀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瑞丽 678600
摘要:非洲猪瘟属于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不但传染性比较强,并且致死率非常高,这一疾病的发生对猪的健康生长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给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次研究首先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些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非洲猪瘟;流行现状;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主要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可在猪群中进行广泛传播,属于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猪发病后表现为发病初期体温升高,2~3天内体温逐渐下降,同时伴随皮肤与内脏广泛性出血,呼吸系统衰竭等症状,致死率非常高,如果未能加强防控,很容易增加猪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早在多年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经将非洲猪瘟列为了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之一,在我国,非洲猪也是一种Ⅰ类动物传染性疾病。随着非洲猪瘟感染时间的延长,当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病毒很难被彻底清除,并且还会出现一些新的弱毒株,这些毒株在猪体内的潜伏期也会有所延长,并且部分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极易被忽视,待确诊时治疗难度增加,这是由于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难度。
1、非洲猪瘟的病原性特征
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也是一种单分子线状的双股DNA,基因型有22个,基因组的长度在170~190kb之间,即便是同一毒株,基因组的长度也可能会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非洲猪瘟病毒离子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基因突变的频率比较高,控制难度较大。这种病毒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特别是在一些低温的环境中活性更高,相比较而言,温度越高,非洲猪瘟病毒的活性越低,存活时间越短,等周边环境温度在56~60摄氏度时,其存活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
2、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
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比较多,最为常见的有三种,即患病动物之间的传播,比如非洲野猪感染非洲猪瘟后与家猪接触,会导致非洲猪瘟病毒直接侵入至家猪体内,导致家猪出现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软蜱等吸血昆虫与家猪之间的传播,比如软蜱等吸血昆虫类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后,在与家猪进行接触后会出现传播循环,主要通过血液而传播,造成家猪出现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家猪与家猪之间的传播,如果家猪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后,在与其他健康的猪群接触后会导致健康的猪群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一般情况下,非洲猪瘟感染的有效距离在2~3米之间,消化道与呼吸道是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比如当健康猪群接触到了受到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病毒的排泄物、飞沫、水源以及饮食及饮水设备等时,出现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几率一般为100%
3、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
早在2018年7月份,在我国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内首次发现了非洲猪瘟病毒,之后这种病毒席卷了我国多个区域,极大的降低了我国生猪的存栏量。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迅速实施了隔离封锁,养殖场也不断提高了生物安全措施应用水平,在一段时间内较好的控制住了我国非洲猪瘟的爆发流行趋势,生猪的死亡率明显降低。近两年来,也就是在2020年之后,非洲猪瘟病毒呈现出了零星发生,猪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后基本上并不会表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症状,致死率也有所降低。有资料显示,在2020年,国湖北省、四川省和云南省等地区均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经过检测后发现,这些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均为省外输入,比如违规调运生猪、违规调运生猪类产品等。2021年,我国共有8个省份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共11起,为了及时控制感染,及时扑杀了2216头生猪。在对此进行分析后发现,之所以非洲猪瘟在我国依然流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即非洲猪瘟病毒的抗逆性比较强,传播方式比较多,传播渠道较为复杂,防控措施实施起来较为困难,特别是受到一些利益的驱使,人类经常会抱有侥幸心理而进行生猪以及生猪类产品的违规调用,大部分猪养殖场的养殖模式和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在非洲猪瘟病毒预防方面的认知不足,无法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
4、非洲猪瘟的诊断方式
大部分猪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后会表现出多种符合症状,最为常见的为高温,猪的体温会升高至41~42℃,不想进食,体表皮肤潮红伴随充血、发绀,病情比较严重的会在感染后的1~4天内死亡,只要出现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死亡率高达100%。即便如此,依然有部分猪感染后其表现出的症状与猪肾病综合征、猪皮炎、猪瘟以及蓝耳病等症状比较相似,因此临床诊断难度依然比较大,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切断传播,需要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断,实验室诊断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进行实验室诊断时,病原检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因为当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到猪基体后会迅速的繁殖,随着病毒数量的增加,会逐渐进入到猪的血液和淋巴液中,从而扩散至全身。猪的扁桃体、血液、淋巴结、脾肝肺等组织是非洲猪瘟病毒集中的主要部位,通过进行红细胞吸附试验可进行确诊,这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非常高,并且成本比较低,但是检测时间比较长,应用价值较低。还可进行核酸检测,比如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敏感性比较高,特异性较强,尤其检测时间比较短,一般情况下在感染初期即可检测出猪体内的非洲猪瘟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主要指的是对靶序列进行了扩增反应,这种检测方式对仪器的精密度要求比较低,不需要进行核酸标本的提取,假阴性几率较低,灵敏度和特异性菌比较强,检测结果可视化。还有一种诊断方式为抗体/抗原检测,比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不但操作简单,并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较强,尤其能够对大批量的样本进行检测,所用的时间比较短。
5、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5.1加强引种检测
在对非洲猪瘟病毒防控方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首先要加强对引种猪的检测,比如种猪和断奶仔猪,每一个引种猪进入养殖场之前都要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待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才能允许进入养殖场。如果为种猪,需要进行两次检测,并且间隔时间为25天,如果为断奶仔猪,不但要对仔猪进行检测,还要对母猪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当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才能允许进入养殖场。
5.2加强对进入养殖场车辆的检测
对于运输生猪的车辆一定要在中转点进行充分的消毒,消毒结束后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进入养殖场靠近装猪台,不论是内部车辆还是外部车辆,只要进入装猪台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消毒以及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待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可允许进入,卸完生猪后还要及时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保证相关隔离措施准备到位。
5.3加强对进入养殖场的原料以及人员进行检测
养殖场应在距离其1~2km的位置建立临时隔离仓库或者隔离点,进入养殖场的所有人员以及原料都要再次隔离仓库进行报备中转,一般提前7~10天进行报备,相关人员在原料以及人员进入隔离点之前48h要进行隔离点充分的消毒,应用硫酸氢钾消毒液,然后还要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待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才能允许相关原料以及人员进入隔离点,人员要充分的进行消毒、衣物更换,并且在隔离点至少隔离48小时,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待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才能进入养殖场,所有外来人员以及外来车辆均不可进入养殖场。
结束语
总之,非洲猪瘟病毒极大的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其传染性非常强,防控难度较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养殖户的管理,定期对猪养殖户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其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能力,实现高效率的防控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麻文静,严彩红,赵晓旭,等. 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J]. 养殖与饲料,2023,22(3):68-70.
[2]赵静,李超,许浒,等. 非洲猪瘟暴发前后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流行变化[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2,44(4):349-356.